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2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157篇
  107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1952年   3篇
  1951年   2篇
  1950年   3篇
  1949年   2篇
  1948年   3篇
  194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家蚕抗菌肽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用毕赤酵母真核系统表达有抑菌活性的家蚕抗菌肽(cecropin-XJ)。将pGEX-4T-1-cecropin-XJ上的抗菌肽基因cecropin—XJ克隆至穿梭质粒pSuperY上,用Bln Ⅰ酶切使之线性化后,采用电击法转化酵母SMD1168,转化子用小瓶发酵,经SDS—PAGE检测,表达产物可以在α信号因子的引导下,分泌到培养基中,且表达产物具有明显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32.
金丹  吕凤林 《病毒学报》2005,21(2):155-159
1984年,果蝇的Toll样蛋白被发现。13年后,人们发现了第一个与果蝇Toll蛋白同源的人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TLR)蛋白(hTLR4)。迄今,已有10种TLR蛋白(即hTLR1~10)被发现,它们代表了一类保守的受体家族,分别识别不同的抗原。其中TLR3能专一性地识别双链RNA(double stranded RNA,dsRNA),通过依赖MyD88的信号通路及不依赖MyD88的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33.
三叶草夜蛾Scotogramma trifolii Rottemberg是一种多食性的害虫,其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种群动态及交配情况尚不清楚。本试验在库尔勒地区连续3年(2013-2015年4-9月)利用智能虫情测报灯监测了三叶草夜蛾的种群动态,并在实验室解剖雌蛾体内精包,评估野外雌蛾的交配情况。研究表明不同年际间相同月份其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相同,即每年的4月中下旬、6月中下旬和7月下旬均会出现三叶草夜蛾的种群高峰期;而相同年际内不同月份三叶草夜蛾的种群数量存在变异。解剖数据表明了三叶草夜蛾交配频率平均达到2.7次/头以上,同一年份内和不同年际间均存在一定比例的未成功交配雌蛾,其成功交配比例在55.56%~97.37%,2013年和2015年的成功交配比率较低,低于60%,而2014年的成功交配率却高于80%。通过本研究初步明确了野外三叶草夜蛾交配特征和种群动态,为绿洲农田三叶草夜蛾的综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4.
目的: 在急性血液碱化前、后空气吸入下完成症状限制性最大极限心肺运动试验(CPET)的基础上,本文探讨在血液碱化后吸入纯氧对呼吸调控的影响。方法: 正常志愿者5名在碱化血液后呼吸纯氧CPET,在静息、热身、运动及恢复期,连续测定肺通换气指标及每分钟动脉取样的血气指标,对CPET期间的呼吸气体交换和血气指标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同时与急性碱化血液前、后空气CPET数据比较。结果: 碱化血液后吸入纯氧运动呼吸反应与急性碱化血液前、后空气CPET呼吸反应基本一致。CPET期间,各运动状态下的每分通气量均与对照组相似(P>0.05);仅静息每分通气量较血液碱化空气CPET略高(P<0.05),而其它状态和恢复2min时均相近(P>0.05)。潮气量仅峰值运动时较对照和血液碱化空气CPET略低(P<0.05);而运动过程和恢复2min时的潮气量均相近(P>0.05)。呼吸频率在各个时间与血液碱化前后CPET均无差异(P>0.05)。在碱化血液后吸入纯氧运动各个时期的PaO2和SaO2较碱化血液前后空气CPET时明显提高(P<0.001,P<0.05)。血红蛋白浓度虽然较急性血液碱化前后均低,但仅较血液碱化前显著降低(P<0.05),比血液碱化后差异不显著(P>0.05) ; 开始时的PaCO2较碱化血液前后空气CPET时降低(P<0.05),无氧阈时相近(P>0.05),但到峰值及恢复2 min时明显增高(P<0.05);pH仅较对照增高(P<0.05),但与碱化血液空气试验时无差异;乳酸水平较对照略高,但仅在热身和恢复期有差异(P<0.05)。纯氧提高了两人无氧阈和三人峰值运动的功率和时间。结论: 虽然血液碱化给予纯氧, CPET呼吸反应与碱化血液前、后空气CPET呼吸反应模式相似,表明运动中呼吸反应主要取决于代谢变化,而非动脉血气平均值高低。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氯化钴(Cocl2)对体外培养的小鼠NIH3T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首先利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Cocl2对小鼠NIH3T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然后利用免疫印迹检测HIF-1α和凋亡相关蛋白Bcl-2及Bax的表达.结果:(1)MTT结果显示,低于250μ mol/L的Cocl2作用NIH3T3细胞24 h对细胞的增殖活力影响不大,当浓度增加到500μ mol/L以上时会明显抑制细胞的增殖活力.(2)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低浓度Cocl2(≤ 250μ mol/L)并不会引起NIH3T3细胞明显的凋亡和坏死,增加浓度(≥500μmol/L)会导致细胞早期凋亡和坏死增加.3)不同浓度Cocl2作用NIH3T3细胞24 h均可诱导细胞中HIF-1α表达上调,同时Bax/Bcl-2的比值增高.结论:高浓度Cocl2可以抑制小鼠NIH3T3细胞增殖,促进凋亡发生.  相似文献   
36.
近年来,随着现代生物学技术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花粉生物学研究领域中广泛的应用,从而使花粉发育过程中一些关键问题及其有关分子机理的研究均获得了重要进展。目前已克隆了许多与花粉发育有关的基因,并鉴定了一些花粉发育的突变体。本文针对花粉发育过程中的细胞质改组;胼胝质壁、淀粉粒和细胞器的动态变化;绒毡层的发育;花粉发育特异基因;以及不对称分裂和细胞命运等几个生物学问题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综述,最后还提出了一些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37.
报道1例石膏样小孢子菌感染引起阴囊黄癣痂样皮损。患者,男,20岁,阴囊黄色痂皮3周。皮损取材真菌镜检可见分隔菌丝,培养为石膏样小孢子菌。口服伊曲康唑200mg/d,连续2周。停药时皮损消退,真菌学检查阴性。  相似文献   
38.
实验室内建立小型模拟生态系统,根据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的密度设置了3个处理组和1个对照组.结果显示:铜锈环棱螺对底泥0~0.5 cm及0.5~2 cm有机质影响较明显,显著降低了底泥中的C:P.处理组3和处理组2间隙水NH4+-N含量分别在底泥0~0.5cm及0.5~2 cm深度和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间隙水中NO2--N+NO3--N的变化较复杂,处理组NO2--N+NO3--N含量在0~0.5 cm,0.5~2cm及2~4cm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间隙水中DIP含量随底泥深度先增后减,在2~4 cm处含量达最大,DIP含量在0.5~2 cm深度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铜锈环棱螺生物干扰增加了底泥表层有机质的含量,同时降低了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39.
将大豆油、有机硅消泡剂和聚醚类消泡剂3种消泡剂分别用于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ES-2抗菌脂肽发酵,研究表明大豆油既可以实现消泡,又有利于抗菌脂肽的发酵,使其产量达到了2497.67mg/L。经过提取得到纯度为55.68%的产品,提取率达到88.72%。此外还比较了不同大孔树脂对抗菌脂肽吸附和解吸附效果,发现大孔树脂X-5最适合抗菌脂肽的纯化。纯化的工艺参数为:上样浓度14.4mg/ml、上样速率1ml/min,洗脱速率2ml/min、洗脱剂用量2.5BV,产品的回收率达90.01%,纯度达74.4%。  相似文献   
40.
邹自强  方芳  闾四平  潘波  陈杰  易剑  付庆 《生物磁学》2009,(13):2546-2548
目的:回顾性分析膝部骨折合并腘动脉损伤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23例膝部骨折合并腘动脉损伤的患者,其中肢体严重缺血患者(远端动脉搏动消失,皮温下降,皮肤花斑或者苍白)13例,部分缺血患者(远端动脉搏动减弱,或者消失但有毛细血管充盈征)10例。腘动脉修复方法:端端吻合术4例,修补术5例,切开取栓术3例,对侧大隐静脉移植修复术10例。修复顺序:先修复血管再固定骨折8例,先固定骨折再修复血管14例,处理骨折前先建立临时性动脉内分流10例。结果:肢体存活19例,截肢4例。截肢者均为严重缺血患者,其中1例患者因严重骨折和广泛软组织损伤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行I期截肢,3例患者因术后反复感染(1例合并肾功能不全)行Ⅱ期截肢。严重缺血的患者只有3/13例完全恢复,而部分缺血的患者有6/10例完全恢复。血管再通时间≥8h的患者只有4/13例完全恢复,而血管再通时间〈8h的患者有5/9完全恢复。结论:膝部骨折合并腘动脉损伤时,肢体缺血程度和缺血时间是影响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术后感染仍是造成截肢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