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6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41.
2007年8~10月、2008年3~7月在内蒙古达赉湖自然保护区共收集到130份貉(Nyctereutes procyonoides)的粪便,采用粪便分析法中的频率法和剩余物相对干重法对其进行分析.貉的食物主要是鸟类(出现率39.81%,剩余物相对干重百分比52.60%)和啮齿类(出现率22.69%,剩余物相对干重百分比25.85%),其次为昆虫(出现率26.39%,剩余物相对干重百分比13.32%)、植物(出现率7.41%,剩余物相对干重百分比1.39%)、鱼类(出现率2.31%,剩余物相对干重百分比5.79%)及虾类(出现率0.93%,剩余物相对于重百分比0.85%),软体动物(出项率0.46%,剩余物相对干重百分比0.20%)极少,未见到大型有蹄类动物出现.本文还对两种粪便分析法所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这两种方法对貉食物种类的分析评述上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42.
土壤NaCl含量对榉树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用0~0.60% NaCl(占土壤干重)处理1年生榉树幼苗后7~35 d对其形态以及叶片渗透性调节物、抗氧化酶活性等5项生理指标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以明确榉树在不同含量盐胁迫条件下的生理适应性.结果显示:(1)不同浓度NaCl处理对榉树幼苗存活和形态有不同的影响,低盐(0.15%)处理,植株生长正常;在0.30%、0.45%和0.60% NaCl处理下,随NaCl含量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苗木相继出现叶缘焦枯、萎蔫直至死亡等现象,至胁迫35 d时,植株存活率分别为60%、10%和0;(2)在0.15% NaCl处理下其叶片相对电导率和脯氨酸、MDA含量、以及SOD、POD活性等生理指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而在0.30%~0.60%处理下,叶片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和MDA含量均显著升高,而SOD和POD活性则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随处理时间的增加均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3)各处理POD活性峰值出现时间晚于SOD活性的峰值,如第7天后,0.45%、0.60%处理的SOD活性均呈快速下降趋势,而POD的活性则处于逐渐上升之中,表明SOD对NaCl处理反应迅速,POD在高盐处理初期(15 d)可保持较高的水平,有助于降低膜质过氧化对细胞膜系统的损伤.研究表明,榉树幼苗能够在0.15% NaCl的土壤中正常生长,而在0.30% NaCl土壤中生长35 d时幼苗的死亡率达40%,即榉树幼苗耐受NaCl胁迫的临界浓度大约在0.15%~0.30%之间.  相似文献   
543.
目的对IRM-2、ICR及615小鼠骨髓细胞体外照射后细胞损伤进行比较研究,探讨IRM-2小鼠的抗辐射损伤机制。方法用常规法进行外周血白细胞和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不同剂量γ射线对小鼠骨髓细胞活力的影响;用PA法(FITC-Annexin V和PI标记法)检测骨髓细胞凋亡。结果IRM-2小鼠骨髓细胞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高于ICR、615小鼠,经统计学处理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经1 Gy、4 Gy照射后6 h,IRM-2、ICR、615小鼠骨髓细胞相对活力分别为86.6%和79.3%,77.5%和70.4%,77.4%和68.7%,IRM-2小鼠与ICR、615小鼠比较,细胞活力有所提高,IRM-2小鼠骨髓造血细胞死亡率及凋亡率低于ICR及615小鼠。结论IRM-2小鼠有较强的免疫及造血功能,骨髓造血细胞凋亡率低于ICR及615小鼠,其抗辐射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44.
探讨荆芥体外抗阴道毛滴虫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荆芥体外抗阴道毛滴虫的效果。方法将不同浓度的荆芥水提液作用于体外培养的阴道毛滴虫,于药物作用后不同时问记录毛滴虫的死亡率,并在光镜下观察药物作用前后毛滴虫的形态变化,同时与白头翁和青蒿的体外杀虫效果相比较。结果荆芥的杀虫效果与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荆芥水提液触杀阴道毛滴虫的最低有效浓度为1:4。3种中药中,白头翁的杀虫效果最好,与另2种中药相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荆芥与青蒿的作用效果接近(P〉0.05)。荆芥作用后毛滴虫体内充满大量颗粒和空泡,部分虫体裂解、内容物外溢。结论荆芥具有较强的抗阴道毛滴虫作用。  相似文献   
545.
目的:研究表达小鼠白细胞介素21(mIL-21)的Sp2/O细胞与用Sp2/0细胞预先免疫的小鼠淋巴细胞体外共培养,是否对预致敏淋巴细胞增殖及功能有影响。方法:获取灭活Sp2/0细胞免疫的小鼠淋巴细胞,在mIL-2存在的条件下,以mIL-21转染的Sp2/0细胞为刺激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FSE标记的淋巴细胞增殖和7-AAD标记的细胞毒活性;用ELISpot法确定分泌IFN-γ的淋巴细胞数量。结果:转染mIL-21的Sp2/0细胞对预致敏的淋巴细胞增殖有明显影响,活化的淋巴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率(39.57%±4.72%)与对照组(23.18%±2.94%)相比有较大的提高(P〈0.05),且分泌IFN-γ的细胞数量明显增加。活化增殖后的淋巴细胞回输至环磷酰胺预处理的小鼠,能延长小鼠的成瘤时间。结论:表达mIL-21的Sp2/0细胞可有效促进肿瘤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活化及增殖,并增强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功能。  相似文献   
546.
珍珠菠萝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珍珠菠萝茎段为外植体,酒精和升汞消毒后接种在MS+6-BA 1.0 mg/L+NAA 0.1 mg/L培养基上进行不定芽诱导;在培养基MS+6-BA 2.0 mg/L+NAA 0.1 mg/L进行增殖培养;生长培养基为MS+6-BA 0.1 mg/L+NAA 0.1 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2 mg/L+活性炭0.2%.培养基中加入3%白砂糖和0.6%卡拉胶,可进行工厂化繁殖.  相似文献   
547.
正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EC1.15.1.1,简称SOD),是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酸性金属酶~([1]),能够催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歧化生成氧和过氧化氢,具有抗炎症、抗辐射、抗衰老等作用~([2-4])。海洋微生物生产的低温SOD具有低温下高活力及高催化效率;温和的热处理即可使酶活  相似文献   
548.
针对本实验室筛选得到的1株好氧反硝化细菌(Aerobic Denitrifying Bacteria)N6-1,研究了培养条件和培养基组分对菌株亚硝酸盐还原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其最适培养条件为30℃、摇床转速120 r/min、初始pH 8.5,分别以NaNO2和乙酸钠为唯一氮源和碳源时,最适碳氮比为12;初始NaNO2浓度为2g/L时,培养20 h后NO2- -N全部被还原,平均还原速率可达20.3 mg/L·h;1.5%NaCl和1%蛋白胨对其亚硝酸盐还原活性没有明显影响;10 L发酵罐培养24 h后菌体浓度高达1.2×1011 CFU/mL.  相似文献   
549.
DNA microarrays have been acknowledged to represent a promising approach for the detection of viral pathogens. However, the probes designed for current arrays could cover only part of the given viral variants, that could result in false-negative or ambiguous data. If all the variants are to be covered, the requirement for more probes would render much higher spot density and thus higher cost of the arrays. Here we have developed a new strategy for oligonucleotide probe design. Using type I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1) tat gene as an example, we designed the array probes and validated the optimized parameters in silico. Results show that the oligo number is significantly reduced comparing with the existing methods, while specificity and hybridization efficiency remain intact. The adoption of this method in reducing the oligo numbers could increase the detection capacity for DNA microarrays, and would significantly lower the manufacturing cost for making array chips.  相似文献   
550.
不同类型双色百合的花色形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个花朵双色的亚洲百合品种('Black Eye'、'Pieton,和'Twosome')为试验材料,通过对不同部位(花被片上部和下部)的花色表型、色素成分和含量进行综合分析,解析不同类型双色百合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1)于紫色花被片下部检测到矢车菊素3-O-β-芸香糖苷一种花青苷,且在花被片下部深紫色的'Bla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