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9篇
  免费   348篇
  国内免费   1397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242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251篇
  2011年   285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234篇
  2007年   231篇
  2006年   199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试验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氯虫·噻虫嗪有对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有较好的防效和较长的持效,一次施药可兼治多个峰次。20%氯虫苯甲酰胺150mL/hm2、40%氯虫·噻虫嗪120g/hm2和2.1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750mL/hm2在二化螟2龄幼虫高峰期施药,药后8d对幼虫防效分别达94.7%、91.2%和91.0%;药后18d的防效依次为99.0%、98.0%、73.2%,氯虫苯甲酰胺、氯虫·噻虫嗪处理防效仍高于药后8d,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处理防效明显下降;药后18d对主峰保苗效果(枯心)氯虫苯甲酰胺和氯虫·噻虫嗪分别为99.0%、98.0%,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处理偏低,为73.2%。对后峰保苗效果(枯鞘)氯虫苯甲酰胺为84.9%好于氯虫·噻虫嗪处理的69.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防效仅为7.1%。氯虫·噻虫嗪不同时期施药处理后,主峰卵孵高峰后14d考查,防治效果和保苗效果以卵孵高峰施药最好,其次为2龄幼虫高峰期施药;主峰卵孵高峰后24d考查,主峰卵孵高峰至3龄幼虫高峰施药对主峰均有较好的防效,但对后峰的防效,随着施药时间推迟而提高,但在螟虫重发地区施药过迟,前期的大量枯鞘会影响稻苗生长与分蘖。因此作者建议在二化螟发生量大、后峰数量多地区,采用主峰卵孵高峰和后峰卵孵高峰2次防治对策,在螟虫发生较轻、后峰数量较少或全代发生较为集中地区,可根据当地虫情发生情况,适当推迟施药,达到一次用药,解决全代螟害。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持效期较短,可根据螟虫发生峰次施用。  相似文献   
992.
大分舌蜂营巢生物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延会  丁亮  袁峰  张彦周  图立红  朱朝东 《昆虫学报》2010,53(11):1287-1294
于2009和2010年对广东河源大分舌蜂Colletes gigas的巢穴结构及生物学习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对分布在同一区域大分舌蜂的巢穴进行了挖掘, 详细记录了两个巢穴的结构; 挖出的卵、 幼虫及蛹的形态进行了解剖镜和电镜观察, 并做了简要描述。另外, 还通过分子及形态学方法对与大分舌蜂共用筑巢场所的另一种分舌蜂进行了鉴定。研究发现大分舌蜂喜欢在沙土中筑巢, 并且有集中筑巢的习性。大分舌蜂的巢穴由一条主道和几条虫室道组成, 虫室建在主道及各个虫室道的末端。大分舌蜂往年的巢穴可以被翌年羽化的大分舌蜂再次利用, 沿主道重新建造自己的虫室道或扩展原有的虫室道。大分舌蜂在中国南方专性取食山茶科植物尤其是油茶的花粉及花蜜, 蜂粮由于花蜜含量较多而呈液体状。通过进一步比较COI与28S D2区数据, 甄别出同一巢区中还存在另一种分舌蜂属物种, 表明大分舌蜂可以与另一种分舌蜂Colletes sp.共用筑巢场所。  相似文献   
993.
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is accompanied by hypotension, which can affect vascular hemodynamics. Here, we hypothesized that a fall in blood flow as a result of hypotension has a larger effect on hemodynamics in medium-sized peripheral arteries compared with increased pulsatility in rapid pacing. To test this hypothesis, we experimentally and theoretically investigated hemodynamic changes in femoral, carotid, and subclavian arteries at heart rates of 95-170 beats/min after acute pacing. The arterial pressure, blood flow, and other hemodynamic parameters remained statistically unchanged for heart rates ≤ 135 beats/min. Systemic pressure and flow velocities, however, showed an abrupt decrease, resulting in larger alteration of hemodynamic parameters for heart rates ≥ 155 beats/min after pacing (initial period) and then recovered close to baseline after several minutes of pacing (recovery period). During the initial period, the pressure dropped from 88 mmHg (baseline) to 44 mmHg, and the flow velocity decreased to about one-third of baseline at heart rate of 170 beats/min. A hemodynamic analysis showed a velocity profile with a near-wall retrograde flow or a fully reversed flow during the initial period, which vanished at the recovery period.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initial fall of blood flow due to pressure drop led to transient flow reversal and negative wall shear stress because this phenomena was not observed at the recovery period. This study underscores the significant effects of hypotension on vascular hemodynamics, which may have relevance to physiology and chronic pathophysiology in 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相似文献   
994.
采用7个微卫星位点遗传标记,对白颈长尾雉(Syrnaticus ellioti)4个地理种群105个个体进行了种群遗传分析。研究发现4个地理种群均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共检测到62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目为8.86;大多数微卫星位点的观察杂合度值较低,平均为0.504,要明显低于期望杂合度。7个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为0.549~0.860,平均为0.712。用无限等位基因模型、逐步突变模型和双相突变模型对4个地理种群的种群瓶颈效应检测,发现各种群近期内都经历过瓶颈效应的影响。地理种群之间的Fst值表明,贵州与湖南地理种群间的分化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01);由Nei氏的无偏遗传距离所构建的邻接树显示,贵州地理种群与湖南地理种群的遗传关系较远。微卫星对不同地理种群的分层分子变异分析(贵州地理种群对其他地理种群)发现:来自地理种群间和组群间的遗传变异量相对较小;而同一地理种群内个体之间的变异量较大(92.84%),且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95.
母鼠(Mus musculus)分娩后第2天起每天灌服双酚A(BPA,剂量5、50、100mg/kg),仔鼠通过乳汁暴露于BPA,一直持续到第22天断奶,研究BPA对雄性仔鼠成年后精子生成、睾丸结构与睾丸内雌激素受体(ER)α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及雌激素、抗氧化酶水平变化。结果发现,BPA处理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显著降低,雌激素水平升高。所有剂量组睾丸发育受到抑制,生精细胞排列紊乱,精子畸形率显著升高,5和100mg/kg剂量组附睾尾精子数降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不同曲细精管间ERα表达呈现出两种模式,一种是仅在支持细胞核内表达,另一种是在支持细胞和精母细胞核内均表达。PCNA表达与ERα表达有一定相关性,后一种ERα表达模式的曲细精管内PCNA阳性细胞显著增多。哺乳期接触BPA雄鼠睾丸内ERα单细胞平均表达强度升高,初级精母细胞PCNA表达量升高。  相似文献   
996.
真菌病害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为了自我保护,植物进化出了许多抵御病原真菌入侵的策略,例如防御相关蛋白的产生。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polygalacturonase-inhibiting proteins,PGIPs)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种植物防御蛋白,它能与真菌分泌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s,PGs)特异性结合,降低PGs水解植物细胞壁的活性并在植物体内累积能激活多种防御反应的长链寡聚半乳糖醛酸(oligogalacturonides,OGs),从而达到抑制真菌侵染的目的。主要介绍了PGIPs的结构、功能及其抗菌机理,并综述了PGIPs在国内外转基因抗病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97.
兰科植物是开花植物中最大的家族之一,其科研和经济价值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重视。兰花的组织培养近年来发展迅速,对兰花组织培养中原球茎的诱导和培养基选择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近年来应用分子标记、转基因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兰花的遗传多样性、系统分类和基因功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分析鄂中地区人群HPV感染基因型别。方法采集8136例鄂中地区2009年8月至2010年7月武汉市商业职工医院门诊与住院患者宫颈口及颈管脱落上皮细胞,应用导流杂交法进行HPV分型检测。结果HPV阳性感染1437例(17.66%),其中高危型感染检出1189例(占82.67%),低危型感染检出141例(占9.74%),中国人群常见亚型感染检出305例(占21.16%),多重感染检出369例(26.68%)。单一感染者中高危型833人(57.97%),低危型感染者72人(5.01%),中国人群常见亚型感染者163人(11.34%)。根据年龄分层,〈25岁组HPV感染率相对较高,为21.17%(P〈0.05);HPV高危型感染组中〈25岁比例较高,达17.80%。在1437例HPV阳性感染者中,单一感染者共1068例(74.32%),二重感染占18.72%。最常见的交叉感染是高危型+中国人群常见亚型合并感染(8.28%)。结论导流杂交法HPV基因型分型检测可为宫颈疾病流行病学及早筛早治提供重要线索,对于发现HPV感染的高危人群、积极控制HPV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研究Ubiquitin B(Ubb)在热休克蛋白90(HSP90)抑制剂17-AAG诱导人宫颈癌HeLa细胞周期阻滞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17-AAG处理HeLa细胞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蛋白酶体活性变化;Ubb siRNA 转染HeLa细胞后,Real Time PCR法检测Ubb干扰效应,Western 印迹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改变.结果 17-AAG可以诱导HeLa细胞阻滞于G2/M期,同时显著增强细胞内糜蛋白酶样蛋白酶体活性,并且两者的变化均呈现剂量依赖性;干扰HeLa细胞内Ubb后,可以逆转17-AAG引起的G2/M期阻滞;17-AAG可明显下调HeLa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dk1和Hec1的表达,并且这一变化也是Ubb依赖的.结论 Ubb在17-AAG诱导的HeLa细胞周期阻滞中发挥重要作用,Ubb和HSP90抑制剂17-AAG在功能上相互关联,可能成为宫颈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00.
植物NADPH氧化酶又被称为Rboh(respiratory burst oxidase homologue),是动物巨噬细胞NADPH氧化酶主要功能亚基gp91phox的同源物。在受到外来信号的刺激时,该酶能通过自身的激活或失活迅速引起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升高或降低,进而在植物生长发育及应答生物或非生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总结了近兼来植物中NADPH氧化酶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信号调节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