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3篇
  免费   296篇
  国内免费   1448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192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254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214篇
  2009年   259篇
  2008年   247篇
  2007年   252篇
  2006年   243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航天与辐射共诱变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航天诱变与辐射诱变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水稻新种质、新品种的选育,显著地提高其突变频率和突变类型,提高诱变育种的选择效果,育成1个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培两优721”及一批优质水稻新种质和新品系(组合)。  相似文献   
172.
3种爬行动物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密度和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3.
葡萄糖二酸是天然存在的一种重要二元酸,其在医疗保健和化工工业等领域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因此被称为"最具价值的生物炼制产品之一".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为底盘微生物,文中考察了过量表达肌醇转运蛋白Itr1、融合表达肌醇加氧酶和葡萄糖醛酸脱氢酶以及弱化表达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  相似文献   
174.
缺血性脑卒中是由脑血管梗塞引起的急性脑血管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研究发现,过度自噬或自噬不足均可导致细胞损伤。自噬包括自噬体的形成和成熟、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自噬底物在自噬溶酶体内的降解和清除,这些过程呈连续状态则称为自噬流。研究发现,脑缺血可导致自噬体与溶酶体间发生融合障碍,从而引发自噬流损伤。细胞内膜融合由3种核心组分介导,即N-乙基马来酰亚胺敏感因子(N-ethylmaleimide sensitive factor,NSF) ATP酶、可溶性NSF黏附蛋白(soluble NSF attachment protein,SNAP)及可溶性NSF黏附蛋白受体(soluble NSF attachment protein receptors,SNAREs)。当SNAREs介导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后以非活性的复合体形式存留于自噬溶酶体膜,须被NSF再激活为单体后方可发挥新一轮的膜融合介导作用,而NSF是唯一可再激活SNAREs的ATP酶。新近研究表明,脑缺血可显著抑制NSF ATP酶活性,导致其对SNAREs再激活减少,这可能是自噬体与溶酶体间发生融合障碍并导致神经元自噬...  相似文献   
175.
EB病毒LMP1在鼻咽癌细胞中调控核转录因子κB活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廖伟  唐敏  邓锡云  曹亚 《病毒学报》2000,16(3):198-202
为了探讨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MP1)的致瘤机制,对鼻咽癌细胞中LMP1通过核转录因子kB(NFkB)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在鼻咽癌变中的意义进行了研究。利用LMP1受四环素衍生物强力霉素诱导表达的鼻咽癌细胞Tet-on-LMP1HNE2,通过NFkB报道基因分析法、凝胶迁移率分析(EMSA)及细胞集落形成率等方法,结合硫代磷酸反义寡核苷酸阻断技术,证实LMP1增强鼻咽癌细胞NFkB的DNA结合活性  相似文献   
176.
将单克隆抗体与溶解性受酸度或温度调节的高分子共价连接.研究了共聚物的溶解性可调节特征,建立了以溶解性可调节高分子为载体酶免疫分析方法,对血清样品中HBsAg进行了检测,灵敏度0.5 μg/L,对43例样品检验的结果与ELISA方法相符.  相似文献   
177.
湖南爬行动物区系与地理区划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本文刊出了湖南已发现的88种爬行动物的名录。报道一种湖南龟类新记录。根据多年的调查资料,分析阐述了湖南爬行动物区系和爬行动物地理区划。  相似文献   
178.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鼠卵母细胞成熟与钙和钙调素的关系。研究发现,20μmol/L W7、50μM BAPTA/AM对GVBD发生没有影响,但阻断了中期Ⅰ的卵母细胞进入中期Ⅱ。通过测定成熟不同阶段细胞内钙的分布,发现GVBD后染色体周围区域有较高水平的钙分布,并且该现象能被加BAPTA/AM而消除。GVBD发生后6h左右高钙分布现象消失。我们还测定了成熟过程中MPF活性的变化,20μmol/L W7、50μmol/L BAPTA/AM对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MPF活性的升高没有影响。结果表明:小鼠卵母细胞GVBD的发生不依赖钙和钙调素;钙和钙调素对中期Ⅰ的发育是必需的,并且核周区钙分布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9.
烟蚜在烟株上的垂直分布及其分布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烤烟K-326团棵期烟株上,Ⅰ-Ⅲ龄若蚜,Ⅳ龄若蚜+无翅成蚜在各叶位间的分布量具有显著差异,且这种差异与烟株上国蚜Myzusnicotianae(Blackman)的密度有关。  相似文献   
180.
蒋天翼  陈志钊  陈曌  郑永利  陈昕  邓云飞 《广西植物》2023,43(10):1814-1827
为澄清映山红亚属(Rhododendron subg. Tsutsusi)内的系统关系问题,该研究选择杜鹃花属映山红亚属37种植物作为对象,其中29种为首次报道,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其叶表皮显微特征。结果表明:(1)气孔器均为无规则型且均在远轴面。(2)根据叶片微形态特征将映山红亚属的种类分为杜鹃型(R. simisii-type)、岭南杜鹃型(R. mariae-type)、皋月杜鹃型(R. indicum-type)、崖壁杜鹃型(R. saxatile-type)及丁香杜鹃型(R. farrerae-type)5种类型。(3)杜鹃型植物的气孔器周边无或具间断的条形突起。(4)岭南杜鹃型植物的气孔器周围有多层条形突起环绕,保卫细胞两极不具T型加厚。(5)皋月杜鹃型植物的叶表皮保卫细胞两极具有T型加厚,与叶状苞亚属(Subg. Therorhodion)叶状苞杜鹃(R. redowskianum)的气孔器特征相似,推测其与叶状苞亚属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6)崖壁杜鹃型植物的叶表皮毛单一,多呈卷曲状,与其他类型有所不同且未见腺体。(7)丁香杜鹃型植物的叶表皮仅有腺体。(8)依据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讨论了一些近缘种类的关系,如倾向于将背绒杜鹃(R. hypoblematosum)和千针叶杜鹃(R. polyraphidoideum)处理为独立的种,支持保留紫薇春(R. naamkwanense var. cryptonerve)作为南昆杜鹃(R. naamkwanense)的变种地位,不支持将腺花杜鹃(R. adenanthum)并入细瘦杜鹃(R. tenue)作异名处理等。该研究结果表明叶表皮显微特征在映山红亚属内物种划分上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