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26篇
  免费   1361篇
  国内免费   2234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246篇
  2022年   510篇
  2021年   933篇
  2020年   736篇
  2019年   853篇
  2018年   727篇
  2017年   570篇
  2016年   739篇
  2015年   1060篇
  2014年   1304篇
  2013年   1288篇
  2012年   1606篇
  2011年   1518篇
  2010年   914篇
  2009年   774篇
  2008年   859篇
  2007年   713篇
  2006年   583篇
  2005年   439篇
  2004年   326篇
  2003年   289篇
  2002年   217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Microtubule dynamics and organization are important for plant cell morphogenesis and development. The microtubule-based motor protein kinesins are mainly responsible for the transport of some organelles and vesicles, although several have also been shown to regulate microtubule organization. The ARMADILLO REPEAT KINESIN (ARK) family is a plant-specific motor protein subfamily that consists of three members (ARK1, ARK2, and ARK3)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ARK2 has been shown to participate in root epidermal cell morphogenesis. However, whether and how ARK2 associates with microtubules needs further elucidation. Here, we demonstrated that ARK2 co-localizes with microtubules and facilitates microtubule bundling in vitro and in vivo. Pharmacological assays and microtubule dynamics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ARK2 stabilizes cortical microtubules. Live-cell imaging revealed that ARK2 moves along cortical microtubules in a processive mode and localizes both at the plus-end and the sidewall of microtubules. ARK2 therefore tracks and stabilizes the growing plus-ends of microtubules, which facilitates the formation of parallel microtubule bundles.  相似文献   
72.
王科  蔡磊 《菌物学报》2023,42(1):50-62
我国菌物分类学研究始于20世纪初,经过百余年的不断探索和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逐渐走进世界前列。本研究通过对世界菌物名称信息库Fungal Names进行数据统计,对发现自中国的菌物新物种和中国学者发表菌物新分类单元等数据开展分析,从中揭示中国菌物分类学的历史和发展趋势。过去,一共有2 214位中国学者参与发表了15 626个菌物新分类单元,包括 3个新纲、27个新目及亚目、117个新科及亚科、769个新属及亚属、11 100个新种、322个新种下单元和3 288个新组合。在全球已知的菌物物种中,自中国发现的新物种有10 233种,隶属于 3界13门44纲174目572科2 379属,占全球已知物种多样性的6.84%,居世界第二位。地理分布上,我国西南地区(云南、四川、贵州、西藏)和低纬度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中国台湾、广东)发现的新物种最多。根据每年发现的新分类单元数量趋势和命名作者的构成,可将中国菌物分类学的发展历史分为五个阶段:外人在华采菌及研究(1750s-1929)、中国菌物分类学起步(1930-1949)、新中国菌物分类学早期发展(1950-1977)、全国性菌物标本采集与研究(1978-2010)、走进世界前列(2011至今)。本研究对每个发展时期的分类学概况和重要历史事件进行了总结和回顾,通过上述综述性研究,有助于系统地了解中国菌物分类学不同阶段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概况,为学科当下和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
74.
Professor Wen-Tsai Wang (王文采, June 5, 1926–November 16, 2022) was an academicia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AS) and a legendary plant taxonomist at the Institute of Botany of CAS (Fig.1). Herein, we organize a virtual special issue in 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JSE) to celebrate the legacy and life of Professor Wang, who was a leading plant taxonomist in China and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ward advanc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flora of China, the biogeography of eastern Asia, and biodiversity research in the vast Hengduan Mountains. He served as the Editor-in-Chief of Acta Phytotaxonomica Sinica (now JSE) for 6 years from 1982 to 1988, and trained several generations of plant taxonomists in China (Li,2001).  相似文献   
75.
Lozenge蛋白(Lz蛋白)是昆虫的重要转录因子,在昆虫胚胎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研究Lozenge在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中的作用,本研究克隆了Lozenge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基于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该基因在西方蜜蜂不同发育时期(卵期、幼虫期、蛹期和成年蜂)和10日龄哺育蜂各组织的表达谱。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Lozenge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为1 554 bp,共编码517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54.63918 kDa,等电点为6.08;结构域预测分析发现Lozenge蛋白含有一个Runt结构域,多物种蛋白序列对比发现该蛋白同源性高。时期表达谱表明,该基因在第1日卵和第2日卵的表达量远高于其他时期,在卵期表达量随时间依次递减,幼虫期表达量极低,蛹期表达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而成年蜂中均有表达;组织表达谱显示,该基因在哺育蜂头部、上颚腺中的表达量较高,而在腹部的表达量低。这些结果表明,Lozenge基因可能在西方蜜蜂胚胎期细胞发育过程、哺育蜂蜂王浆合成和分泌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结果为该基因功能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6.
77.
本试验以三氧化二铬(Cr2O3)为指示物测定Ⅰ龄长吻对鱼粉、猪血粉、豆饼粉、菜籽饼粉、小麦粉和玉米蛋白粉等六种商品饲料原料粗蛋白和总能量的消化率。试验饲料由参考饲料和试验原料以70∶30的比例混合挤压制成颗粒饲料。试验鱼粪便样品用虹吸方式收集,并将测试的消化率结果经过降低10%的校正。由此所得消化率值更能反应长吻的消化生理状况。另外本文对六种饲料的消化率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8.
猫后内侧上雪区(posteromediallateralsuprasylvianarea,PMLS)的绝大多数神经元(171/200)对运动棒的取向调谐,62%(124/200)细胞的取向调谐宽度(半高波宽)小于90°:按方向选择性和取向选择性可分辨出几类特征明显的细胞类型:1、强取向和强方向选择性细胞;2、强取向调谐的双向选择细胞;3、弱取向调谐的强方向选择细胞;4、无取向无方向选择性细胞;以及5、特征不明显的或中间类型细胞。它们与最近光学记录揭示的鹰猴中颞叶视区(middletemporalvisualarea,MT)的组织有很好的吻合。  相似文献   
79.
中药金樱子的研究应用概况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本文就国内外对中药金樱子的化学成分及其提取分离方法、药理学研究和临麻应用作了综述,为金樱子的综合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0.
固定化酵母细胞生产1,6-二磷酸果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固定化酵母细胞制备果糖1,6二磷酸(FDP)的方法及其生产。用卡拉胶包埋方法固定化酿酒酵母(Sacchromyces cerevisae),对含葡萄糖1.0M,磷酸盐0.8M的糖磷液,pH6.5,在37℃下进行磷酸化反应。反复分批转化20天以上,可达到平均产FDPH_427.58mg/ml,最高为59.94mg/ml。用100ml固定化细胞生物反应器连续运转309h,稀释速率D=0.097h~(-1),平均产FDPH_4 21.51mg/ml。20L反应器连续运转,生产能力达到1.7g/h.L。用层析方法制备FDPNa_3结晶粉,提取收率为72.08%,制备质量达到或超过了国内外同类产品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