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1篇
  免费   384篇
  国内免费   570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170篇
  2021年   256篇
  2020年   190篇
  2019年   205篇
  2018年   213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258篇
  2014年   310篇
  2013年   299篇
  2012年   361篇
  2011年   318篇
  2010年   220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197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2年   2篇
  1970年   3篇
  196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为分析褪黑素(N-乙酰-5-甲氧基色胺)在植物先天免疫中的功能及调控机理,研究以病原菌丁香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 DC3000,Pst DC3000)—烟草互作系统为模型,检测了病原菌侵染对烟草褪黑素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并探讨了褪黑素对植物叶片病原菌生长以及气孔开度和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的影响以及调控机理。结果表明:(1)Pst DC3000处理提高了烟草褪黑素合成(NtSNAT1)和受体(NtPMTR1)基因表达,且外源褪黑素处理降低了叶片中的病原菌含量。(2)与野生型植物相比,过表达大豆GmSNAT1基因显著提高了转基因烟草中内源褪黑素含量和NtPMTR1的表达,且转基因烟草叶片中的Pst DC3000菌落数显著下降。(3)外源褪黑素和细菌鞭毛蛋白多肽flg22处理诱导了野生型和转基因烟草保卫细胞中ROS产生和气孔关闭,且转基因植物对褪黑素和flg22诱导的气孔关闭和ROS产生比野生型烟草更加敏感。综上所述,研究表明褪黑素可能通过受体NtPMTR1介导的信号途径促进保卫细胞ROS产生,诱导气孔关闭,从而降低病原菌Pst DC3000的入侵。  相似文献   
22.
多数重要的功能基因属于多基因家族,这些家族成员间存在功能冗余,高效的多基因干扰体系对研究多基因家族成员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分子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对pCAMBIA1301载体改造,构建了适用于植物的多基因干扰体系pCAMBIA1301m和pCAMBIA1301s。使用该多基因干扰体系构建了四基因的干扰载体pCAMBIA1301m:35S∷SlPP2C1-2-3-4,4个目标基因为来源于番茄PP2C家族A组的PP2C1PP2C2PP2C3PP2C4,并通过遗传转化导入番茄,用GUS染色和PCR检测转基因阳性植株,再利用RT-qPCR技术检测T1和T2代转基因植株中目标基因的干扰效率,用T2代种子分析转基因番茄对ABA敏感性。结果表明,应用该干扰体系成功获得了四基因干扰的转基因植株35S∷SlPP2C1-2-3-4。在转基因番茄中4个目标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低于野生型,其干扰效率均高于70%,转基因番茄种子萌发具有强烈的ABA不敏感性。多基因干扰体系能高效地同时沉默多个目标基因。  相似文献   
23.
We describe reproductive seasonality of bottlenose dolphins in North Carolina (NC), U.S.A., using strandings data from the entire coast of NC and sighting data from Beaufort, NC and by estimating dates of birth of known females. We found a strong peak of neonate strandings in the spring (April-May), and low levels of neonate strandings in the fall and winter. The distribution of neonate strandings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a uniform distribution ( P < 0.001, K = 3.8). We found a unimodal distribution of 282 sightings of neonates with a diffuse peak in the summer. The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sightings of neonates departed significantly from a uniform distribution (P < 0.001, K = 5.1). Estimated birth dates of neonates from known females occurred in May ( n = 6) and June ( n = 4), with a single fall birth. These methods shed light on bottlenose reproductive patterns and underscore the value of using information from multiple types of data. Clarification of bottlenose dolphin reproductive patterns, such as the seasonality of birth, may enh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this species in the mid-Atlantic region.  相似文献   
24.
纯化酶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单一蛋白带,SDS-PAGE显示一条蛋自带,其亚基分子量为39.8kD。用SephacrylS-200凝胶过滤测得全酶的分子量为79.4kD,该酶由两个相同亚基组成。其表观Km为12mmol/L,Vmax为99.5mg还原糖mg-1proteinh-1。  相似文献   
25.
26.
Miyamoto于1987年将Apolygus China提升为独立的属,但其他作者仍将其作为丽盲蝽属Lygocoris Reuter的一个亚属,作者认为Miyamoto的意见更为合理。本文记述了产于中国的后丽盲蝽属4新种。标本度量单位均为mm。模式标本除注明者外,均保存于面开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27.
高苯丙氨酸血症大鼠脑内单胺类递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3d龄Sprague-Dawley大鼠腹腔注射苯丙氨酸(Phe)诱导高苯丙氨酸血症,荧光法测定大脑皮层及其突触体中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含量;Y型电迷宫法测其学习记忆能力.结果显示:高苯丙氨酸血症大鼠大脑皮层NE、DA及5-HT含量降低38.6%~67.4%,突触体中NE、DA和5-HT含量降低51.9%~70.2%,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提示,苯酮尿症智力障碍可能与大脑皮层及其突触体中某些单胺类递质含量降低相关.  相似文献   
28.
在海拔3700m高原选择50名男性青年的体重、立定跳远、引体向上、仰卧起坐、60m和2000m跑速度6项指标进行高原移居青年体制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通过用百分位法制定各项指标评分标准,以各项指标评分相加作为体质总分,并用各项指标的简单相关系数与多元逐步回归方程的标准化偏回归系数的乘积(贡献率)分配“权重”,建立综合评价总分的计算式:Y=0.05X1+0.16(X4+X6)+0.21(X2+X3+X  相似文献   
29.
欧阳相 《蛇志》1991,3(3):8-9
本文报告尖吻蝮咬伤并心脏受累20例。经中西医结合治愈19例(95%),死亡1例(5%),并对其发病机理及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0.
为探讨温度对干旱、盐胁迫下黄芪属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以黄芪属蒙古黄芪和扁茎黄芪2种种子为研究对象,纯净水处理为对照组,NaCl、PEG处理为实验组,设置4个渗透势水平(0、-0.1、-0.3、-0.5 MPa),置于5种不同的温度(10、15、20、25、30 ℃)下,每日观察并记录两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情况。结果表明:旱盐胁迫下蒙古黄芪和扁茎黄芪种子萌发最适宜的温度分别为25和20 ℃左右;蒙古黄芪耐高温不耐低温,而扁茎黄芪恰恰相反;但25和20 ℃均适宜两种幼苗生长,包括胚根、胚轴和子叶的生长。蒙古黄芪各处理组(除未发芽的种子)的平均发芽时间都比扁茎黄芪长;NaCl胁迫程度的增加使得两种种子的最终发芽率降低,但蒙古黄芪的耐盐性高于扁茎黄芪;随着PEG胁迫程度的增加,二者的发芽均受到抑制,甚至会出现完全不萌发,但扁茎黄芪的耐旱性高于蒙古黄芪;在相同的渗透势时,尤其是-0.5 MPa,PEG比NaCl对两种种子的影响大;交互胁迫作用下,随着渗透势的增加两种幼苗的鲜重、干重以及胚根、胚轴、子叶的长和宽变化较大;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预测发现:温度25 ℃、NaCl渗透势为-0.1 MPa,温度24 ℃、PEG渗透势为-0.04 MPa的处理是蒙古黄芪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达到最优化的组合;而扁茎黄芪最优化的组合则为23 ℃下NaCl渗透势为-0.07 MPa的处理,20 ℃下PEG渗透势为-0.13 MPa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