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4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53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481篇
  2010年   360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01篇
  2004年   592篇
  2003年   293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214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42篇
  1992年   262篇
  1991年   136篇
  1990年   108篇
  1989年   104篇
  1988年   101篇
  1987年   93篇
  1986年   68篇
  1985年   96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10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7年   8篇
  1962年   7篇
  1957年   13篇
  1956年   21篇
  1955年   10篇
  1943年   8篇
  1924年   5篇
  192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海南省库蠓二新种(双翅目:蠓科)(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描述在海南省发现的库蠓二新种:尖峰库蠓和开裂库蠓。  相似文献   
172.
七星瓢虫(Coccmella septimpunctata)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通过咽侧体产生保幼激素的活动调节其生殖作用。为了探索内外因素对咽侧体活动的影响,应用放射化学法及免疫电泳测定了食物、卵巢发育、脑神经肽、保幼激素类似物对卵黄发生期成虫保幼激素生物合成及血淋巴中卵黄原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咽侧体活性受上述各种因子的影响。咽侧体活性与卵黄原蛋白含量及卵母细胞生长密切相关,说明有反馈作用。食物的质与量影响着咽侧体活性的变化。低剂量外源保幼激素类似物处理成虫则可促使咽侧体活性的变化。脑分泌的神经肽(allatotropin)可活化咽侧体。这些结果表明雌瓢虫保幼激素的生产主要是受起源于脑的促咽侧体信号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3.
陕西关中小麦品种更替中性状演变及其发展方向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关中地区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推广种植的主要代表品种及品系为材料,对其分蘖动态、生育期、株高因素、穗部性状、产量、生物学产量、经济系数及冬春性等20个性状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关中地区四十代到九十年代小麦品种性状演变的趋势是:冬、春季分蘖变化不大,冬季分蘖趋向略增;春季分蘖趋向略减;成穗数趋向降低,拨节,抽穗和开花期有趋早倾向,而成熟期和总生育天数无明显变化,株高降低极明显(137.7-85.2cm  相似文献   
174.
Typing of Clostridium perfringens by in vitro amplification of toxin gene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G. DAUBE, B. CHINA, P. SIMON, K. HVALA AND J. MAINIL. 1994. The strains of Clostridium perfringens a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major toxins produced. Classically, this determination involves the seroneutralization of their lethal effect in mice. However, this method requires specific antisera and a large number of mice. In this work, a new typing method wa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amplification of toxin genes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By combination of several pairs of primers, the toxinotype of a Cl. perfringens strain was determined by looking at the pattern of bands on an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 This mixture contained primers amplifying simultaneously a part of α-toxin, α-toxin, β-toxin and enterotoxin genes. In order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oxinotype A and E, the *** l -toxin gene fragment must be amplified in a separate PCR reaction. Moreover, with the primers combination, in most cases, a PCR product corresponding to the α-toxin gene was obtained from direct enrichments of animal intestinal contents.  相似文献   
175.
模拟5000m中度缺氧时,大鼠右室功能显著加强,而左室功能加强不显著;左右心室肌原纤维Ca2+,Mg2+-ATP酶活性下降,肌球蛋白同功酶V2和V3百分含量增加,V1百分含量减少。8000m重度缺氧时,右室功能减弱,但无统计学意义,左室功能减弱有显著性;ATP酶活性和同功酶的变化超过5000m组。此外,右室ATP酶活性与PAP呈反比且有显著性,左室ATP酶活性与CASP虽也呈反比但无显著性;右室同功酶V3百分含量与PAP呈正比,左室同功酶V3百分含量与CASP不呈比例。上述结果表明,因短期突发严重缺氧引起的心肌供氧不足对左心室心肌的直接损伤作用大于右心室心肌。  相似文献   
176.
本文记述了我国南方姬小峰科红眼姬小蜂属Mangocharis一新种,荔枝瘿蚊红眼姬小蜂M.litchiiYang et Luo.该种单个内寄生于严重危害荔枝叶片的荔枝叶瘿蚊Mayetiola sp.幼虫或跨期寄生于该害虫的卵—幼虫期,在自然控制这种害虫上具有重要作用.红眼姬小蜂属在我国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77.
本文记述了中国潜叶蜂族Fenusini 8属14种,其中新种8种:金眼榉潜叶蜂Profenusa chrysichloritasp. nov.、中华拟潜叶蜂Nefusa sinica sp.nov.、短距拟潜叶蜂Nefusa brevis sp.nov.、四川昧潜叶蜂Metallus sichuanensis sp.nov.、王氏昧潜叶蜂Metallus wangi sp.nov.、马氏昧潜叶蜂Metallus mai sp.nov.、大室缅潜叶蜂Birmella discoidalisa sp.nov.、北京舌潜叶蜂Okutanius pekingensis sp.nov.;中国新记录种3种:日本榉潜叶蜂Profenusa hirashima Togashi、榆潜叶蜂Fenusa pusilla(Lepel.)、金露梅小潜叶蜂Fenella monilicornis Thomson。本文所记述各属除缅潜叶蜂属Birmindia Malaise和丝潜叶蜂属Messa Leach以外均为中国新记录属。新种均附有形态特征图,并编制了潜叶蜂族中国已知属检索表和各属中国已知种类或世界种类检索表。模式标本均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178.
本文记述了中国食蚜蝇科Syrphidae、管蚜蝇亚科Eristalinae、管蚜蝇族Eristalini的一新属:艳管蚜蝇属Pseudomeromacrus gen.nov.和新种 刺茎艳管蚜蝇Pseudomeromacrus setipenitus Li,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华南农业大学植保系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79.
用触角电位法研究了大豆蚜、棉蚜和桃蚜对39种挥发性次生化合物的反应,结果如下:1)绿叶气味化合物及其异构体的去极化电压远强于萜烯类;具有6个碳原子的醇类和醛类是最有活性的化合物.2)大豆蚜和棉蚜对醛类和脂类的反应要比对相应的醇类强,这与桃蚜的实验结果刚好相反.3)蚜虫嗅觉系统所显示的活性与刺激化合物的结构有关,醇类和醛类刺激所引起的EAG饱和的要比不饱和的强.4)大豆春迁蚜对萜烯衍生物(醇、醛、脂)的触角电位反应高于棉蚜,而对萜烃化合物的反应刚好相反.5)各种化合物引起的EAG峰形不同;牛儿醇、癸醇和香茅醇刺激所引起的波形回复最慢,而在直链饱和醇中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回复速度减慢.  相似文献   
180.
Eviostachya hoegii Stockmans在中国五通组的首次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描述了Eviostachya hoegii Stockmans的营养部分,通过大量标本的观察,修订了前人有关其生殖部分和解剖部分的描述,并对其生殖部分进行了复原.同意Emberger(1968)的观点,将其归于Eviostachyrales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