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4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4篇
  1972年   2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6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2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粘虫生殖腺在蛹期已经发育完成, 但雌蛾卵粒内卵黄尚未沉积, 需要取食糖类作为补充营养后, 才能发育成熟。羽化时雄蛾已具备成熟的精子。取食后能进行交配活动。 成虫寿命一般约15—20天, 羽化后即进行生殖活动。其中产卵期比较长。雌雄蛾均在夜间一定时间内进行飞翔、取食、交配、产卵等活动。在本试验中观察到粘虫一生最大产卵量接近2000粒, 孵化率超过90%以上。雌蛾经人为地与雌蛾完全隔离后, 能产下不受精卵, 产卵量稍低, 卵粒不孵化。 按照粘虫飞翔与生殖关系看来, 粘虫的飞翔活动在性成熟前表现异常激烈。粘虫的飞翔的特征是:(1)由于粘虫羽化后即进入性活动期, 雌蛾需要与雄蛾交配方能进行正常生殖活动, 雄蛾强烈地追逐雌蛾, 因而粘虫在性成熟时有剧烈的飞翔活动。(2)由于内在的生理周期节律的活动以及外激素或其他方法促使异性互相吸引, 所以雌雄蛾同时、同在一起飞翔, 在交配前或产卵前大规模飞翔。(3)由于粘虫各个虫期无滞育现象发生, 粘虫发育所要求温度变化幅度在5—35℃之间, 所以当粘虫在幼期遭受某些不利因子刺激后, 在成虫期往往引起特殊的反应, 促使成虫进行有利于生存的趋避活动, 发生迁飞现象, 以便达到粘虫为本身或后代选择适宜的生境区域。  相似文献   
22.
福建省吸血蠓种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作者等1957—1958年在福建省三个市,七个县进行吸血蠓种的采集,共采到2属13种和1亚种;其中C.fukienensis为新种、C.peregrinus ssp.lungchiensis为新亚种、C.riethi为国内的新记录。 2.本文对C. fukienensis n. sp.和 C.peregrinus lungchiensis n. ssp.的形态作了描述,同时编成了十四个吸血蠓种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23.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is a plant pathogenic bacterium that causes neoplastic growths, called ‘crown gall’, via the transfer and integration of transferred DNA (T‐DNA) from the bacterium into the plant genome. We characterized an acetosyringone (AS)‐induced tumour‐inducing (Ti) plasmid gene, tzs (trans‐zeatin synthesizing), that is responsible for the synthesis of the plant hormone cytokinin in nopaline‐type A. tumefaciens strains. The loss of Tzs protein expression and trans‐zeatin secretions by the tzs frameshift (tzs‐fs) mutant i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tumorigenesis efficiency on white radish stems and reduced transformation efficiencies on Arabidopsis roots. Complementation of the tzs‐fs mutant with a wild‐type tzs gene restored wild‐type levels of trans‐zeatin secretions and transformation efficiencies. Exogenous application of cytokinin during infection increased the transient transformation efficiency of Arabidopsis roots infected by strains lacking Tzs, which suggests that the lower transformation efficiency resulted from the lack of Agrobacterium‐produced cytokinin. Interestingly, although the tzs‐fs mutant displayed reduced tumorigenesis efficiency on several tested plants, the loss of Tzs enhanced tumorigenesis efficiencies on green pepper and cowpea. These data strongly suggest that Tzs, by synthesizing trans‐zeatin at early stage(s) of the infection process, modulates plant transformation efficiency by A. tumefaciens.  相似文献   
24.
异白蚁亚科的系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异白蚁亚科是鼻白蚁科一个很大的类群,早在1896年Froggatt在缺乏兵蚁的情况下,以产于澳大利亚的一种白蚁成虫建立了异白蚁属Heterotermes,当时发表的新种为H.platycephalus Froggatt.时隔五年于1901年Silvestri又根据1858年Hagen定立的一  相似文献   
25.
我国青海省蚤目新属和新种的记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十年来,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青海省地方病防治所对青海地区的蚤类开始进行了普查的采集,经鉴定发现有部分蚤类标本系新属、新种或新亚种。本文就是这一研究的首报。 青海蚤属Chinghaipsylla新属 在鉴定标本的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一个形态构造上颇为独特的蚤种,经研究以后,认为是一个新属新种,并订定为青海蚤属。  相似文献   
26.
27.
根据1959年在哈尔滨粘虫越冬座谈会上, 提出粘虫迁飞的假说, 同时, 根据气流流场的分析, 黄、渤海海面将是粘虫在早春由南方往东北迁飞过境的一个地区。于1960年, 我们在黄、渤海地区进行了粘虫迁飞的观察。研究人员亲自乘客输在各航线上进行实地观察和捕蛾工作。在全年113航次中就有71航次发现了迁飞的粘虫。有几次出现了大蛾群, 徒手即可大量捕捉。与此同时, 研究人员还访问了沿海居民和委託水产公司的渔输在出海捕鱼中搜捕粘虫。这些工作亦得到了类似的结果。这为粘虫迁飞的假说, 提供了有力的新的证据。 粘虫在海面迁飞动态的观察结果中初步可以看出粘虫在海面迁飞的时期, 数量, 迁飞的昼夜节律以及粘虫迁飞活动与气象状况的多方面关系。迁飞粘虫的外形和生理状况也作了简述。 本文讨论了有关的几个问题:1.海面迁飞粘虫与东北地区发蛾之间的关系:2.粘虫迁飞的途径与方式:3.粘虫迁飞时期和回迁问题:4.其它迁飞昆虫的问题;5.海面粘虫迁飞与渔汛的关系。  相似文献   
28.
29.
中国白蚁分类和区系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我国已知62种白蚁的地理分布作一概括的探讨,选出分布较广,生物学特性较突出的五类白蚁作为地理分布上的指示种类:散白蚁Reticulitermes spp.,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家白蚁 Coptotermes formosanus,木白蚁科 Kalotermitidae中的堆砂白蚁Cryptotermes spp.及白蚁塚白蚁(包括四种:土垅大白蚁 Macrotermes annandalei,云南土白蚁 Odontotermes yunnanensis,黄球白蚁Globitermes audax及大锯白蚁 Microcerotermes burmanicus)作为区划对象,把我国白蚁发生地区划分为五区:1)散白蚁区,2)土白蚁区,3)家白蚁区,4)木白蚁区,5)白蚁塚区。每区的北界比较明显,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就中尤以等积温(日均温≥10℃)线关系最密切,而在亚热带及热带地区与雨量关系尤为重要。每区南界常常相互重迭,形成区系上的复杂性。据各类白蚁到目前为止所知的分布情况而论:散白蚁北界线约与3500℃等积温线相符;土白蚁北界线约位于北纬35°(洛阳)左右;家白蚁北界线与4500℃等积温线或1000毫米等雨线相近似;木白蚁北界线约与6000℃等积温线或亚热带季风雨林区的北界相近似;白蚁塚北界线与热带性季风气候的北界近似,约自海南岛南部起,经南宁西南至云南南部及西南部(北纬25℃以南)一带,该区气候每年有显著的干湿两个季节,热带性景观最为突出。五区内除各有代表性的白蚁的分布外,更列有常见的白蚁种类。又从云南产43种白蚁的垂直分布和平面分布间的温差比值而论,得出在北纬25°昆明高原的垂直分布1公里约与由此而北的平面分布的320-470公里相对称。因此主张将云南境内分布在海拔1000-1900米的18种白蚁同时作为家白蚁区的分布种类。  相似文献   
30.
陈小华  蔡体导 《生理学报》1989,41(5):428-435
本工作用相平面法观察和分析了乙醇、丁醇、己醇和辛醇对豚鼠乳头肌慢动作电位(APA,APD50,APD90,(?)_(max),(?)′_(max))及其所对应的钙电流(I_(max))和钾电流(I′_(max))的影响。结果表明:这四种脂肪醇对钙电流均有抑制作用,而对钾电流的影响,随碳原子数的加大从增强(乙醇)逐渐转化为削弱(已醇,辛醇)。并且碳链越长,产生这些效应所需脂肪醇的浓度越低,这提示醇的作用可能与它们的疏水性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