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8篇
  免费   582篇
  国内免费   1114篇
  4034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220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219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大瘤足蕨和镰羽瘤足蕨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瘤足蕨属中的大瘤足蕨和镰羽瘤足蕨进行化学成分研究,从这两种植物中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是:大波斯菊苷(1)、异山奈甲黄素(2)、astragalin(3)、3β,27-dihydroxylup-12-ene(4)、hydroxyhopanone(5)、plagiogyrin a(6)、androsin(7)、β-谷甾醇(8)、β-胡萝卜苷(9).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这两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4、7、9为这两种植物的共有成分.  相似文献   
52.
为了建立最佳的人妊娠子宫平滑肌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和初步检测子宫平滑肌细胞中Transgelin蛋白的表达,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和酶消化法进行人妊娠子宫平滑肌原代培养.发现组织贴块培养的细胞呈典型的梭状肌细胞样生长,经过传代纯化,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acting,SMA)进行细胞鉴定及检测Trangsgelin(smooth muscle 22 alpha,SM22-α)蛋白,得到SMA、snd2-α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为阳性.结果表明组织贴块法对妊娠子宫平滑肌细胞损伤小,可获得状态良好的纯净的子宫平滑肌细胞,子宫平滑肌细胞中大量表达sm2-α,为进一步研究sm22-α在子宫平滑肌细胞中作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3.
以pET15b-HepⅠ为模板,通过PCR技术扩增出上游合有6×His标签的HepⅠ基因序列,克隆至表达载体pGEX-4T-1。测序鉴定后,将重组表达质粒pGEX-His-HepⅠ转入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菌,经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可溶部分用GSTrap FF和HisTrap HP柱两步亲和纯化,所得产物经SDS-PAGE检测,在66 kDa和43 kDa处显示特异条带,分别与GST-His-HepⅠ和His-HepⅠ融合蛋白预期分子量相符;最终His-HepⅠ融合蛋白的比酶活为86.45 IU/mg,纯度高达99%,与仅一步亲和纯化得到的GST-His-HepⅠ融合蛋白相比,进一步提高了纯化后重组肝素酶的纯度。本研究为制备高纯度的HepⅠ提供了一种方法,对制备高安全性的LMwH和解析HepⅠ晶体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4.
55.
报道了用泰山虫草分生孢子悬浮液接种活体黄粉虫,提取被侵染的黄粉虫体液,并测定不同侵染时间虫体液中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泰山虫草分生孢子能成功的侵染黄粉虫并长出子座;接种第2~4 d后即可导致黄粉虫体内活性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说明黄粉虫具有独特的防御病原微生物的侵染机制。  相似文献   
56.
57.
应用32P标记喜马拉雅旱獭研究其寄生蚤的散布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学良 《昆虫学报》1983,(2):179-184
1973年7—8月和1974年4—9月在甘肃南部肃南县皇城区草原上,应用32P标记喜马拉雅旱獭,用放射自显影的方法确定跳蚤的散布情况。共获得五种跳蚤,其中 Callopsylla dolabrisOropsyllasilantiewi是旱獭的主要寄生蚤。旱獭和跳蚤种群间接触的频度取决于旱獭本身在栖息地内的分布、被旱獭所占用洞穴的数量以及媒介跳蚤的数量。在旱獭密度不高而蚤指数较高的情况下,以及存在大量隐蔽所的条件下,其交在比较频繁,标记蚤分布的范围较大,跳蚤的交换也较多。我们于标记后的第14天就发现距原洞口470米的标记蚤。艾鼬和草原鸟由于经常窜旱獭洞或洒居于旱獭洞内,所以它们的寄生蚤同旱獭蚤亦经常发生交换,并被标记,这在旱獭鼠疫病流行期间是值得引起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8.
纯化的多角体碱解释放多角体蛋白,经等电点沉淀和柱层析对多角体蛋白进行分离纯化,结合SDS-PAGE、免疫双向扩散、免疫电镜等方法,证明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HaNPV)的多角体蛋白以聚集体形式存在。用ELISA法检测包涵体蛋白之间的血清学关系,结果表明,与黄地老虎颗粒体病毒(AsGV)和粘虫颗粒体病毒(PsGV)颗粒体蛋白相比较,HaNPV多角体蛋白与葡萄天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rNPV)和黄地老虎核型多角体病毒(AsNPV)多角体蛋白之间的血清学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59.
60.
浅谈发育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及创新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实验教学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发育生物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其实验教学存在教学内容参差不齐和教学环节薄弱等诸多问题,实行教学改革迫在眉睫.通过对发育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以期对同类高校该课程实验教学有所借鉴和参考,共同完善发育生物学实验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