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388篇 |
免费 | 1301篇 |
国内免费 | 5973篇 |
专业分类
1666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5篇 |
2023年 | 361篇 |
2022年 | 511篇 |
2021年 | 561篇 |
2020年 | 561篇 |
2019年 | 604篇 |
2018年 | 361篇 |
2017年 | 397篇 |
2016年 | 386篇 |
2015年 | 564篇 |
2014年 | 825篇 |
2013年 | 729篇 |
2012年 | 926篇 |
2011年 | 1007篇 |
2010年 | 807篇 |
2009年 | 848篇 |
2008年 | 948篇 |
2007年 | 909篇 |
2006年 | 910篇 |
2005年 | 779篇 |
2004年 | 626篇 |
2003年 | 510篇 |
2002年 | 495篇 |
2001年 | 443篇 |
2000年 | 444篇 |
1999年 | 258篇 |
1998年 | 140篇 |
1997年 | 82篇 |
1996年 | 84篇 |
1995年 | 66篇 |
1994年 | 37篇 |
1993年 | 48篇 |
1992年 | 39篇 |
1991年 | 38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22篇 |
1988年 | 25篇 |
1987年 | 25篇 |
1986年 | 20篇 |
1985年 | 30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13篇 |
1982年 | 18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4篇 |
1976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1950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安徽产石蒜两个居群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了石蒜(Lycoris radinta)两个不同居群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发现野生石蒜在一个植株的不同根尖细胞里,存在两种倍性的细胞,如生于宣城敬亭山的居群既有正常三倍体:2n=33=18st 15T,属于“4A”核型;还有异常二倍体:2n=20 1B=2st 18T 1B,属于“4B”核型;生于芜湖的居群核型为:2n=20 1B=lm 9T 4t 6st 1B和2n=20 1B=1M 9T 10st 1B,属于“3B”和“3C”核型。 相似文献
942.
长叶红砂主要水分参数随季节和生境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压力容积(PV)技术,研究了4种盐分生境下长叶红砂饱和含水量时最大渗透势(Ψssat) 、初始质壁分离时的渗透势(Ψstlp)、初始质壁分离时渗透水相对含量(ROWCtlp)、初始质壁分离时的相对含水量(RWCtlp)、质外体水的相对含量(AWC) 、束缚水与自由水的比值(Va/Vo) ,以及饱和含水量时最大渗透势与初始质壁分离时的渗透势之差(ΔP)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长叶红砂的主要水分参数Ψssat、Ψstlp值为5月>7月>9月,AWC、Va/Vo 和ΔP值表现为5月<7月<9月.说明长叶红砂在季节变化中历经了逆境锻炼,其耐水分亏缺能力随5、7、9月逐渐递增,这与植物的生长发育节律相吻合;与其他荒漠旱生植物相比,长叶红砂的Ψssat和Ψstlp值非常低,具有很强的忍耐高渗压和维持低水势的能力.以3个月份4种不同生境所测水分参数值为基础,运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不同生境长叶红砂耐水分亏缺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得出重盐土>非盐渍土>盐渍土. 相似文献
943.
干旱区尤其沙漠边缘地区的风沙与植被相互作用对塑造地表景观具有重要意义。选择库布齐沙漠南缘的油蒿灌丛地为研究区,开展了植被调查、风沙流观测和表层沉积物粒度采样测试,分析了顺风向植被盖度、风沙流结构与沉积物特征的沿程变化,探讨了风沙-植被相互作用及其对地表景观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风沙流与植被相互作用方式的改变使植物生长状况与地表蚀积模式发生变化,进而导致顺风向景观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自上风向裸地过渡到均匀分布的新生油蒿和油蒿灌丛再至斑块状分布的灌丛沙堆,植被盖度与覆沙厚度先增大后减小,空气动力学粗糙度沿程不断增加且在过渡时其增幅最大,输沙率与沉积物粒度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并在植被盖度与覆沙厚度最大处出现最小值。在沙漠边缘剥蚀高原上,起初适量风沙堆积促进油蒿定植与生长,均匀分布的油蒿灌丛进一步促进沙物质堆积,但当堆积厚度超过油蒿耐沙埋深度时发生退化,灌丛出现斑块状分布且风沙流在丘间地处侵蚀。据此,可理解为剥蚀高原风沙区景观异质性是风沙与植被相互协同与抑制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44.
为科学筛选提升南亚热带人工林生产力的树种配置模式,选择南亚热带8个乡土树种,采用随机区组的试验设计,建立了树种多样性梯度(1、2、4、6个树种)人工新造林试验平台,研究树种多样性及不同功能特性树种混交对人工林早期树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树木生长第5年,树木生长并没有随树种多样性增加而增加;速生树种马尾松和米老排纯林生长量是珍贵树种红椎和格木纯林的2.5~4.5倍;2个树种混交和4个树种混交情况下,针阔树种混交、速生树种与固氮树种混交显著提高树木生长量51.5%~132.8%,而当6个树种混交时,不同树种组配对生长量没有显著影响。不同树种配置模式下土壤氮、磷养分是影响树木早期生长的主要因素。针阔树种混交、速生和固氮树种混交能显著提高南亚热带人工林树木的早期生长。 相似文献
945.
目的:选择不同的分离、纯化步骤并比对分析,筛选出纯化烟草中多酚氧化酶(PPO)的优化组合方案。方法:采用分段盐析、DEAE-SepharoseFastflow和SephadexG-150柱层析纯化PPO,通过测定和比较酶活性筛选最佳条件。结果:确定了最佳盐析浓度(40%)和柱层析条件,SDS-PAGE、FPLC以及动力学常数的检测结果表明,纯化出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42000,Km为1.2mmol/L,得到了纯化91倍的烟草多酚氧化酶Ⅱ。结论:优化方案减少了有机溶剂分级沉淀、阳离子交换层析等步骤,使纯化过程大大缩短。 相似文献
946.
东亚中更新世古人类在头骨、下颌骨、牙齿等解剖部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形态多样性,中期成员代表为直立人,而晚期成员的演化地位具有较大争议。为进一步了解东亚中更新世古人类内部的形态变异特点和为东亚中更新世晚期古人类分类提供依据,本文使用微分同胚的表面匹配(Diffeomorphic Surface Matching, DSM)和形态测量图(Morphometric map)对下颌第二臼齿(M2)釉质-齿质连接面的形状和齿冠侧面釉质厚度分布模式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显示:1)东亚中更新世古人类与晚期人属成员(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存在较明显的形态差别;2)该时段晚期的东亚古人类相对中期直立人在侧面釉质厚度分布规律上具有独特性,并在釉质-齿质连接面的三维形状上与晚期人属成员更加接近。本文在以往对东亚中更新世古人类牙齿内外结构单个性状研究的基础上,使用三维形态测量方法进一步量化了M2釉质-齿质连接面三维形状和侧面釉质厚度分布模式两项重要特征的变异特点,这对未来该时段同类型牙齿的形态鉴定以及解决东亚中更新世晚期古人类的分类地位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47.
为确认浙江省首例疑似人禽流感病例,进行病原学分析,对患者气管吸出物进行核酸RT-PCR、荧光定量RT-PCR检测以及病毒分离,并对患者血清进行HI抗体测定。结果表明:患者气管吸出物H5N1亚型和A型流感病毒特异核酸均呈阳性,分离到禽流感病毒A/Zhejiang/16/06(H5N1)株;双份血清中禽流感病毒(H5N1)HI抗体滴度分别为1:320和1:640,从病原学和血清学上证实为人禽流感病例。分离毒株测序结果显示,A/Zhejiang/16/06(H5N1)株在HA裂解位点为多个碱性氨基酸,符合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特征;该毒株的HA、NA、PB2、NP、M和NS基因序列均为禽源,与2005年我国福建、安徽等地禽流感病毒分离株高度同源,而与越南、泰国以及香港1997年分离到的禽流感病毒株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48.
将含单拷贝Anti-Waxy基因的纯合植株分别作为父本或母本进行正反交,获得两组含双拷贝Anti-Waxy基因的杂交后代,分析了未转基因对照、转基因亲本及两组杂交后代糙米直链淀粉含量以揭示不同Anti-Waxy基因拷贝数对降低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程度的影响.结果显示,2个单拷贝转基因水稻糙米直链淀粉平均含量分别为10.72%和11.13%,比对照分别降低17.98%和14.84%;两组正交和反交杂交后代糙米直链淀粉平均含量分别为8.96%和8.23%,其平均值为8.60%,比2个转基因杂交亲本糙米直链淀粉含量分别降低19.78%和22.73%,比对照降低了34.20%.结果表明,增加转基因水稻基因组中Anti-Waxy基因拷贝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进一步降低稻米直链淀粉含量,通过将独立转化获得同品种转基因植株之间杂交可以成为获得高表达转基因植物的途径. 相似文献
949.
糙皮侧耳生长发育过程中漆酶基因家族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漆酶参与木质素的降解和食用菌的生长发育。为了明晰漆酶基因在糙皮侧耳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本文采用real-time PCR检测了11条漆酶基因及Lacc2的小亚基sspoxa3在糙皮侧耳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表达。其中lacc6和sspoxa3在整个生长发育阶段表达量均较高;lacc12随着原基的分化和子实体的形成大量表达,与成菇过程有关。lacc4,lacc7和lacc11在原基分化期高表达,与原基的分化有关。lacc2,lacc3和lacc8在成熟子实体阶段表达量显著上升,与子实体的分化和成熟有关。 相似文献
950.
对产自湖北武当山的柴黄姜(Dioscorea nipponica subsp.rosthornii Prain et Burkill)的花部特征和访花昆虫种类及访花行为、访花频率和携粉量进行了研究,并对柴黄姜的传粉方式、结实和种子萌发状况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柴黄姜具有虫媒花的典型花部特征,共观测到访花昆虫4目34种,其中传粉昆虫6种,隧蜂属(Halictus sp.)和地蜂属(Andrena sp.)的2种昆虫是柴黄姜的主要传粉昆虫。访花昆虫对雄株的访花高峰时段为11:00至14:00,对雌花没有明显的访花高峰时段。在自然条件下,柴黄姜的座果率为18.86%,结实率为7.12%,种子萌发率为64.76%。在武当山,柴黄姜种群扩展仍以有性繁殖为主,无性繁殖为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