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8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92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12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6篇
  1974年   6篇
  1971年   6篇
  1965年   10篇
  1963年   12篇
  1959年   8篇
  1958年   16篇
  1957年   18篇
  1956年   17篇
  1955年   20篇
  1954年   17篇
  1953年   15篇
  194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目的调查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老年患者分离株(MDR-ABA-5077)β-内酰胺酶基因分布情况。方法 MDR-ABA-5077株分离自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2009年7月住院老年患者,采用聚合酶联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21种β-内酰胺酶基因。结果本株MDR-ABA共检出3种β-内酰胺酶基因:TEM、SHV、ADC,其余18种β-内酰胺酶基因未检出。ADC阳性基因测得序列经BLAST比对与已在GenBank登录的ADC型AmpC均不相同,经与GenBank登录的ADC型序列分子进化分析,确认为ADC型β-内酰胺酶新的变异型。结论本株MDR-ABA多种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与产TEM、SHV、ADC等3种β-内酰胺酶相关。  相似文献   
152.
Changes in vegetative growing seasons are dominant indicators of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ecosystems to climate change. Therefore, knowledge of growing seasons over the past decades is essential to predict ecosystem changes. In this study, the long‐term changes in the growing seasons of temperate vegetation over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were examined by analyzing satellite‐measur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and reanalysis temperature during 1982–2008.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ength of the growing season (LOS) increased over the analysis period; however, the role of changes at the start of the growing season (SOS) and at the end of the growing season (EOS) differed depending on the time period. On a hemispheric scale, SOS advanced by 5.2 days in the early period (1982–1999) but advanced by only 0.2 days in the later period (2000–2008). EOS was delayed by 4.3 days in the early period, and it was further delayed by another 2.3 days in the later perio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OS and EOS in the later period was due to less warming during the preseason (January–April) before SOS compared with the magnitude of warming in the preseason (June–September) before EOS. At a regional scale, delayed EOS in later periods was shown. In North America, EOS was delayed by 8.1 days in the early period and delayed by another 1.3 days in the later period. In Europe, the delayed EOS by 8.2 days was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e advanced SOS by 3.2 days in the later period. However, in East Asia, the overall increase in LOS during the early period was weakened in the later period. Admitting regional heterogeneity, changes in hemispheric features suggest that the longer‐lasting vegetation growth in recent decades can be attributed to extended leaf senescence in autumn rather than earlier spring leaf‐out.  相似文献   
153.
如何做合格的“专职”临床药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瑛  冯娟  赵培西  田云  乔逸  文爱东 《生物磁学》2011,(23):4598-4600,4594
在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阶段,结合我国临床药师的发展现况,认为培养专科临床药师切实可行,更利于我们药师和医院的同步发展,并探讨其工作主要任务和目标的六大方面,以及考核标准的六大方面;最终达到临床药师、医师、护师组成和谐团队,真正为患者提供最好的药学服务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4.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处理和ATRA与十四烷酰佛波醇乙酸酯(TPA)序贯处理(ATRA/TPA)对人类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细胞增殖抑制和形态分化的影响。方法:应用10μM ATRA处理6天和10μM ATRA处理3天继以80 nMTPA处理3天这两种方法使SH-SY5Y细胞分化;用倒置光学显微镜动态观察SH-SY5Y细胞形态学变化;并用MTT比色法比较两种分化方法对SH-SY5Y细胞的体外抗增殖作用。结果:ATRA处理和ATRA与TPA序贯处理对SH-SY5Y细胞都有抗增值和诱导细胞分化作用,细胞形态发生明显的变化,分化成神经元表型,前者主要表现为两端带有长突起的纺锤体样细胞形态,而后者主要是由细胞体延伸出多个突起的多边形的细胞。ATRA分化6天的细胞的存活率下降为78.7%±2.0%。当去除ATRA后,继续培养1天的细胞存活率上升为89%±0.2%,而继续培养2天的细胞存活率为86.3%±1.4%;ATRA与TPA序贯分化6天细胞存活率下降为75.9±0.4%。当去除TPA后,继续培养一天的细胞存活率为75.5±0.7%,继续培养2天的细胞存活率为74.9±1.0%。结论:维甲酸(ATRA)处理和ATRA与十四烷酰佛波醇乙酸酯(TPA)序贯处理(ATRA/TPA)均能明显诱导SH-SY5Y细胞分化。这两种分化细胞为神经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优良的体外培养模型细胞,尤其是ATRA与TPA序贯处理能获得分化完全而稳定的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155.
刘晓蕊  张慧琴  员战民  常缨 《生物磁学》2011,(16):3105-3107
目的:比较富士Ⅱ玻璃离子与普通玻璃离子充填材料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患者324颗楔状缺损患牙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富士Ⅱ玻璃离子(实验组)和普通玻璃离子材(对照组)进行修复,观察修复后半年、一年和两年的充填效果。结果:富士Ⅱ玻璃离子和普通玻璃离子充填材料的成功率0.5年分别为98.15%、87.04%;1年分别为93.83%、71.25%;2年分别为89.38%、58.60%,修复后0.5年、1年、2年相比差异均有有显著性,(P〈0.01)。结论:富士Ⅱ玻璃离子充填材料修复楔状缺损效果好,是充填楔状缺损较理想的材料。  相似文献   
156.
目的:研究小茴香挥发油的抗炎、镇痛作用,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蛋清致大鼠足肿胀2种动物模型进行抗炎药效学实验;采用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进行镇痛实验。结果:小茴香挥发油能显著抑制上述各种动物模型的炎症反应及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结论:小茴香挥发油具有抗炎和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57.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的自身免疫疾病,一般认为是由多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中以组织相容性白细胞抗原HLA最为重要,另外作为非HLA的肽基精氨酸脱亚胺酶4(PADI4)也参与了RA的发病。PADI4是一种翻译后修饰酶,可在钙离子存在的情况下将精氨酸残基转化为瓜氨酸残基,瓜氨酸化后的蛋白质往往改变其分子构象,从而导致其生化活性亦发生改变。在不用种族的人群中,PADI4基因多态性与RA的易感性不尽相同。PADI4在RA患者血清中含量明显升高,在机体内产生自身抗PADI4抗体,并且PADI4瓜氨酸化多种蛋白质引起机体自身的免疫反应参与RA的发生与发展。近些年来的其他研究表明PAID4也参与了肿瘤、溃疡性结肠炎、多发性硬化症的发病。尽管针对PADI4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重大进展,但是仍然存在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等待科研工作者进一步的研究和证实。  相似文献   
15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生物量法,以四川种源的普通喜树为对照,对生长季内喜树新品系海喜1号不同冠层枝叶喜树碱产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由于海喜1号枝叶喜树碱含量、生物量均高于普通喜树,其产量更加显著地高于普通喜树;虽然海喜1号幼嫩的上层枝叶喜树碱含量高于中层和下层,但由于生物量偏低,产量明显低于中下层枝叶;虽然基于喜树碱含量较高(即优质为目标时),采收期应确定为6月份,但为了达到持续产量,在6月份可采收上层枝叶,7~10月以适度透光为方法连续采收中下部枝叶,11月份,即生长季末采收冠层下部全部1/3枝叶。  相似文献   
159.
为探讨枸杞新品系NQ-2纯系种植结实率低的原因,采用TTC法、联苯胺—过氧化氢法、花粉—胚珠比、杂交指数和套袋试验等方法,对NQ-2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及繁育系统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Q-2单花花期为3~4 d,花后8 h散粉结束,开花当天花粉活力最高,花粉寿命可持续9 d以上;开花前一天柱头已具可授性,开花第1天柱头可授性最强,开花第3天柱头基本失去可授性;枸杞新品系NQ-2平均花粉-胚珠比8615,OC I=4,结合人工授粉实验结果确定其繁育系统为专性异交。自交不亲和是导致NQ-2纯系种植落花落果结实率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0.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处理和ATRA与十四烷酰佛波醇乙酸酯(TPA)序贯处理(ATRA/TPA)对人类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细胞增殖抑制和形态分化的影响。方法:应用10μM ATRA处理6天和10μM ATRA处理3天继以80 nMTPA处理3天这两种方法使SH-SY5Y细胞分化;用倒置光学显微镜动态观察SH-SY5Y细胞形态学变化;并用MTT比色法比较两种分化方法对SH-SY5Y细胞的体外抗增殖作用。结果:ATRA处理和ATRA与TPA序贯处理对SH-SY5Y细胞都有抗增值和诱导细胞分化作用,细胞形态发生明显的变化,分化成神经元表型,前者主要表现为两端带有长突起的纺锤体样细胞形态,而后者主要是由细胞体延伸出多个突起的多边形的细胞。ATRA分化6天的细胞的存活率下降为78.7%±2.0%。当去除ATRA后,继续培养1天的细胞存活率上升为89%±0.2%,而继续培养2天的细胞存活率为86.3%±1.4%;ATRA与TPA序贯分化6天细胞存活率下降为75.9±0.4%。当去除TPA后,继续培养一天的细胞存活率为75.5±0.7%,继续培养2天的细胞存活率为74.9±1.0%。结论:维甲酸(ATRA)处理和ATRA与十四烷酰佛波醇乙酸酯(TPA)序贯处理(ATRA/TPA)均能明显诱导SH-SY5Y细胞分化。这两种分化细胞为神经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优良的体外培养模型细胞,尤其是ATRA与TPA序贯处理能获得分化完全而稳定的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