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8篇
  免费   250篇
  国内免费   90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筛选高表达单克隆细胞株,并通过优化培养基及流加物,最终达到提高目的蛋白产量及质量的目的。方法:通过有限稀释法对转染目的蛋白的CHO-S细胞进行单克隆化,应用双抗夹心ELISA方法对单克隆细胞株抗体表达量进行初步评估,最后根据筛选细胞株的活率、密度、产量及代谢情况,选择2~3株单克隆细胞进行培养条件优化,并对获得的发酵液进行纯化捕获,根据抗体蛋白表达量、糖型、等电点、纯度、酸碱峰分布等进行相应的评估分析,筛选出最优细胞株及最优培养方案。结果:经过单克隆化处理以及培养条件优化,蛋白的表达量由初始的不到500mg/L提升到2 290mg/L,且抗体蛋白纯度高达97.48%。抗体蛋白质量分析结果显示B1方案为该实验最优培养方案。结论:通过细胞株筛选、培养基优化能显著提高抗体蛋白的产量及质量,同时对抗体蛋白糖型、等电点、纯度等均有一定程度的优化。因此工业生产中可以通过高表达克隆的筛选、培养工艺优化等对目的蛋白产量及质量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善与提高,对后期实验研究及工业化方案开发都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以c-Myc-GST蛋白为靶分子,从纳米抗体噬菌体展示免疫文库中筛选能够特异性识别c-Myc标签(EQKLISEEDL)的纳米抗体。方法: 采用固相淘选技术,筛选出能与c-Myc标签特异性结合的噬菌体,phage-ELISA鉴定阳性克隆并测序,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将阳性噬菌体编码的纳米抗体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5b(+),再转化至大肠杆菌Rosetta(DE3),IPTG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重组蛋白表达情况。采用间接ELISA和量子点免疫荧光法验证纳米抗体的结合活性和特异性。结果: 通过4轮固相淘选,具有结合活性的噬菌体克隆得到了有效富集,回收率提高了145倍,阳性率从20.83%提高至85.4%。将phage-ELISA鉴定显色值高的两个纳米抗体A25和A26分别进行了重组表达,SDS-PAGE结果显示均为可溶性表达,表达量为60 mg/L。间接ELISA结果表明重组蛋白A25和A26都能够识别c-Myc标签,量子点免疫荧光法验证得到纳米抗体A25能够对SP2/0细胞内的c-Myc蛋白进行检测。结论: 成功地筛选出与c-Myc标签结合的纳米抗体噬菌体克隆,构建了两个抗c-Myc标签纳米抗体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实现了可溶性表达,为检测胞内c-Myc蛋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3.
串珠藻目植物的系统发育-基于rbcL序列的证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世界范围内报道的全部串珠藻目种类均生活于淡水中,而在淡水红藻中,70%约有130种属于串珠藻目。研究以目前获取的来自世界各大洲串珠藻目植物43种的rbcL基因序列,结合其形态和生物地理特征,构建了该目的系统发育关系,以期探讨整个串珠藻目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及发生途径,进而为研究该目以至淡水红藻的起源提供基本资料。运用PAUP*4.0b10和MrBayes 3.0b4等软件对43种串珠藻目植物的叶绿体DNA rbcL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探讨了其主要分类群的系统演化关系。用最大简约法、邻接法和贝叶斯分析方法构建的系统树基本一致,结果显示:(1)基于分子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红索藻目植物均独立于串珠藻目植物,构成一个单独的分支,支持红索藻目的建立。(2)鱼子菜科属于串珠藻目植物中较为进化的类群。(3)串珠藻属扭曲组与杂生组的差异度较小,结合其形态特点,倾向于将杂生组并入扭曲组。(4)串珠藻科属于串珠藻目中最大的科,包括较多的种类,其系统关系也较为复杂。因此,串珠藻科系统发育关系的明确有待于进一步结合更多的分子数据和形态学特征加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94.
昆虫图像分割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江宁  纪力强 《昆虫学报》2011,54(2):211-217
昆虫图像自动鉴定是一种快速鉴定昆虫的方法,图像分割则是其中关键步骤。通过搜集和整理国内外近年来针对昆虫图像的分割方法和研究,发现对昆虫图像分割的研究日趋增多。随着计算机图像技术的发展,昆虫图像分割方法吸收了许多图像分割领域中新兴的方法, 诸如采用水平集、边缘流以及结合形状、纹理、色彩等多种要素的智能分割(如JSEG方法)等。虽然大量的图像分割方法被引入到昆虫图像研究中,但是目前分割技术依然是阻碍昆虫图像广泛应用的关键。本文经过总结和分析,发现目前昆虫图像分割研究的往往在各自的测试集上有良好表现, 但是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 因此很多方法在昆虫图像中应用难以推广。针对研究中的存在的这些问题,需建立良好的昆虫图像分割评价体系,本文建议通过建立统一的昆虫图像库以及对昆虫图像分割的评价方法深入研究,并且这些工作是当前昆虫图像分割研究亟待完善任务。  相似文献   
995.
The cultivated husk tomato (Physalis ixocarpa) (2n = 2x = 24) is native from Mexico and Central America and shows a wide genetic variation. Presently, it is the fourth horticultural crop in cultivation surface in Mexico. The working team of this research previously developed an autotetraploid population by using colchicine. The objectives of the present work were to analyze the ploidy level and meiotic behavior of the subsequent generations (C3, C4, C5, C6) from the original (C2) composed only by plants with the duplicated genome from the Rendidora cultivar, and to determine pollen viability. As a diploid control the cultivar Rendidora of P. ixocarpa was used. Ploidy level was determined by flow citometry and meiotic analysis. For the meiotic study, the microsporocytes were prepared by the squash method, stained with carmin and analyzed in diakinesis. Pollen viability was evaluated through 0.01% Buffalo Black staining. The tetraploid condition prevailed through four cross-pollinating generations, maintaining a constant chromosome number 2n = 4x = 48. In diakinesis, the chromosomes of the diploid cultivar were associated into bivalents, whereas in tetraploid plants the chromosomes associated into univalents, bivalents and trivalents. High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bivalent pairing were detected between autotetraploid plants and between generations. Pollen viability did not show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generations and allowed reproduction.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t is possible to develop an autotetraploid cultivar, because the polyploid state is naturally maintained and the plants are fertile. Furthermore, given the differences in bivalent pairing between plants and generations, a response to selection toward meiotic stability is expected.  相似文献   
996.
外源氯化胆碱可提高小麦线粒体膜的流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用ANS、DPH及16 -NS三种不同的标记物标记小麦黄化苗的线粒体 ,研究氯化胆碱 (cholinechloride,CC)对线粒体膜的荧光光谱、平均微粘度 (η )及ESR图谱的影响。结果表明 ,0.21 -1.79mmol·L-1 的CC均能显著降低线粒体膜的荧光强度、η 值及ESR图谱的序参数 (S)和旋转相关时间 (τc) ,表明CC可增加线粒体膜的流动性。为揭示CC的提高植物抗冷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7.
黑曲霉过氧化氢酶发酵过程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黑曲霉发酵生产过程氧化氢酶的分批发酵动力学,并建立了发酵过程菌体生长,基质消耗及酶合成的随时间变化的数学模型。Logistic方程,Luedekin-Piret方程及与Luedeking-Piret方程相似的基质消耗方程能够很好地分别描述黑曲霉细胞的生长,发酵产酶过程及葡萄糖的消耗,过氧化氢酶的发酵合成是生长耦联的,研究中还将3个动力学模型的预测值和实验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98.
綦菲菲  曾华良 《蛇志》2002,14(4):33-34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91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91例脑出血患者合并医院感染42例,发病率为14.93%,明显高于平均医院感染发病率。结论:脑出血病人医院感染发病率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呈明显的正相关性。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是其主要因素,长期卧床,侵入性操作与长期使用抗菌药物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预防措施应注意保护和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实施科学的护理。  相似文献   
999.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初探   总被引:143,自引:13,他引:130  
生态系统是维持人类环境的最基本单元,生态系统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态服务功能(service);二是价值功能(goods)这两种功能是人类生态和发展的基础,生态系统健康是保证生态系统功能正常发挥的前提,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具有抵抗干扰和恢复能力(resilience)、稳定和可持续性是生态系统健康的特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需要基于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过程来确定指标,包括生态系统的完整性,适应性和效率,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指示物种评价,二是结构功能指标评价,结构功能指标评价包括单指标评价,复合指标评价和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中又包括自然指标体系评价,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指标体系评价,本文针对生态系统健康的不同评价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同时,针对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应选择其健康评价方法方面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00.
用分子轨道法探讨油田废水中取代苯系物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半经验的分子轨道AM1方法中的MOPAC软件包计算了55种在油田废水中易于检出的取代苯系物的分子轨道能(EHOMO,ELUMO,ENHOMO,ENLUMO)、分子生成熟(△H^f0)和偶极矩(μ)等量化参数,结合一阶价分子连接性指数(^1X^V)和正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与实验所得发光菌的半数活性浓度(EC50)成功建立了多参数定量-结构活性关系模式,在分类建模的基础上,又获得了仅包含1^X^V和EHOMO两个参数的55种取代苯系物的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模式,探讨了不同取代基的毒性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量化参数与物化参数结合能够很好地预测油田废水中具有不同取代基团的取代苯系物的生物活性,预测模式中量子化学参数的出现有利于深入探讨油田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