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6篇
  免费   793篇
  国内免费   3898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228篇
  2022年   356篇
  2021年   361篇
  2020年   341篇
  2019年   380篇
  2018年   258篇
  2017年   284篇
  2016年   257篇
  2015年   315篇
  2014年   448篇
  2013年   448篇
  2012年   581篇
  2011年   619篇
  2010年   534篇
  2009年   573篇
  2008年   612篇
  2007年   564篇
  2006年   537篇
  2005年   466篇
  2004年   371篇
  2003年   289篇
  2002年   271篇
  2001年   287篇
  2000年   257篇
  1999年   186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本文给出了一种判别半定规划鲁棒不可行的准则,通过该准则我们可判断模型对输入数据是否敏感,进而决定是否应该利用鲁棒优化建模的方法对模型进行重新建模,使其所求解具有鲁棒性.避免了所给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较大的风险性,为更好的应用鲁棒优化建模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62.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NIH小鼠种群基因组DNA中H-2q单倍型的百分比,对重组基因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重组基因乙型肝炎疫苗(CHO)、重组基因乙型肝炎疫苗(汉逊酵母)和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乙克)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检测乙肝疫苗免疫效力用酶标法,测定乙肝疫苗的ED50值,再通过微量细胞毒法和PCR方法检测小鼠的H-2单倍型,计算不同品系小鼠H-2q的百分数,得出乙肝疫苗与不同动物种群的相关性。结果经验证,经1号NIH小鼠检测结果证实,重组基因乙型肝炎免疫效力依次为CHO〉汉逊〉酿酒,疗性乙型肝炎疫苗(乙克)效力检测合格,但经2号NIH小鼠检测结果显示除CHO疫苗合格外,其他三种疫苗检测结果均为不合格。基因检测结果为,1号种群NIH鼠含有H-2q型基因的百分比是96%,而2号种群NIH小鼠含有H-2q型基因基因百分比为30%,因此不同的q型基因百分比导致了不同的检测结果。结论根据本研究结果表明虽然NIH鼠的H-2单倍型中有q型基因,但不同来源的小鼠种群之间会存在差异,经不同的环境饲养后,小鼠的基因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因此在进行生物制品检定时,要注意不同品系小鼠及同一品系小鼠不同种群之间的差异对试验本身的影响。建立一种"动物免疫"的概念。  相似文献   
963.
目的调查比较HIV-1在海南省及云南西双版纳州的流行情况及分子流行病学分析高危因素传播的情况以及传播链的鉴定。方法我们与海南省CDC及西双版纳州CDC合作在其境内开展了HIV血清学调查,筛查了海南省(1991~2006)及西双版纳州(1996~2005)高危人群志愿者血清样本。在本次两地调查中,我们通过系统进化分析方法,对已诊断的HIV感染者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的追踪,来分析其中的主要流行亚群以及结合个案追踪进行传播链的鉴定。结果我们共筛查了海南省499725人,共检出HIV阳性感染者523例(0.1%),以注射器吸毒感染为主要传播途径(经共用注射器吸毒感染占69.2%、经性接触传播占19.3%、供血和使用血液/血液制品感染占3.3%、母婴传播占0.8%、不详占7.7%)。然而,在西双版纳州筛查中发现了较海南省高20倍的检出率:在25390受检人中,共检出HIV阳性感染者501例(2%)并以异性性传播为主(经异性性接触传播占77.3%、经共用注射器吸毒感染占21.1%、经同性性接触传播占0.4%、母婴传播占1.2%)。在海南省抽样的83人中,以CRF01_-AE重组亚型(70人,84.3%)为主要病毒亚型,其他病毒亚型包括B’亚型(8人)、C亚型(2人)、CRF08_BC重组亚型(1人)、B亚型(1人)和1个未报道过的CRF01~AE/B’重组亚型。同样,在版纳抽样的44人中,也以CRF01_AE重组亚型(27人,61.3%)为主要病毒亚型,其他病毒亚型包括CRF08_BC重组亚型(15人)、G亚型(1人)、和1个未报道过的B/C重组亚型。在海南省抽样中有66人(79.5%)分布于4个大小不同的传播群,传播群1(59人)较大(奠基效应),属于CRF01_AE重组亚型,传播群2、3、4则较小,分别为3、2、2人,分别属于CRF01_AE重组亚型、C亚型和B’亚型。相反,在版纳抽样中有18人(40.9%)分布于8个较小的传播群(每群平均含2.25感染个体)。在海南省抽样中怀疑的6对异性性接触的传播链中,经系统进化分析方法确认了其中的4对,2对被拒绝。在版纳抽样中怀疑的8对异性性接触的传播链中,经系统进化分析方法确认了其中的5对,2对被拒绝,1对无法分析,此外还新发现了3对异性性接触传播群。结论HIV-1感染者的分子流行病学的追踪和分析对于追溯艾滋病流行的源头和地区性预防策略的制定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64.
The small Asian genus Asiabregma Belokobylskij, Zaldivar & Maeto 2008 is recorded from China for the first time and one new species, A. achterbergi sp. nov., is described and illustrated. A key to species of genus Asiabregma is updated to include A. achterbergi.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siabregma and other members of the subtribe Facitorina and the systematic position of Facitorina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65.
文中介绍目前国际侏罗系-白垩系界线研究的进展以及我国东北地区下白垩统和相关陆相地层的研究现状.针对目前国内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研究中存在的争议,澄清一些概念,提出我国相关陆相地层的研究需结合古生物学、同位素年代学、古地磁学等多学科的结果.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这些综合性的工作和最新国际地质年代表的结果并不矛盾.最新的国际地质年代表中提出的侏罗系-白垩系界线的年龄(145.5±4Ma)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支持,相比之下,一些学者提出的侏罗系一白垩系界线年龄为135Ma或125Ma的观点还缺乏地层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的证据.近年来年代地层学研究的进展为我国东北地区下白垩统精确国际对比提供了重要证据.东北地区陆相早白垩世沉积中脊椎动物化石的发现以及多数无脊椎动物和植物化石研究的结果表明,生物地层学的证据与年代学和古地磁学证据基本吻合.文中还通过一些实例,探讨在生物地层学(特别是脊椎动物地层学)研究中,重视生物系统发育学研究的重要性,即应当重视"谱系发育关系相近属种的对比",从而可以有效避免采用化石确定地层年代过程的一些误区.文中尚论及白垩系Aptian阶的底界年龄以及国际地质年代表中下白垩统一些阶的年限确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66.
报道首次在川南甘洛田坝地区晚奥陶世晚期Hirnantian期观音桥层中发现四射珊瑚Borelasma,Crassilasma和Streptelasma等属,这一珊瑚群可与黔北毕节、仁怀地区同期的四射珊瑚群对比,进一步表明扬子区晚奥陶世晚期的四射珊瑚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同期的珊瑚群关系密切。首次报道川南甘洛田坝早志留世的四射珊瑚Brachyelasma,Crassilasma和Entelophyllum3属,这一属群可与上扬子区重庆綦江早志留世石牛栏组或滇东北大关地区早志留世Telychian期早期嘶风崖组四射珊瑚群对比。文中还报道黔北仁怀石场晚奥陶世观音桥层2个四射珊瑚新种,即Brachyelasma concavitabulatum sp.nov.和Crassilasma obliquitabulatum sp.nov.。  相似文献   
967.
968.
969.
野生罂粟COR、BBE基因片段融合及其RNAi载体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待因酮还原酶(COR)与小檗碱桥酶(BBE)是吗啡合成代谢途径的关键酶,其活性大小直接影响着吗啡合成途径中生物碱的代谢合成。采用RT-PCR从罂粟幼叶克隆出COR和BBE基因全序列,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它们与GenBank上已报道的COR和BBE基因高度同源。利用blast及分子生物学软件DNAStar对COR和BBE基因的cDNA序列同源性进行分析比较,分别从各基因中筛选和克隆了一段同源性极低、约400~500 bp的片段;并应用重叠PCR法将其拼接成744 bp的融合基因BC,以中间载体pHANNIBAL和植物表达载体pART27为基础,构建了以CaMV 35S启动子驱动的含有“正向BC融合片段- pdk内含子-反向BC融合片段”的ihRNAi植物表达载体,通过转化野生罂粟,初步研究了以COR和BBE基因为靶标的RNAi对内源吗啡合成的抑制效果,为进一步培育低吗啡高蒂巴因的罂粟种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70.
冬虫夏草是有名的中药材,作为滋补药物已有数百年历史。它主要分布于亚洲高纬度草甸地带,寄主为蝙蝠蛾幼虫。目前有许多证据尤其是在rDNA-ITS水平上支持中国被毛孢Hirsutella sinensis是冬虫夏草的唯一无性型。然而,除了那些属于明显的错误注册的序列以外,从NCBI数据库检索得到的多个已注册为"冬虫夏草"的序列彼此之间的差异十分显著。基于这些有差异的GenBank序列,有些作者提出了冬虫夏草种复合群体及其包含的三个隐存种的假设。为检验该假设,我们以单株冬虫夏草子实体为材料,开展了rDNA-ITS序列分析研究。冬虫夏草样品分别采自中国的四川和青海两省。结果显示只有‘冬虫夏草A组’应为真正的冬虫夏草,而B组和C组很有可能属于其他真菌,而非冬虫夏草的隐存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