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9篇
  免费   285篇
  国内免费   130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210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218篇
  2007年   222篇
  2006年   224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1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961.
将一株分离自木榄根际土壤的菌株F5鉴定为曲霉属环绕组真菌成员,其在形态学特征和ITS序列上与Aspergillus ochraceopetaliformis极为相似。该菌株在改良葡萄糖蛋白胨酵母培养基(GPYM)中28℃下160r/min发酵7d后的产物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利用色谱方法从菌株F5的发酵产物中分离鉴定到2种化合物:(R)-(-)-mellein(Ⅰ)和flavacol(Ⅱ),其中,flavacol对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浓度(MIC)为32mg/L,而melle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均无明显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962.
SeqHunter:序列搜索与分析的生物信息学软件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文武  王源超  窦道龙 《生物信息学》2010,8(4):364-367,377
利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脚本,开发了一个在Windows平台下使用的生物信息学软件包SeqHunter;该软件包以简便的图形界面操作方式,可以实现本地化Blast,序列提取、比对与分析,序列数据库建立和管理等多种常用功能,为基因功能分析与大规模基因组数据挖掘提供了一个实用工具。  相似文献   
963.
菰黑粉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液中植物激素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显微镜下观察孢子形态,并观察单菌落的形态和菌株的微观形态,PCR扩增其ITS-5.8S rDNA序列,测序并在NCBI中进行同源比较,确定其种属。液体培养该菌株,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发酵液中植物激素。结果表明:用菌落形态与孢子形态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的方法,对茭白中分离的一个菌株鉴定为菰黑粉菌,且在其发酵液中检测到植物激素IAA、ABA和GA3,其中IAA含量为0.1306mg/L,ABA含量为0.01367mg/L。  相似文献   
964.
目的:构建人肝癌靶向性CD80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方法:首先,从人基因组DNA中克隆AFP增强子、启动子,利用腺病毒穿梭质粒pShuttle和pShutte-CMV,采用AFP增强子替换CMV启动子,构建含有AFP启动子和增强子的穿梭质粒,命名为pShuttle-AFP。将人CD80基因克隆到pShuttle-AFP的AFP增强子和启动子之后,构建pShuttle-AFP-CD80质粒。再将其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共转化E.coliBJ5183,利用同源重组构建腺病毒质粒pAd-AFP-CD80。以获得的重组子转染AD293细胞后制备重组腺病毒,并对重组的病毒进行鉴定和病毒滴度测定。结果:测序结果与Genebank中公布的AFP启动子、核心增强子和CD80基因序列相符。双酶切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PacI酶切结果与目的结果一致。穿梭质粒pShutte-AFP-CD80和腺病毒质粒pAd-AFP-CD80经酶切和PCR鉴定均获得期望大小的目的片段。结论:成功的构建了人肝癌靶向性pAd-AFP-CD80腺病毒载体,为CD80基因在肝癌靶向性治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65.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2例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疗效及治疗经验.结果:22例患者共植入22枚支架,均获得成功.术后即刻造影狭窄率为(11.2±4.5)%,较术前(79±15)%明显改善.术后残余狭窄程度均小于20%.临床随访无TIA发作或脑卒中再发,DSA随访除1例外均无再狭窄发生.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安全有效,但远期疗效还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66.
目的:通过比较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非RA风湿病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清中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lucose-6-phosphate isomerase,GPI)抗原的阳性率来探讨GPI对RA的诊断意义,并探讨GPI,抗CCP抗体和RF联合应用对RA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0例RA患者、223例非RA风湿病患者和55例健康对照者共388份血清标本进行了检测.GPI抗原和抗CCP抗体采用ELISA方法,RF采用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结果:RA组、非RA风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中的GPI抗原阳性率分别为83.64%,30.04%和20.00%,RA组阳性率显著高于其它组(P<0.01).GPI抗原对RAt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64%和71.58%.GPI和抗CCP抗体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91%和71.22%,GPI和RF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73%和 61.87%,如果三者同时检测,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55%和60.43%.结论:RA患者的血清GPI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GPI抗原时RA具有诊断价值,联合检测GPI、抗CCP抗体和RF可以提高RA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67.
尿激酶介入动脉溶栓治疗26例急性脑梗死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梗死急性期尿激酶介入动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尿激酶早期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26例。溶栓前及溶栓后2 h、30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时观察并发症及疗效。结果:颈内动脉闭塞9例,大脑中动脉主干(M1)段闭塞6例,大脑前动脉闭塞4例,椎基底动脉系统闭塞3例。溶栓治疗后10例获得完全再通,9例部分再通,3例未开通。临床症状完全恢复及明显好转16例,占总病例61.5%。术后NIHSS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并发颅内出血1例。再通后发生再闭塞1例。结论: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可行,但其远期疗效还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68.
目的: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氨茶碱对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凋亡与胀亡的诱导作用。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及尼龙棉柱法分离健康成年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分空白组及氨茶碱组,培养后观察细胞光镜及电镜形态学、FDA/PI荧光染色,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和胀亡细胞比例变化。结果:①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经体外培养,可自然出现典型的细胞凋亡与胀亡形态学改变。②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在氨茶碱诱导作用下,凋亡率有显著增高,但胀亡率相对无显著增高。结论: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存在凋亡与胀亡现象,氨茶碱可诱导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凋亡,但不能有效的诱导健康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胀亡。  相似文献   
969.
hTERT基因组成型过量表达的Vero细胞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组成型过量表达hTERT的Vero细胞系。方法:从质粒pCI-neo-hTERT酶切、分离纯化hTERT cDNA,克隆入phEF/chMAR-hyg载体中,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hEF/chMAR-hyg-hTERT。采用脂质体转染法转染Vero细胞,经潮霉素筛选、克隆分离培养,用RT-PCR检测转染阳性细胞克隆的hTERT mRNA表达丰度,Western blotting验证高丰度表达hTERT mRNA克隆的hTERT表达。用Cedex AS20细胞密度和活力分析系统考察过量表达hTERT Vero细胞在组织培养板中批次培养的生长特性。结果:从phEF/chMAR-hyg-hTERT转染阳性细胞中筛选出hTERT mRNA和蛋白高丰度表达的Vero细胞系(Vero-T1),Vero-T细胞在批次培养中后期的细胞密度和活力均高于野生型Vero细胞。结论:成功建立了hTERT基因组成型过量表达的Vero细胞系,为探索以组成型过量表达hTERT的技术途径改善细胞培养特性、提高病毒疫苗生产工艺水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70.
重金属镉与铜在棕尾别麻蝇体内的积累和排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镉(Cadmium,Cd)和铜(Copper,Cu)在棕尾别麻蝇Boettcherisca peregrina (Diptera:Sarcophagidae)生长发育过程中积累和排泄的动态变化,在室内给棕尾别麻蝇初产幼虫连续饲喂含不同浓度Cd2'或Cu2+的人工饲料,每隔24 h测定幼虫对Cd2+或Cu2+积累和排泄及变态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棕尾别麻蝇幼虫取食含有Cd2+的饲料后,大部分Cd2+积累在体内,少部分通过排泄系统排出.Cd2+在幼虫体内的积累量随着取食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幼虫取食含200 μg/g Cd2+饲料后,体内Cd2+积累量高于取食含100 μg/g、400 μg/g和800 μg/g Cd2+饲料后体内Cd2+积累量,幼虫对Cd2+排泄量亦有相同的规律.Cd2+在幼虫、蛹和刚羽化成虫中的含量依次降低.棕尾别麻蝇幼虫取食含Cu2+的饲料后,其体内Cu2+积累量小于排泄量,而且体内积累量和排泄量随着取食时间的延长而增加,Cu2+积累量和排泄量与取食饲料中的Cu2+浓度均不成正比.在变态过程中,Cu2+也不断被排泄,体内Cu2+含量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