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0篇
  免费   289篇
  国内免费   1483篇
  4272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150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162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169篇
  2012年   260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209篇
  2009年   258篇
  2008年   247篇
  2007年   249篇
  2006年   241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0世纪以来,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技术一直是国际生物医学领域的热点前沿之一,它为保障人类生命健康、改善人类生存质量和延长人类寿命发挥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因此,美国、欧洲国家、日本和中国等科技大国均将该领域纳入了国家科研与产业发展的重点战略中,并通过专项扶持、政策补贴、立法保障等方式激励该领域的创新发展。通过对近年来国际科技战略和科技研发态势的梳理分析,发现该领域的国际战略布局规律,揭示我国在该领域的领先优势与弱点,为我国未来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技术发展提出相关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2.
季节性冻融期间亚高山森林凋落物的质量损失及元素释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季节性冻融期间的凋落物分解对季节性冻土区的森林生态系统过程可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但已有的研究报道很少.因此,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研究了岷江冷杉 (Abies faxoniana Rehder & E. H. Wilson)林和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aczev)林凋落叶的分解.一个季节性冻融期间,冷杉林和白桦林凋落物的质量损失率分别为(19.4 ±2.0)%和(21.5±3.5)%,约为1a中凋落物分解的64.5%和65.6%,表明季节性冻融对亚高山森林凋落物分解影响显著.冷杉凋落物中C、N、P、K、Ca和Mg的释放率为(15.0±1.0)%、(34.1±3.6)%、(17.0±0.9)%、(22.8±5.9)%、(20.1±0.1)%和(36.3±2.1)%,白桦凋落物中C、N、P、K、Ca和Mg的释放率为(20.7±0.1)%、(29.4±3.4) %、(15.7±1.3)%、(16.8±5.1)%、(21.3±1.8)%和(20.5±2 8)%.结合叶凋落物产量可以推断,冷杉林凋落物在一个季节性冻融期间释放到土壤的N、P、K、Ca、Mg为(10.17±1.14) kg · hm-2、(0.68±0.08) kg · hm-2、(4.08±0.46) kg · hm-2、(0.46±0.05) kg · hm-2、(0.09±0.01) kg · hm-2,白桦林为(5.61±1 12) kg · hm-2、(0.34±0.07) kg · hm-2、(1.21±0.24) kg · hm-2、(0.300±0.059) kg · hm-2、(0.051±0.010) kg · hm-2,这对于春季亚高山森林植物生长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相似文献   
23.
报道中国爵床-(Acanthaceae)爵床属—新记录种——毛萼爵床(Justicia poilanei Benoist).该种分布于云南南部石灰岩地区,在标本馆长期被鉴定为野靛棵(Justicia patentiflora Hemsl.),但与后者的区别在于它的花冠长约2 cm,花萼裂片三角状卵形和花药基部不具芒状附...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超微七味白术散对抗生素引起的菌群失调小鼠的疗效。方法:将70只小鼠随机分为7组,以灌胃生理盐水建立对照组,以灌胃氨苄西林、头孢拉定、盐酸林可霉素复合抗生素构建菌群失调小鼠模型,以七味白术散传统汤剂及超微全量、1/2量、1/4量、1/8量治疗,通过粪便判断疗效。结果:七味白术散超微药剂与传统汤剂均能治疗抗生素引起的小鼠菌群失调,且超微七味白术散1/2量对小鼠的治疗效果已能达到传统汤剂水平。结论:超微七味白术散对菌群失调小鼠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与传统药物相比具有节约药材的价值。  相似文献   
25.
了解宜昌市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临床分离株的耐药现状。宜昌市城区5所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用K-B法作药敏试验,并根据统计其耐药情况及耐药表型(模式)分析可能存在的耐药机制。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共1 575株,耐药率依次为阿米卡星7.1%、美罗培南17.2%、头孢吡肟20.4%、头孢哌酮/舒巴坦21.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2.5%、环丙沙星23.1%、庆大霉素23.4%、头孢他啶25.0%、亚胺培南25.2%、哌拉西林30.4%、氨曲南34.5%、复方新诺明59.0%、米诺环素75.6%。多重耐药(MDR)和泛耐药(PDR)株分别占41.5%和0.17%。对各种抗假单胞菌药物分别耐药的菌株仍有13%~25.7%对阿米卡星敏感,提示在严重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的治疗中,β内酰胺类抗假单胞菌药加氨基糖苷类仍是一个很好的联合用药组合。细菌耐药性仍呈增长趋势,临床上感染多重耐药和泛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治疗仍很棘手,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尽量延缓耐药菌株的出现。  相似文献   
26.
目的:通过测量颧根与侧颅底各重要结构间的距离关系,为临床侧颅底外科手术治疗提供定位参考。方法:取成人颅骨标本50例(去颅盖标本8例,整颅42例)100侧,用游标卡尺、圆规和直尺测量颧根与侧颅底重要结构的距离。结果:实验测得左右侧颧根与外耳门前缘中点、乳突尖、茎突、翼突外侧板根部、舌下神经管外口、茎乳孔、颈静脉孔外缘、颈动脉管外口后缘、棘孔、卵圆孔、破裂孔的距离分别为22.30±2.84mm和22.02±3.27mm、40.37±3.21mm和40.56±3.54mm、32.53±2.78mm和32.92±2.68mm、35.13±3.14mm和35.19±2.74mm、49.29±2.88mm和48.98±2.87mm、32.92±2.44mm和33.05±2.61mm、35.15±2.86mm和34.68±3.13mm、33.17±2.78mm和33.17±2.72mm、28.83±2.62mm和28.68±2.63mm、31.15±2.76mm和31.49±2.73mm、43.67±3.32mm和44.15±3.02mm,左右侧数据无差异(P〉0.05)。结论:颧根可以作为侧颅底外科手术的定位标志,为直视条件下经颞下等入路的侧颅底外科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27.
论述了眼球角膜屈光不正和准分子激光消融角膜的原理,分析了Lasik屈光手术中角膜消融精度的一些关键影响因素,并结合自己研制的准分子激光眼科治疗仪的特点,逐一对这些影响因素加以分析和解决。  相似文献   
28.
大仓鼠的核型与B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骨髓细胞染色体制片法,对分布于山东济南、泰山、东北长白山和陕西西安的大仓鼠的染色体组型、G-带、C-带和银染核型进行了分析研究。济南、西安和长白山的标本的二倍体数目和核型相似,2n=28,22t+4m+XY(st,m)。泰山标本的二倍体数目为2n=28~29,即在675%的中期相中多出了一条形态最小的端着丝粒染色体,这条染色体为B染色体,可能起源于X染色体。泰山标本的A染色体组与上述3地标本相同。4地标本的G-带、C-带和银染核型相似。除B染色体外,每个端着丝粒染色体都具有着丝粒异染色质,AgNORs较恒定地出现在Nos2,4,8,9,13染色体上。也就是说大仓鼠的B染色体为C-带阴性,不携带核仁组织者。这种B染色体C-带阴性的特征在赤狐、黑家鼠和大林姬鼠朝鲜亚种中亦有报道。  相似文献   
29.
玉米类受体蛋白激酶基因ZmLRRPK1的cDNA克隆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亮氨酸重复区的类受体蛋白激酶(LRR-RLKs)在植物对多种信号的响应中发挥作用。应用电子克隆的方法在玉米中克隆了一个LRR-RLKs类基因的全长cDNA,命名为ZmLRRPK1(GenBank接受号为EU873320)。推断的ZmLRRPK1蛋白含有594个氨基酸,分子量为66kDa,等电点pI为5.42,具有典型的LRR-RLKs结构域。半定量RT-PCR结果表明,在ABA、甘露醇和氯化钠的诱导下,ZmLRRPK1在玉米胚芽鞘中表达并在24 h内保持较高的转录水平。  相似文献   
30.
甘肃临夏盆地的晚中新世红粘土堆积中含有大量的三趾马动物群化石,其中犀科化石,特别是大唇犀最为丰富。通过对临夏盆地晚中新世具有代表性的大唇犀化石的年龄结构的分析,初步了解到化石群各年龄段个体的百分比和种群动态。大唇犀化石中成年个体的数量占优势,明显多于老年个体,与正常生活群中的年龄结构吻合,由此可初步断定是突发性事件引起了犀牛种群的灾害性死亡。再进一步对化石的风化、磨蚀、聚集状态及所受的水动力特征等进行分析,发现骨骼受到了弱水流的短距离搬运,说明化石埋藏地离动物死亡地不远。以上分析结果与沉积学特征相结合,说明临夏盆地晚中新世三趾马动物群的集群死亡可能与严重的干旱化事件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