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7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471篇
  122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2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3篇
  1962年   3篇
  1961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12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4篇
  1954年   4篇
  1953年   6篇
  1952年   3篇
  1951年   3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51.
目的:探讨在肥胖、糖尿病过程中大鼠肝脏形态结构的变化.方法: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饮食组,高脂饮食组,高脂饮食+链脲佐菌素组.第0周随机抽取6只大鼠处死后取肝脏进行石蜡包埋,HE染色,制成切片.在饲养过程中选取不同时间点,各组随机处死2只大鼠,取肝脏进行石蜡包埋,HE染色,切片,镜下观察,比较各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肥胖组大鼠肝脏组织中脂肪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大,随肥胖程度的增加而加剧,导致肝发生中、重度脂肪变性.肝细胞肿胀,肝窦间隙变窄,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增多,凋亡细胞增多.糖尿病组大鼠,肝脏组织中脂滴形成,出现大的脂囊.肝细胞出现细胞核固缩,凋亡细胞增多,有炎性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为主,未见巨噬细胞增多.血管壁硬化、玻璃样变性.结论:在肥胖/糖尿病发生、发展过中,大鼠肝脏中有脂肪的异位储存(肝脂肪样变性),并伴随有炎性细胞的浸润.  相似文献   
952.
Seedling albino mutation resistant to low temperature is an adaptability of rice (Oryza sativa L.) to cold. The mutant, a conditional expression controlled by development and temperature, differs from other albino mutants. The chlorophyll content of the mutant was measured using a portable chlorophyll meter, and the ultrastructure of the chloroplast was observed using a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Chlorophyll content was 1.2 SPAD, and the chloroplast did not develop, with only small vesicle-like structures. A segregation analysis of the reciprocal crosses between the albino mutation line with the rice line 9311 demonstrated that the albino trait was controlled by a single recessive gene, which was flanked by SSR markers RM5068 and RM3702 on the short arm of chromosome 8 with a distance of 0.5-1.1 cM and 4.9 cM, respectively. This gene was mapped within a 6 cM interval region and was tentatively referred to as al12.  相似文献   
953.
目的:克隆内皮素1(endothelin 1,ET1)基因、表达ET1融合蛋白,以期诱导机体产生ET1抗体,中和患者体内过量的ET1。方法:根据人ET1的多肽序列合成ET1基因,将其插入到pThioHisA的EcoRI和 SalI位点,重组质粒pThioHisA-ET1进行酶切鉴定及序列测定验证后转化TOP10,IPTG诱导的重组菌经SDS-PAGE检测融合蛋白Thioredoxin-ET1的表达量;表达的融合蛋白用ProBond亲合层析纯化并经HPLC鉴测其纯度;每只小鼠按25、50、100ug/次剂量的Thioredoxin-ET1每两周免疫一次,共4次,最后一次免疫10d后制备抗血清,经Western blot和ELISA检测证明Thioredoxin-ET1融合蛋白具有ET1免疫反应原性。结果:经过质粒酶切鉴定及序列分析表明,构建了正确的融合表达载体pThioHisA-ET1,用1mmol IPTG诱导工程菌,融合蛋白Thioredoxin-ET1的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50%,多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包涵体经洗涤,变性和复性后,用ProBond亲合层析纯化得到了Thioredoxin-ET1融合蛋白,经HPLC鉴测其纯度为90%。制备的抗血清中ET1抗体的效价可达104。结论:应用Thioredoxin-ET1融合蛋白可以诱发机体产生ET1抗体,为研究ET1在患者体内的过量表达及对患者的免疫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54.
基于海拔高度下降气温上升的关系,将模拟的生态系统(含植物和土壤)从高海拔整体移位至低海拔地区,实现自然增温的效果。通过对自然增温条件下土壤环境因子及其相关理化性质的动态监测,结合磷脂脂肪酸分析与宏基因组学方法,测定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与土壤有机碳分解相关基因丰度,探究自然增温对鼎湖山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碳代谢的影响及其微生物学机制。结果表明:(1)增温处理显著改变了0—10 cm土壤温度与湿度:2016—2018年间土壤温度显著上升2.48℃,湿度显著下降23.93%。(2)增温处理下,干季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湿季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降低,其他土壤理化因子无显著变化。(3)增温处理下,干季和湿季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改变,且湿季变化显著。土壤湿度是影响干季和湿季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因子,解释了干季50.2%的变异度与湿季79.2%的变异度。(4)宏基因组结果表示:增温抑制了干季山地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碳代谢基因丰度,增强了湿季山地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碳代谢基因丰度。以上结果表明,增温通过改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以及有机碳代谢相关功能基因的丰度,最终影响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  相似文献   
955.
报道了湖北种子植物分布1新记录科———星叶草科Circaeasteraceae,含1新记录属———星叶草属Circaeaster,1新记录种———星叶草Circaeaster agrestis Maxim。通过查阅标本对星叶草的性状进行了描述并讨论了其形态变异幅度。本文重绘了星叶草的线条图并提供了野外原色图版。  相似文献   
956.
重组毕赤酵母表达工程植酸酶发酵过渡相参数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发酵是一个涉及不同尺度的互相关联的复杂生物系统的过程 ,将重组毕赤酵母表达工程植酸酶过渡相的在线和离线参数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通过对发酵过程的在线细胞代谢生理参数 (OUR)和环境参数 (DO)的变化进行相关分析表明 :甘油和葡萄糖碳源对AOX合成的阻遏强度不同 ,葡萄糖的阻遏性明显强于甘油 ,相对于醇氧化酶启动子 ,葡萄糖为强阻遏性底物。根据甲醇代谢途径关键酶酶活性变化 ,推测出各代谢途径流量分布的变化 ,即甲醇诱导后糖酵解途径和三羧酸循环途径代谢流比例下降 ,而磷酸戊糖途径中代谢流通量上升 ,甲醇完全氧化代谢流成为主要代谢流 ,与过渡相在线参数pH、OUR(CER)和RQ等相关分析的甲醇代谢途径的变化结果一致。此外 ,建立了生产过程在线控制与分析的标准 :当OURCER逐渐增大 ,则可判断甲醇已被利用和启动子已被甲醇成功诱导 ,即工程植酸酶开始启动表达.  相似文献   
957.
β淀粉样肽(Aβ)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内的产生、聚集和沉积是AD的一个固有病理特征,也被普遍认为是AD的重要发病机理之一.β-分泌酶(BACE)对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的裂解是Aβ产生的关键步骤,β-分泌酶抑制剂是AD药物治疗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因此对BACE结构的了解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受体漂白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技术首次在活细胞内研究BACE的二聚化结构.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分别构建了青色荧光蛋白(CFP)和黄色荧光蛋白(YFP)标记的全长BACE(BACE-FL)和BACE活性部分(BACE-NT),应用共聚焦荧光显微镜和受体漂白FRET技术研究了BACE-FL和BACE-NT在细胞中的表达和定位,以及它们在活细胞内的存在形式.实验结果表明:a.BACE-FL在内质网至细胞膜均有表达,主要分布在高尔基体、细胞膜和内体等细胞器中,而BACE-NT则被滞留在内质网里.b.BACE-NT是单体结构,而BACE-FL在活细胞内则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证明,BACE的跨膜序列和C端对BACE的转运和定位具有重要作用,其二聚体结构由这些序列决定,而不由其活性位点决定.  相似文献   
958.
需氧厌氧培养方式对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检出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需氧和厌氧血培养方式的选择对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检出率的影响。方法使用mini VI-TAL自动荧光血培养仪或BacT/Alert 3D培养仪对18684例疑似血流感染患者血液(含骨髓)标本进行需氧和(或)厌氧培养(其中仅做需氧培养935例,仅做厌氧培养16例,需氧和厌氧配对培养17733例,每瓶注入约5 ml血液)。结果18684例血液标本,共分离到甲型副伤寒沙门菌3888例(20.81%)。在17733例需氧和厌氧配对培养中检出3613例,其中仅需氧阳性406例占11.24%(406/3613),仅厌氧阳性405例占11.21%(405/3613),需氧和厌氧培养均阳性者2802例占77.55%(2802/3613),需氧和厌氧均生长的阳性报警时间分别为(22.56±13.22)h和(26.69±15.80)h,仅需氧阳性的报警时间为(32.85±23.33)h,仅厌氧阳性的报警时间为(34.46±18.44)h。结论需氧和厌氧血培养方式获得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阳性率相同,采用需氧和厌氧瓶配对培养可提高阳性检出率,只做厌氧或需氧培养将有11.24%或11.21%阳性病例被漏检。  相似文献   
959.
油田硫酸盐还原菌酸化腐蚀机制及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庄文  初立业  邵宏波 《生态学报》2011,31(2):575-582
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 reducing bacteria,SRB)是一些厌氧产硫化氢的细菌的统称,是以有机物为养料的厌氧菌。它们广泛分布于pH值6-9的土壤、海水、河水、淤泥、地下管道、油气井、港湾及锈层中,它们生存于好气性硫细菌产生的沉积物下,其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0-30℃,可以在高达50-60℃的温度下生存,与腐蚀相关的最主要的是脱硫脱硫弧菌(Desulfovibrio desulfuricans)。 它们是许多腐蚀问题的主因,例如油田系统金属管路的腐蚀等。在海上油田生产中,海水常被注入油井用于进行2次采油。富含硫酸盐的海水能加速油藏中SRB的生长,随之H2S大量产生,引起油田水的酸化,H2S具有毒性和腐蚀性,增加石油和天然气中的硫含量,并可能引起油田堵塞。SRB引起的腐蚀问题是拭待解决的最主要问题。国内外治理该问题的途径主要有物理杀灭、添加化学杀菌剂等方法,但是这些方法成本高,持续效果不显著。近几年来国外学者开始重点关注利用生物竞争排斥技术(Bio-competitive inhibition technology,BCX)控制硫酸盐还原菌的生长代谢的方法,该方法的原理为通过加入特定的药剂,激活油藏中的本源微生物或加入外源微生物,使其与SRB竞争营养源或产生代谢物抑制SRB的生长代谢,进而抑制H2S的产生。GMT-LATA的科学家对在厌氧油气储层和开采系统中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进行了最早的研究,认为该细菌可以抑制硫酸盐还原菌的代谢活动。随后BCX技术已经在国外部分油田得到了应用,国内还没有在海油生产中应用的报道,但是也有学者对该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