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4篇
  免费   203篇
  国内免费   81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医学综述是在全面、正确理解文献的基础上,对某一段时间内的某一研究专题进展进行客观总结和论述。学会撰写医学综述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研究领域最新发展动向的了解,对医学生临床诊疗及科研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作者结合自身及其导师多年来指导医学生的教学经验,将医学综述的撰写方法技巧进行总结归纳,包括在综述的写作过程中如何正确的选择研究专题、科学合理的检索和整理文献以及最终将自己的见解准确表述等。  相似文献   
992.
目的:通过对不同喉癌病人癌组织SP100蛋白进行测量,明确SP100 在喉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探究其与临床病理 的关系。方法:通过对喉癌手术病人切除的癌组织和癌周组织进行固定、脱水、包埋、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判断SP100 阳性细 胞个数以及探究其与临床病理学之间的关系。结果:在正常黏膜上皮细胞和分化良好的癌细胞中,以细胞核内染色为主,在低分 化癌细胞中,在细胞质内呈弥漫性分布。SP100 蛋白在癌旁正常黏膜上皮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比喉癌原发灶中高。SP100 蛋白在 96 例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病理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 ),而与患者性别、年龄、P-TNM 分期、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 (P>0.05)。结论:喉癌组织中SP100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内分布状况在不同分化程度癌细提示在喉癌的不同阶段可能发挥不同的 作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7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28例健康对照组人群的血清CRP水平,所有研究对象均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将原发性高血压组病人根据冠脉造影检查分为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组(EH),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稳定性心绞痛组(EH+SAP)、原发性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心绞痛组(EH+UAP)、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肌梗死组(EH+MI),比较各组患者血清CRP水平的差异。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EH组及EH合并CAD各组患者血清CRP均显著升高(P0.05);②与EH组比较,EH+UAP和EH+MI组血清CR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③与EH+SAP组比较,EH+AMI组和EH+UAP组血清CR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冠心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斑块稳定程度存在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观察总结神经梅毒的临床特点,以提高神经梅毒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神经内科病房收治的29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9例神经梅毒患者中临床分型:其中,无症状型神经梅毒2例,主要表现为患者无症状,仅脑脊液呈轻度炎性反应,梅毒血清反应阳性;梅毒性脑膜炎6例,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及脑膜刺激征,偶可见意识障碍、谵妄及抽搐。血管型梅毒3例,主要表现为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失语等。脊髓痨11例,主要表现为感觉异常如束带感和蚁走感,共济失调、内脏危象及阿罗瞳孔等。麻痹性痴呆7例,临床表现为进行性痴呆合并神经损害为主。结论:神经梅毒的起病隐袭,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神经系统各部位都可受累,容易误诊,。但青霉素治疗有效。对于疑似病例应及时行血清及脑脊液检查,可获得早期诊断,对指导治疗及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5.
传统的医学教育主要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注重知识的广度及其深度。采用的主要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提倡在教学相关环节中以问题为中心展开讨论,促进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兴趣。两种教学模式相结合,既可以将医学知识系统、完整地传授给学生,又能够调动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老年医学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尝试传统教学与PBL结合的教学模式,认为采用这2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弥补各自的不足。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伴有临床症状的鞍区颗粒细胞瘤(granular cell tumour,GCT)的病理组织学起源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 我院收治的1 例具有临床症状的GCT 患者的治疗状况和病理结果,并结合近20 年来关于GCT 病理和治疗的相关文献报道,探 讨GCT 肿瘤病理组织起源和治疗要点。结果:该患者影像学报告怀疑鞍区炎性肉芽肿,给予抗生素治疗后复查MRI 显示鞍区占 位较前次无改变,增强MRI可见占位明显强化,诊断良性肿瘤,并采取翼点入路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神经垂体颗粒细胞瘤。 术后患者头痛缓解,尿量、尿比重、垂体内分泌激素等相关指标相继恢复至正常值。结论:GCT 很可能起源于神经组织,伴有临床 症状的GCT 的治疗首选开颅手术,肿瘤残存的患者,术后不必放射治疗,定期复查即可。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l(glucagon like peptide 1,GLP-1)对脂多糖(1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VEC)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动脉VEC为研究模型,将细胞分为四组(对照组、LPS刺激组、LPS+GLP-1组、GLP-1组),Rhodamin-Phalloidin检测肌动蛋白骨架F-actin分布,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细胞间连接的形态特征,用示踪剂Rhodamine B isothiocyanate-Dextran检测VECs单层通透性变化改变,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细胞分泌白介素(IL)-6和IL-8的变化。结果:GLP-1(100 nM)可减少LPS(1μg/mL)刺激后细胞肌动蛋白骨架F-actin应力纤维的形成,并抑制LPS刺激后细胞间连接的中断。Rhodamine B isothiocyanate-Dextran细胞通透性检测结果显示:GLP-1可明显降低LPS刺激引起的VEC通透性增加[由(2.57±0.19)×10-5cm/s降至(2.10±0.18)×10-5cm/s,P0.05]。此外,GLP-1可抑制LPS刺激后VEC中炎性细胞因子IL-6和IL-8的表达[分别由(42130±6522)pg/ml降至(27478±5096)pg/ml和(18376±1561)pg/ml降至(14414±927)pg/ml,均P0.05]。结论:GLP-1可对抗LPS刺激引起的VEC炎症反应和细胞通透性增加,改善LPS诱导的内皮细胞炎性损伤。  相似文献   
998.
重金属镉对红树植物白骨壤和桐花树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贵玉  康浩  段文芳 《广西植物》2009,29(5):644-647
通过砂泥栽培实验研究了红树植物桐花树和白骨壤幼苗在含Cd 0.6~30 mmol·L~(-1)系列海水培养液中某些生理特性的变化。当培养液中Cd浓度为0.6 mmol·L~(-1)时桐花树和白骨壤幼苗生长正常,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变化不大。当高于12 mmol·L~(-1)时,除桐花树和白骨壤幼苗除POD酶活性越来越高之外,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SOD、CAT酶活性均不断减弱,而且浓度愈高,这些指标下降愈大。结果表明Cd对红树植物桐花树和白骨壤幼苗具有毒害作用,Cd浓度愈高对其毒害愈严重,两种红树植物比较,桐花树抗重金属镉毒害的能力大于白骨壤。  相似文献   
999.
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构建了太白红杉的生长模型,模型中主要考虑了植株自身大小(胸径和冠幅比)、竞争状况和立地因子(海拔、坡度和坡向)三类因子的作用。结果发现,太白红杉近2年生长量与植株自身大小、竞争状况和海拔因子有较高的相关性;坡度、坡向与生长量的相关性较小,但其综合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太白红杉的生长。所构建的生长模型充分考虑了太白红杉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具有较高的回归优度(r=0.938,P<0.001),能很好地预测其生长动态。  相似文献   
1000.
Knowledge about the role of litter and dung decomposition in nutrient cycling and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and grazing in alpine ecosystems is still rudimentary. We conducted two separate studies to assess the relative role of warming and grazing on litter mass loss and on the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of litter and dung mass loss.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for 1–2 years under a controlled warming–grazing system and along an elevation gradient from 3200 to 3800 m. A free‐air temperature enhancement system (FATE) using infrared heaters and grazing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soil temperatures (average 0.5–1.6 °C) from 0 to 40 cm depth, but neither warming nor grazing affected soil moisture except early in the growing seasons at 30 cm soil depth. Heaters caused greater soil warming at night‐time compared with daytime, but grazing resulted in greater soil warming during daytime compared with night‐time. Annual average values of the soil temperature at 5 cm were 3.2, 2.4 and 0.3 °C at 3200, 3600 and 3800 m, respectively. Neither warming nor grazing caused changes of litter quality for the first year of the controlled warming–grazing experiment. The effects of warming and grazing on litter mass losses were additive, increasing litter mass losses by about 19.3% and 8.3%, respectively, for the 2‐year decomposition periods. The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of litter mass losses was approximately 11% °C?1 based on the controlled warming–grazing experiment. The annual cumulative litter mass loss was approximately 2.5 times that of dung along the elevation gradient. However, the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about 18% °C?1) of the dung mass loss was about three times that of the litter mass loss. These results suggest greater warming at night‐time compared with daytime may accelerate litter mass loss, and grazing will enhance carbon loss to atmosphere in the region through a decrease of litter biomass and an increase of dung production with an increase of stocking rate in future warmer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