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72篇 |
免费 | 774篇 |
国内免费 | 3925篇 |
专业分类
1047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3篇 |
2023年 | 236篇 |
2022年 | 366篇 |
2021年 | 361篇 |
2020年 | 350篇 |
2019年 | 380篇 |
2018年 | 258篇 |
2017年 | 284篇 |
2016年 | 257篇 |
2015年 | 315篇 |
2014年 | 448篇 |
2013年 | 448篇 |
2012年 | 581篇 |
2011年 | 619篇 |
2010年 | 534篇 |
2009年 | 573篇 |
2008年 | 612篇 |
2007年 | 564篇 |
2006年 | 537篇 |
2005年 | 466篇 |
2004年 | 371篇 |
2003年 | 289篇 |
2002年 | 271篇 |
2001年 | 287篇 |
2000年 | 257篇 |
1999年 | 186篇 |
1998年 | 94篇 |
1997年 | 69篇 |
1996年 | 49篇 |
1995年 | 42篇 |
1994年 | 28篇 |
1993年 | 30篇 |
1992年 | 34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19篇 |
1985年 | 17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17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2篇 |
1977年 | 3篇 |
1976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1950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目的:探讨不同液体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机制。方法: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休克组、乳酸林格液(RL)复苏组、羟乙基淀粉(HES)复苏组、自身血液(BL)复苏组,每组8只,建立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在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复制成功后1h给予对应液体复苏2h。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和心率(HR)。结果:三组液体复苏组休克时的SBP、DBP、MAP均较休克前低,HR、RR较休克前明显加快(P<0.05)。RL复苏组各时间点SBP、DBP、MAP明显低于休克前(P<0.05)。HES组、BL组复苏各时间点SBP、DBP、MAP与休克前相近(P>0.05),但明显高于RL组。RL组各时间点RR明显快于休克前(P<0.05),HES组、BL组复苏各时间点RR与休克前相近(P>0.05),但明显低于RL组。RL组复苏60min、90min、120min的HR明显快于休克前(P<0.05),HES组、BL组苏各时间点HR同休克前相近(P>0.05),但60min、90min、120min的HR明显低于R... 相似文献
92.
蛋白质的选择性降解机制——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部分工作介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如何识别和选择性降解蛋白质是细胞生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泛素-蛋白酶体需能降解途径的发现,揭示了蛋白质在细胞内选择性降解的普遍方式.对于需要清除的蛋白质,通过其赖氨酸残基侧链ε-氨基连接多聚泛素链(降解标签),继而在蛋白酶体中被降解.这种选择性降解机制对于维持蛋白质在细胞内含量的动态平衡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93.
珍稀濒危树种毛红椿微卫星DNA分离及SSR反应体系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研究以江西宜丰种源毛红椿为材料,成功提取其基因组DNA。利用改良的链亲和素磁珠法亲和捕捉出毛红椿基因组微卫星DNA片断,并构建了富含微卫星的基因组文库。从构建的基因组文库中随机挑选了63个单克隆进行测序,其中50个单克隆成功测序,含有微卫星的单克隆有18个,并根据测序结果设计并合成SSR引物18对。利用所合成的引物优化SSR反应体系,对影响SSR反应的各个因子进行了探讨。确定了模板DNA浓度最适浓度为30ng;dNTP的最适浓度为0.3mmol·L-1;0.3μmol·L-1是引物在反应体系中的最合适浓度。建立了重复性好、稳定性好的SSR反应体系,为下一步进行毛红椿群体遗传结构和遗传变异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4.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flic蛋白二级结构与B细胞表位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预测和分析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o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APP)鞭毛蛋白(flic)的二级结构和B细胞表位.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flic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结构特征和B细胞表位预测分析.结果:flic蛋白为非稳定型脂蛋白,含有2个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39-42 SirD,164-167 SvkD)和3个蛋白质激酶C磷酸化位点(39-41 SiR,161-163 TsR、164-166 SvK).该蛋白无信号肽,在21Ala~38Ala处存在跨膜区的可能性最大.fljc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由无规卷曲区域、α-螺旋和β-折叠组成,而形成较少的转角结构.该蛋白的B细胞表位可能位于55~61和152~158区段内或其附近区域.结论:预测结果将有助于确定file蛋白的B细胞表位,为进一步研究flic基因功能及研制APP基因工程疫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
在褐飞虱取食后的水稻cDNA差减文库中筛选到与拟南芥AtWNK1激酶基因高度同源的EST(GenBank登录号:BU572310),以该EST为探针,从褐飞虱取食后的水稻cDNA文库中分离到OsWNK基因的全长cDNA,该基因编码一个含677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激酶,与以前克隆出的一种拟南芥蛋白激酶基因(GenBank登录号:DQ837532)只有3个氨基酸残基的差异。Northern杂交结果显示,在褐飞虱取食后,该基因的表达上升。表明该激酶基因参与褐飞虱取食的应答反应,可能与水稻抗褐飞虱有关. 相似文献
96.
97.
98.
99.
100.
为探讨转基因抗虫杂交稻大米的食品安全性,以转cry1AC/sck双价基因抗虫杂交稻21S/MSB大米为材料.进行了大鼠30d喂养试验,检测转基因杂交大米对大鼠行为、表现体症、脏器系数、血常规与血生化指标值的影响.结果显示:转cry1AC/sck双价基因抗虫杂交稻21S/MSB大米各剂量组喂养大鼠,大鼠的行为、呼吸、毛色均正常,除雌性大鼠低剂量组、雄性大鼠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的胃体系数显著低于对照外,肝、脾、肾等重要脏器系数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受试大鼠除雌性鼠低剂量组的单核细胞计数与中剂量组的平均血小板体积、雄性鼠高剂量组的嗜中性粒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雄性鼠中剂量组的淋巴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外,其余各组被测的21项血常规参数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除转基因大米中剂量组雌性大鼠的白球比例、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雄性大鼠的谷草转氨酶显著低于对照组外。其余11项被检测的血生化指标值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以上结果提示转cry1Ac/sck双价基因抗虫杂交稻21S/MSB大米对大鼠表观体症、脏器系数、血常规与血生化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