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66篇 |
免费 | 258篇 |
国内免费 | 203篇 |
专业分类
132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31篇 |
2021年 | 31篇 |
2020年 | 47篇 |
2019年 | 62篇 |
2018年 | 29篇 |
2017年 | 22篇 |
2016年 | 30篇 |
2015年 | 50篇 |
2014年 | 108篇 |
2013年 | 66篇 |
2012年 | 145篇 |
2011年 | 161篇 |
2010年 | 107篇 |
2009年 | 99篇 |
2008年 | 92篇 |
2007年 | 58篇 |
2006年 | 39篇 |
2005年 | 29篇 |
2004年 | 20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58年 | 3篇 |
1957年 | 1篇 |
1954年 | 2篇 |
1953年 | 1篇 |
1952年 | 3篇 |
1951年 | 2篇 |
1950年 | 3篇 |
1949年 | 2篇 |
1948年 | 3篇 |
194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血清雌激素水平的变化与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血清骨硬化蛋白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比较分析100例健康妇女和10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血清SO和E2水平的变化特点及相关性.结果:PMOP组血清E2水平显著下降(P<0.01),sost基因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则明显上调(P<0.05),两者之间呈负相关(r=-0.57).结论:PMOP患者存在sost基因表达显著上调的现象,该变化可能是由E2水平下降所至. 相似文献
72.
设计并合成了O型口蹄疫泛亚型代表毒株O/CHINA/99基因组9条引物,利用RT-PCR扩增各基因片段,酶切后连到pOK-12载体上,经酶切、PCR和序列测定表明,O/CHINA/99全基因组由8 200个核苷酸组成,构建的感染性cDNA与原毒株的序列同源性为99.1%;利用T7 RNA聚合酶系统进行体外转录,转录产物RNA用脂质体转入BHK-21细胞传代培养,可观察到典型的FMDV致细胞病变效应;拯救病毒接种2日龄乳鼠后,可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并于16~48h内死亡。以上结果表明,O/CHINA/99株全长cDNA分子克隆构建成功,并从构建的全长cDNA拯救出了口蹄疫病毒。 相似文献
73.
74.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组织残疾基因同源物2(DAB2)、核连蛋白-2(nucleobindin-2)、黏蛋白4(MUC4)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将我院从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82例纳入研究.分别采集所有患者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以及癌旁正常组织,以免疫组化法检测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的DAB2、n... 相似文献
75.
为深化研究血管生成抑制剂canstatin的生物学性能和用于肿瘤生物治疗的可能性,针对canstatin cDNA序列设计引物,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人胚肝组织中钓取canstatin cDNA,将其克隆入pMND18-T载体中,通过酶切鉴定出重组体并测序分析,结果表明,获得684bp人canstatin基因,成功构建人canstatin cDNA 克隆载体pMB18-T/canstatin,为进一步进行canstatin蛋白表达及活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6.
目的:克隆B19病毒XA株VP1u基因,构建真核重组表达载体.方法:从已构建好的B19病毒XA株原核表达载体中获得VP1u基因,将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lRES2-EGFP中,经酶切鉴定并测序验证后,获得真核表达载体plRES2-EGFP-VP1u.将其转染至HeLa细胞,提取细胞总蛋白,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VP1u蛋白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携带人B19病毒VP1u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lRES2-EGFP-VP1u,荧光显微镜下可见pIRES2-EGFP-VP1u转染HeLa细胞后表达EGFP蛋白而发出绿色荧光,Western blot证明VP1u蛋白在HeLa细胞中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人B19病毒VP1u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lRES2-EGFP-VP1u并在HeLa细胞中正确表达,为今后B19病毒VP1u基因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7.
78.
79.
80.
目的:获得肠三叶因子(ITF)的原核表达产物及抗rITF抗体,为深入研究ITF的作用机制及其受体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常规提取人小肠组织总RNA,用RT-PCR获得ITF编码基因片段,克隆至质粒pET32a获得原核表达栽体,双酶切和测序后转化至Origami B(DE3)用IPTG诱导表达,优化条件获得最大表达产量;用SDS-PAGE、Western blot鉴定表达产物,亲和层析纯化获得的重组蛋白rITF皮下多点注射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并用此抗体进行大鼠肠组织免疫组化研究。结果:测序证实PCR扩增获得ITF全长基因序列与基因文库中的完全一致,将该基因片段正确插入表达载体pET32a中、优化表达条件后,重组蛋白的表达量达到50mg/L;Western blot证明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通过Ni-NTA亲和层析、超滤离心后,得到90%纯度的蛋白;收集兔血清,纯化后获得特异性良好的ITF抗体,免疫组化染色肠组织显示ITF表达的部位定位于杯状细胞。结论:成功构建了表达载体pET32a-ITF,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纯化获得纯度较高的rITF,并获得了生物活性较高的ITF抗体,ITF主要在肠道杯状细胞分泌表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