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0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80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利用PCR技术,从酵母染色体中扩增得到酵母豆蔻酰-CoA:蛋白质N端转酰基酶(YSCNMT)基因,并克隆到pBluescriptKS+载体中。由DNA全序测定表明,获得了YSCNMT编码基因。进一步构建了T7Promoter控制下的含上述完整YSCNMT编码基因的表达质粒pMFT7-5-NMT,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IPTG诱导表达研究。通过SDS-PAGE分析,观察到一与理论分子量一致的诱导条带(约53kD),占全菌蛋白的39%左右,且可溶性部分约占上清液中全部蛋白的34%。经一步P11磷酸纤维素阳离子交换柱层析,将其纯化到纯度达97%以上.纯化的表达产物经N端氨基酸序列分析,所测定的N端5个氨基酸的序列,与从克隆的YSCNMT基因推出的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不含N端Met)。对所得的YSCNMT进行酶活力鉴定,观察到了明显的活力。  相似文献   
942.
大鼠睾丸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增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康友敏  张健  李健  段相林 《动物学报》2003,49(3):339-345
为研究雄性大鼠睾丸在发生、发育和衰老过程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在生精功能中的作用及其变化规律,本实验采用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体视学图像分析等方法,对生后1d至生后24月龄大鼠睾丸eNOS表达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统计测量了阳性血管内皮细胞及间质细胞面密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生后1d至2周龄eNOS阳性表达极少;3周龄血管内皮细胞、间质细胞及精子细胞均出现了阳性表达;1月龄至18月龄生精小管靠近管腔的精子细胞也呈阳性,阳性血管内皮细胞、间质细胞数目差异显著;24月龄血管内皮细胞、间质细胞eNOS大量表达,部分生精细胞也有表达。本结果提示一氧化氮参与精子的生成及睾酮的分泌过程,衰老时eNOS阳性表达显著增加,这种变化可能会抑制睾酮的分泌,最终会影响睾丸的生精功能[动物学报49(3):339—345,2003]。  相似文献   
943.
已知Pif1解旋酶在维持基因组稳定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且不同生物Pif1解旋酶具有不同的生物学活性;然而迄今为止,嗜热细菌Pif1解旋酶的生物学活性分子特征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运用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前沿技术,系统地研究了嗜热脱铁去硫弧菌Pif1解旋酶(Defe.Pif1)结合活性与解旋活性的分子特征。通过原核表达纯化系统,本研究获得纯度95%以上、无标签的Defe.Pif1蛋白。利用荧光偏振技术研究Defe.Pif1结合反应的底物特异性,揭示出Defe.Pif1优先结合ssDNA与G4 DNA,并对含3′-尾链的部分双链底物有较强亲和力,其结合反应底物特异性为:ssDNA > G4 DNA > 3′-ssDNA-dsDNA≈Y-structure > Other substrates。通过快速停留检测技术研究Defe.Pif1的解旋活性,明确其最适解旋温度为50℃,最佳反应溶液为10 mmol/L NaCl、3 mmol/L DTT、3 mmol/L MgCl2及1 mmol/L ATP;进一步的解旋动力学特征分析结果显示,Defe.Pif1可以高效解旋含G4结构的DNA底物,其解旋5′-G4 dsDNA底物时的解旋幅度超过90%,解旋速率也与其解旋5′-ss-dsDNA底物的速率相近,提示Defe.Pif1解旋G4 DNA更接近Bs.Pif1的单体反应模式。此外,本研究还发现Defe.Pif1解旋不同类型复制叉/复制泡底物时拥有独特的解旋倾向性:与解旋其它复制中间体DNA的低效性不同,Defe.Pif1解旋12nt bubble底物的速率与幅度均较高,暗示12nt bubble结构很可能是该解旋酶复制中间体的天然底物。上述结果证明,Defe.Pif1不仅具有Pif1解旋酶家族成员共同的结合与解旋G4 DNA等活性特征;而且作为嗜热细菌的解旋酶,它还具有独特的反应条件与解旋底物特异性。本研究为研究Pif1解旋酶家族其它成员的分子特征与生物功能提供了潜在的研究策略,为阐明此类Pif1解旋酶的分子作用机制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44.
为了解群落中优势植物的关联程度和性质随样方尺度的变化,在鄱阳湖湿地典型草洲-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选取8块样地(大小8 m×8 m,样带间隔100 m,样地间隔80 m),每个样地依次划分为1 m×1 m、2 m×2 m和4 m×4 m等3个样方尺度,利用方差比率法、卡方检验和Jaccard指数检验方法,研究群落优势植物总体关联程度和性质及两两物种对间关联程度和性质随样方尺度扩大的变化。结果表明,该研究区优势物种有灰化薹草(Carex cinerascens)、水田碎米荠(Cardamine lyrata)、蒌蒿(Artemisia selengensis)、通泉草(Mazus japonicus)、菊叶委陵菜(Potentilla tanacetifolia)、南荻(Triarrhena lutarioriparia)和早熟禾(Poa annua)。随样方尺度扩大,物种重要值除灰化薹草先增加后减少以外,其他物种的变化均不显著。7种优势植物组成的21个物种对随样方尺度扩大,植物总体关联性不显著且由负关联转向正关联。在3个样方尺度条件,21个物种对的多呈现不显著关联。随样方尺度的扩大,种间呈显著关联的物种对逐渐减少;种间呈正关联的物种对逐渐增加。Jaccard指数表明,各物种对随样方尺度的扩大,种间关联程度不断增加。这是由于研究区地被植物种类较多,分布频度较低,不同样方尺度下,群落内部资源分布差异以及物种之间的竞争与协同关系所致。  相似文献   
945.
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作为第一个发现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致病基因,在PD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尽管有研究发现,α-syn对线粒体功能有损伤作用,但其对线粒体膜的损害机制尚不明确。本实验旨在探究α-syn对线粒体膜形态的影响,并找到更加微观的方式观察线粒体膜的变化。Thy-1-α-syn转基因动物与野生型动物相比,线粒体膜电势降低17%(P<0.01),膜通透性增加20.5%(P<0.01),转基因组线粒体细胞色素C释放增多64%(P<0.01),这有可能引起线粒体自噬和细胞凋亡。原子力显微镜结果显示,野生型小鼠脑组织线粒体表面光滑,α-syn转基因小鼠脑组织线粒体表面发现有锯齿状改变,而且在过表达α-syn的原代神经元线粒体膜表面有许多小凹陷,出现口径60 ~ 200 nm,深达20 ~ 60 nm的孔道。这可能是α-syn对线粒体膜造成的孔道样损伤。过表达α-syn全长组和N端组的原代神经元电镜结果显示,线粒体膜被破坏,并且出现空泡样线粒体和自噬小泡。本研究发现,过表达α-syn可能在线粒体表面形成孔道样改变,α-syn的N端是引起线粒体膜损伤主要结构域。  相似文献   
946.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区域生态系统服务退化。小流域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发生地,在提升水土保持服务时如何权衡各类生态系统服务,是当前生态系统服务管理的重要内容。选取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甲积峪,以2012年为基准年,2022年为规划目标年,基于统计年鉴和调查数据,采用市场价值法、影子价格法、影子工程法、替代成本法和机会成本法对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估算;采用多目标线性规划方法,将生态系统服务分为供给服务、水土保持服务与其他服务,以三者价值作为权衡子目标,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作为总目标构造目标函数,依据土地面积、粮油保障和各土地利用类型对坡度的适宜性,利用35个变量构造了17个约束方程,通过调整甲积峪土地利用类型实现小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优化。结果表明,甲积峪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主要受占地比例较大且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低的坡耕地和荒草地制约。权衡优化后,坡耕地和荒草地主要调整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高的乔木林和梯田,土地利用结构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增幅为9.23%,供给服务、水土保持服务与其他服务价值增幅分别为6.24%、9.81%和17.35%。三者增加量分别占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增加量的25.96%、54.42%和19.62%。与仅以供给服务、水土保持服务、其他服务或总服务价值为目标函数的优化结果相比,3个子目标的优化结果更加协调,且三大效益均明显增加。空间分布上,不同生态功能区的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长率存在明显差异,上游其他服务价值增长率最高,中游水土保持服务价值增长率最高,下游供给服务和总服务价值增长率最高,与甲积峪上中下游生态功能区定位一致。充分考虑了土地利用适宜性,在保证供给服务的前提下,突出了水土保持服务并优化了其他服务,各综合治理效益评价指标均得到提高,符合黄土高原小流域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947.
典型的猕猴(Macaca multta)社群为多雄多雌型,雌性留群并形成母系单元,雄性多在亚成年或成年期离开出生群,而群内成年雄性多为外部迁入个体。雄性的迁出被认为可降低近亲繁殖或提升繁殖成功。然而,诸多野外数据显示,少数本群出生雄性个体会居留于出生群一年或数年。尽管驱动雄性离群的因素较复杂(如社会关系、近亲回避、繁殖成功),但繁殖成功的差异可能是驱动雄性离群的主导因素。为探讨居留于出生群是否影响雄性的繁殖成功,于2010年3月至2014年1月,在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王屋山地区,以一群野生太行山猕猴为研究对象,采用非损伤取样法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了群内出生和迁入成年雄性个体的繁殖成功(以子代数量评估)。研究发现:(1)群内51只子代个体中有36只个体可以匹配到其遗传学父亲;(2)4个迁入雄性繁衍了34个子代,仅1只群内出生雄性ZM繁衍了2只子代,但群内出生的雄性BB未匹配到子代。本研究提示,迁入雄性较本群出生雄性的繁殖成功较高,即迁移有助于繁殖成功的提升。  相似文献   
948.
段建强  张桦 《生物信息学》2018,25(11):29-32
豫园与寄畅园是两座始建于明代的古典园林。两园造园各具特色,是明清两代交替时江南园林的代表,其中对两园园林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的,是两座园林中的假山。本文通过对两园的掇山格局尺度、堆掇技法、造景逻辑3方面进行比较,探讨我国古典园林假山堆掇在晚明清初园林营造中的若干艺术发展趋向与问题。  相似文献   
949.
南方锈病是玉米生产上的重要病害。2013-2015年在广西南宁和北京昌平对903份玉米种质资源进行了抗南方锈病的初步鉴定与评价,并利用SSR标记对筛选出的部分抗性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903份种质中,8份自交系在广西南宁和北京昌平均对南方锈病表现高抗(HR),占总鉴定种质的0.9%;29份材料表现为抗病(R),占比3.2%,包括27份自交系和2份农家种;中抗种质(MR)100份,占比11.1%;感病(S)和高感(HS)种质分别为181和585份,占鉴定材料的20.0%和64.8%。由此可见,玉米资源中高抗南方锈病的种质较为匮乏,在不同地点均表现高抗的材料是难得的抗源。不同地理来源的玉米种质对南方锈病的抗性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抗性资源较为丰富的是源自内蒙古和山西的种质。42对多态性SSR引物在50份抗锈病材料中,共扩增出141个条带,多态性条带139个,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98.58%。平均等位基因数(Na)1.98,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1.59,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H)0.34,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0.78,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I)0.51;通过UPGMA聚类分析,50份抗病材料被划分为2个类群,其中,第Ⅰ类群又可划分为5个亚类,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为抗病育种中抗源的选择和利用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950.
IL-6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 同时IL-6的过度表达与一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IL-6通过一个双链受体系统作用于靶细胞.实验结果表明,IL-6与80 ku的配基结合链IL-6R和信号转导子gp130构成一个相互作用的异六聚体模式,通过gp130的二聚体化引发胞内的信号转导.IL-6胞内的信号转导途径有两种:Jak-STATs路径和Ras-MAPK级联反应路径.靶向IL-6信号转导的药物设计和筛选研究将为IL-6相关疾病的治疗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