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3篇
  免费   411篇
  国内免费   1771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174篇
  2020年   180篇
  2019年   221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205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309篇
  2011年   358篇
  2010年   248篇
  2009年   287篇
  2008年   313篇
  2007年   297篇
  2006年   233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8篇
  1958年   8篇
  1957年   6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8篇
  1954年   5篇
  1953年   12篇
  1952年   5篇
  1950年   5篇
  1949年   6篇
  1948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低背景、高分辨率PAGE简易银染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东  杜飞  朱有勇 《遗传》2009,31(6):668-673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一直存在耗时长、步骤繁琐等缺陷, 是其批量应用的瓶颈。文章报道了一种低背景、高分辨率的PAGE简易银染方法, 该法在降低NaOH浓度和批量显带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建立了节省时间、节约试材, 对批量显带尤为实用的简易银染法。  相似文献   
952.
植物气味化合物与斜纹夜蛾性信息素的协同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幼莲  高扬  杜永均 《昆虫学报》2009,52(12):1290-1297
为提高现有性信息素对雄蛾的引诱活性, 本研究通过大量的田间试验探索植物气味化合物与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性信息素(顺9, 反11-十四碳二烯乙酸酯∶顺9, 反12-十四碳二烯乙酸酯=10∶1)的协同作用机制。从斜纹夜蛾寄主植物和花的气味化合物中, 选择9种有代表性的化合物, 并以一定剂量分别加入到斜纹夜蛾性信息素诱芯中, 在田间测试对雄蛾的引诱活性。结果表明: 在测试的9种植源性化合物中, 发现一定剂量(每个诱芯加入0.4 mg)的苯乙醛(PAA), 具有显著提高斜纹夜蛾性信息素的引诱作用, 而高剂量的苯乙醛则强烈抑制性信息素的引诱活性; 此外, 其他各种浓度的测试化合物或混合物对性信息素则没有统计上显著的增效作用。不同剂量的苯乙醛单个化合物及各种植物气味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对斜纹夜蛾也有微弱的引诱作用。苯乙醛必须要与性信息素的完整组分(以10∶1比例混合的顺9, 反11-十四碳二烯乙酸酯和顺9反, 12-十四碳二烯乙酸酯)混合才能起作用, 缺少顺9, 反12-十四碳二烯乙酸酯则没有引诱活性。本研究证明, 苯乙醛作为理想的性信息素诱芯增效剂, 可应用于建立更理想的斜纹夜蛾性信息素诱杀技术, 对性诱害虫防治和测报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53.
在新疆气候生态条件下,以土柱栽培棉花(新陆早13号)为试材,通过人工改变播种前60 cm以下土壤含水量,设计有深层水和无深层水处理,并采用膜下滴灌控制生育期间耕层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相对持水量的70%(±5%)和55%(±5%)],探讨土壤深层水分对棉花根系生理及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深层水增强了棉花根系SOD活性和根系活力,提高了植株对土壤深层水的利用率,提高了叶片水势、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植株光合物质累积量,最终获得了较高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在有深层水条件下,棉花生育期间耕层水分为55%处理的中下层根系衰老慢、根系活力增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生育期间水分亏缺对叶片光合功能的负面效应,但其产量仍显著低于70%处理,而水分利用效率与70%处理无明显差异.因此,在膜下滴灌棉花水分管理中,播种前应重视冬春储备灌,增加土壤深层的贮水量,并通过协调关键栽培技术、适度减少滴水量或延长滴水周期,充分挖掘膜下滴灌节水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954.
赵小玲  刘益平  李亮  蒋小松  杜华锐  朱庆 《遗传》2007,29(12):1483-1483―1490
对脂肪分化相关蛋白(Adipocyte Differentiation-Related Protein, ADFP)基因的外显子进行SNPs 检测, 探讨其作为鸡脂肪性状候选基因的可能性。实验以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和大恒家禽育种有限公司培育的优质肉鸡新品系为素材, 采用PCR-SSCP的方法进行SNPs 检测和基因型的分析。结果找到3个SNPs位点: 4 079位由A→T(位点A)、4 843位由C→T(位点B)和7 070位由A→G(位点C)。单位点基因型对屠宰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表明, 位点A的基因型对腿肌率、腹脂重、腹脂率和肌内脂肪含量有显著性影响(P < 0.05), 位点B的基因型对活重和屠体重均有显著性影响(P < 0.05), 位点C的基因型对胸肌重和肌内脂肪含量有显著性影响(P < 0.05), 对胸肌率有极显著性影响(P < 0.01)。初步推断ADFP基因可能是影响鸡脂肪性状的主效基因或与主效基因连锁, 推测可以利用多态位点A和C对鸡腹脂重、腹脂率和肌内脂肪含量进行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955.
性别控制是人类很早就关心的研究领域, 许多重要的经济性状与性别有直接的关系。控制受精环境即可控制性别, 这种方法不需昂贵的仪器设备或者药品, 易实践, 可普遍应用, 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难以估量。文章综述了受精环境对哺乳动物性别形成影响的研究进展。这些环境因素包括母体生殖道中精氨酸含量、胚胎发育过程中子宫内葡萄糖浓度、输精时卵母细胞成熟程度以及哺乳动物受孕时生殖激素的水平等方面, 为进一步开展性别控制研究积累一定的资料。  相似文献   
956.
王琼  刘益平  蒋小松  杨朝武  杜华瑞  邱莫寒  朱庆 《遗传》2007,29(9):1089-1096
采用PCR-SSCP分析方法, 对8个品系240只个体的大恒优质肉鸡进行了MyoG基因5′调控区的研究。结果表明, MyoG基因5′调控区存在A、B 2个多态位点, 结合测定的生产资料, 分析了该基因5′调控区两个变异位点产生的基因型之间在屠宰性状和肉质性状的差异并进行了最小二乘分析和显著性检验。表明MyoG基因对鸡的肌纤维生长发育有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957.
运用RT-PCR 技术,从大熊猫的肌肉组织总RNA 中成功克隆了酸性核糖体磷酸蛋白P1 (RPLP1)基因的表达序列,并对其进行了测序及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大熊猫RPLP1 基因的表达序列全长为448 bp,开放阅读框(ORF)为344 bp,编码114 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该蛋白的分子量为11.566 kDa,pI 为4.4,含有3 个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和2 个N - 酰基化位点。进一步分析发现,大熊猫RPLP1 基因的表达序列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已报道的部分哺乳动物具有很高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958.
植物种子大小与幼苗生长策略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种子大小和幼苗更新对策是植物生活史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不同侧面综述了当前国内外关于种子大小和幼苗之间关系的生态学研究,包括:种子大小对萌发出土的影响,种子大小与幼苗形态生长特性之间的关系,种子大小与幼苗存活、竞争能力之间关系等,并对今后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在不同的微环境和植被类型下,种子大小与幼苗生长之间的关系可能有所差异;种子大小对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导致种子大小不同的植物对植被幼苗更新补充的贡献不同;种子大小与幼苗生活史策略关系在大尺度的群落空间水平上和小尺度的物种间与物种内的研究对于天然植被的更新恢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9.
Leaf anatomy of 21 species representing sect. Oleifera H. T. Chang and sect. Paracamellia Sealy in the genus Camellia was investigated using light microscopy. All the shapes of leaf epidermal cells were polygo-nal, and the patterns of anticlinal walls were sinuolate or sinuous, which were important to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se two sections. The stomata were cyclocytic type and only present on the abaxial epidermis in both sampled sections. Seventeen leaf anatomical and cytologic characters were selected and used for the cluster analysis and principle components analyses performed by PAST program. Congruent results were obtained, with sect. Oleifera and sect. Paracamellia consistently grouping in two different clades, and some related species nesting together. This study provided leaf anatomical evidence for the merge of C. lanceoleosa H. T. Chang & J. S. Chiu and C. fluviatilis Hand.-Mazz.; of C. brevistyla Coh. St., C. obtusifolia H. T. Chang, and C. puniceiflora H. T. Chang; and of C. grijsii Hance and C. shensiensis H. T. Chang. In addition, it was also proved that C. tenii Sealy should be segregated from sect. Paracamellia and placed in the sect. Corallina Sealy. For further interest, we suggested that C. phaeoclada H. T. Chang be recognized as a subspecies of C. microphylla (Merr.) Chien. Overall, the results presented provided new insights into the relationships within a number of Camellia plants and sug-gested directions for future studies.  相似文献   
960.
用来自中国中西部秦巴山区的非特异性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及正常对照人群为样本, 通过研究分别位于GDI1基因第7外显子剪接区和第8外显子上的rs2276462和rs11549300两个功能SNP位点的多态性, 探索GDI1基因的多态现象与当地儿童的精神发育迟滞及其智力水平的相关性。在样本人群中仅观察到rs11549300位点的多态现象, 而rs2276462位点在秦巴山区儿童中十分保守。病例-对照分析结果显示, rs11549300位点多态性与秦巴山区儿童的非特异性精神发育迟滞无显著相关性(P>0.05), 但是其多态现象可能与当地儿童的智力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P=0.03), 但是这一结论还需要在更大样本中, 通过选择更多的遗传标记来进一步确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