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3篇 |
免费 | 45篇 |
国内免费 | 149篇 |
专业分类
64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21篇 |
2021年 | 23篇 |
2020年 | 32篇 |
2019年 | 38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23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30篇 |
2014年 | 29篇 |
2013年 | 26篇 |
2012年 | 44篇 |
2011年 | 44篇 |
2010年 | 41篇 |
2009年 | 31篇 |
2008年 | 35篇 |
2007年 | 30篇 |
2006年 | 22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19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66年 | 1篇 |
196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51.
用超声驱动方法合成了CdSe/TiO_2复合纳米粒子,并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光(UV-Vis)吸收光谱和荧光(FS)光谱对CdSe/TiO_2复合纳米粒子进行表征。使用CCK-8法测定CdSe/TiO_2对白血病细胞的可见光光催化活性并通过SEM研究HL60细胞的表面超微结构形态。实验结果表明,用CdSe/TiO_2复合纳米粒子处理的组中观察到明显的HL60细胞生长抑制,并且HL60细胞在CdSe掺杂TiO_2复合纳米粒子作用下的PDT效率显著高于TiO_2,表明可以通过CdSe的修饰有效增强TiO_2的可见光光催化活性。此外,CdSe/TiO_2在可见光辐照下在4μg/m L的终值浓度下显示非常高的光动力效率,达76%。荧光光谱分析表明,CdSe/TiO_2复合纳米粒子可能通过分离光生空穴电子对提高此复合纳米粒子的光催化活性,从而提高CdSe/TiO_2对HL60细胞的PDT灭活效率。 相似文献
52.
53.
大花栀子植物挥发物成分测定及其日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大花栀子植物挥发物成分组成及其一天内早、中、晚的差异,采用热脱附气质联用技术对其进行香气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全天从其花朵中共鉴定出62种成分,主要为萜烯类、酯类、醇类物质,且不同时间其成分差异显著,如早、中、晚3个时间段,β-蒎烯相对含量分别为1.93%、1.69%、8.81%,顺式-β-罗勒烯分别为28.22%、4.35%、16.47%。3-蒈烯(3.45%)、异丁子香酚(0.21%)等只在早上检出;月桂烯(0.38%)、伞花烃(2.46%)等只在晚上检出;芳樟醇、金合欢烯等在早上和午间两个时间段相对含量较高,而在晚上却未检测出。从植物VOCs角度结合其日变化动态,为大花栀子园林配置及其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4.
55.
56.
神经钙蛋白δ(neurocalcinδ)作为神经钙敏感蛋白(neuronal calcium sensors,NCSs)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具有分布广泛、结构较保守的特性.早期研究发现,神经钙蛋白δ具有两对EF手结构(EF1,EF2,EF3和EF4).EF1不能结合Ca2+,而EF2、EF3和EF4与Ca2+结合能促使其N端豆蔻酰暴露,进而实现其由细胞质到细胞质膜的转移定位以及与靶蛋白的结合,从而发挥重要效应.本综述根据神经钙蛋白δ的"Ca2+-豆蔻酰基开关"特性,一方面介绍其能与膜鸟苷酸环化酶反应,参与cGMP信号转导,进而影响视觉和嗅觉,甚至血压等生物学活动;另一方面,介绍神经钙蛋白δ通过与S100β、网格蛋白、肌动蛋白、微管等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参与细胞内囊泡运输,从而影响细胞内大分子包装、运输等过程.本文还阐明了神经钙蛋白δ参与精子发生、细胞癌变、肾病发生等过程.由于神经钙蛋白δ对了解某些疾病的发生原理、信号转导过程、细胞内信息调控网络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综述将为研究相关疾病提供新的研究方向与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7.
指环虫病是严重影响鱼类养殖的寄生虫病.为了有效控制指环虫病,实验研究了寄生在金鱼(Carassius auratus)鳃部的中型指环虫(Dactylogyrus intermedius)卵、纤毛幼虫的形态,以及在离体条件下温度对其产卵和孵化的影响.成熟的中型指环虫虫卵大部分为梨形,长30 μm左右,后端有一个卵柄.纤毛幼虫呈圆筒状,两端稍尖,眼点两对;后吸盘具有若干对小锚钩;在前部、中部和尾部分别具有一圈纤毛.实验研究了4℃、10℃、22℃、30℃和35℃条件下中型指环虫的产卵和孵化情况,在4℃条件下,中型指环虫基本不产卵也不孵化;在其他4个温度条件下,产卵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其平均产卵量分别为3.30、4.10、4.13和4.24枚/虫.统计结果显示:在35℃条件下的产卵量明显高于10℃(P<0.05),其他温度条件下的平均产卵量没有显著性差异.中型指环虫的产卵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产卵维持的时间分别为4d、23h、15h和llh.孵化率在22℃时最高,为72.7%,在30℃和35℃的孵化率为50%左右,卡方检验显示:4种温度下的孵化率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温度的升高,孵化速率逐渐加快,而孵化时间和纤毛幼虫的存活时间则缩短,平均孵化时间分别为24d、3d、42h和26h,纤毛幼虫的最长存活时间分别为4d、3d、56h和34h.结果显示,当水温为22℃时,中型指环虫的产卵数量和纤毛幼虫的存活时间都比较高,且孵化率最高,表明该温度条件较适合中型指环虫的种群增长. 相似文献
58.
生物炭配施氮肥对典型黄河故道区土壤理化性质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典型黄河故道区生物炭配施氮肥对耕层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的影响,阐明生物炭配施氮肥后土壤碳氮含量和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可为合理培肥土壤、提升耕地质量、提高冬小麦产量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黄河故道典型区域潮土和中性生物炭为供试材料,连续两年进行田间定位试验,开展不同生物炭用量(0、15、30 t·hm-2)配施氮肥(N 270、330 kg·hm-2)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生物炭施入2年后,土壤广义土壤结构指数(GSSI)增大、土壤三相结构距离指数(STPSD)减小,显著改善了土壤三相比,其中在30 t·hm-2施炭量条件下土壤三相比最接近理想状态;土壤紧实度和容重降低,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增加,田间持水量和透水透气性增大,土壤板结状况得到缓解;>0.25 mm粒径团聚体显著增加(增幅70.6%~94.4%),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增大(增幅24.0%~48.0%),土壤团聚体结构得到改善。施加生物炭可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幅15.8%~67.0%),并可调节土壤C/N,降低氮素释放强度,提高氮肥利用率,显著增加土壤肥力,但未提高土壤pH值,其中10~20 cm土层土壤pH值呈显著下降趋势。在相同施氮条件下,施用生物炭比不施用处理的冬小麦产量2年平均增加9.6%~25.6%,增产效果显著;在相同生物炭施用量下,高氮处理比常规氮处理的冬小麦平均增产2.5%~4.4%,但差异不显著。综上,生物炭配施氮肥能够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从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作物增产效果和投入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推荐在黄河故道区耕作层施入生物炭30 t·hm-2并配施氮肥330 kg·hm-2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59.
基于主因子分析的生态社区评价方法研究——以上海外环以内区域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生态系统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出发,构建了生态社区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主因子分析方法建立了生态社区评价模型;并在遥感与GIS技术支持下,对上海中心城区做了生态社区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空间格局上,社区生态水平差异明显,无论是在社区内部还是社区之间,各主因子分布极不平衡;总体看来,浦西核心区的大部分社区,其规模结构比较合理,服务设施比较完善,然而部分社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急需要改善,部分社区的居住条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而浦东一些社区,尽管生态指数较高,生态环境质量较好,但由于基础配套设施不够健全,规模结构不够均衡,道路交通系统尚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0.
目的: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表达融合蛋白乙型肝炎病毒前C蛋白-小鼠IgG Fc蛋白(HBV precore protein-mouse IgG Fc,HBV pre-c-Fc),并鉴定其免疫原性。方法:目的基因HBV prec-Fc连接到pFastBac1载体,获得的pFastBac1-HBV pre-c-Fc质粒转化DH10Bac感受态,通过Tn7转座子将目的基因转座到Bacmid中,得到Bacmid-HBV pre-c-Fc穿梭载体,脂质体包被后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P1代病毒,重复转染Sf9获得高滴度病毒。收集细胞上清超滤后通过Protein G亲和层析柱纯化得到目的蛋白HBV pre-c-Fc。纯化的蛋白大腿内侧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并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抗体产生量。结果:HBV pre-c-Fc在昆虫细胞中成功表达,纯化后蛋白纯度达90%以上,蛋白产量约为3.03mg/L,纯化蛋白能有效刺激BALB/c小鼠产生特异抗体。结论:成功地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表达了具有免疫原性的HBV pre-c-Fc蛋白,为生产乙肝治疗性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