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2篇
  免费   338篇
  国内免费   1763篇
  4923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180篇
  2021年   165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222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50篇
  2011年   305篇
  2010年   236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288篇
  2007年   267篇
  2006年   221篇
  2005年   227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5篇
  1974年   5篇
  1966年   4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9篇
  195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提取35%VFI组、65%VFI组和自由采食组三个不同营养水平下的绵羊附睾头组织总RNA,应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附睾头中GPx5 mRNA的表达规律,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对附睾头GPx5进行定位分析。结果表明:GPx5 mRNA在附睾头的表达水平由低到高依次为:35%VFI组<65%VFI组<自由采食组;通过细胞免疫荧光分析检测到在附睾头上皮细胞有阳性产物。说明GPx5在不同营养水平下具有表达差异性,低营养水平显著影响了附睾头GPx5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2.
能源问题是现今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伴随着21世纪生物发展的步伐,基于微生物合成生物学、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的研究进展,利用组合基因的无标记基因删除与重组DNA等技术,构建以廉价的可再生生物原料为碳源、高效合成生物乙醇的发酵工程菌已成为研究热点。我们简要总结了以大肠杆菌、啤酒酵母和运动发酵单胞菌为宿主的乙醇代谢工程改造的相关进展。  相似文献   
103.
陈曦  张慧  王宇祥  王守志  程博涵  李辉 《遗传》2012,(10):102-109
为探讨鸡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1(Retinoblastoma1,RB1)多态性对体重性状的影响,文章以东北农业大学高、低脂双向选择品系肉鸡为实验材料,采用MALDI-TOF-MS、PCR-RFLP方法进行基因多态性检测和个体基因型分析,共获得27个SNP位点的基因型数据。采用滑动窗口法构建单倍型,进而利用单位点和单倍型分别与鸡体重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合单位点和单倍型分析结果,确定了RB1基因上4个显著影响1周龄体重的SNP位点,2个显著影响1、3周龄体重的SNP位点。研究结果表明RB1基因是影响鸡早期体重性状的重要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04.
用于高灵敏可视化检测松材线虫的闭管等温扩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种基于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LAMP)的松材线虫高灵敏可视化闭管检测方法。针对松材线虫核糖体DNA的序列保守区域设计LAMP引物,通过优化LAMP体系中的Mg2+、甜菜碱浓度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建立了环介导等温扩增法;并结合蜡封反应管对产物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可直接通过肉眼观察SYBR Green I荧光显色进行判定。结果表明,本方法可检测到低至10拷贝/管的松材线虫核酸片段,可对单条线虫进行检测,并且具有很高的特异性,能区分检测松材线虫与拟松材线虫。由于整个反应恒温进行,无需热循环仪;闭管检测极大地降低了扩增产物交叉污染的风险;检测速度快,整个检测过程只需40 min,为松材线虫的现场快速筛检提供了一种简便、高灵敏、高特异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5.
狭长蝽属(Dimorphopterus Stal)为杆长蝽亚科(Blissinae)中较大的一属。身体常成两侧平行的小杆状,多数尚较粗壮,亦有甚狭长者,体黑,被平伏或半直立毛,翅革片白色而有深色斑,常出现短翅型个体。多生活于禾本科植物上,北方地区为害高粱的“高粱长蝽”即属此类。 本属的概念和范围几经变动:Stal 1872年建立此属时,用身体较狭,触角短于头、胸  相似文献   
106.
日本松干蚧的重要天敌——隐斑瓢虫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斑瓢虫是近年来在杭州地区发现的日本松干蚧的一种重要捕食性天敌。该虫在杭州一年发生四代,其年发生规律基本上和日本松干蚧的生活周期相吻合,而且能在松林中形成比较稳定的群落。根据测定,隐斑瓢虫对日本松干蚧各虫态的捕食能力较强,一头成虫的日平均捕食量为:显露若虫13.33头,雌成虫4.27头,卵囊3.67个(每个卵囊内平均有卵265.5粒),雄蛹28.27只;一头幼虫全期(或2—4龄和3—4龄)分别能捕食显露若虫39.20—105.56头,雌成虫40.80—47.79头,卵囊39.38—41.79个,雄蛹220.50只。它在引进辽宁省沈阳和旅大地区后,不仅仍能正常的捕食日本松干蚧(显露若虫),其成虫和幼虫喂以各种蚜虫均能正常生殖和发育,并且一年可以繁殖三代:冬季,只要在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给予少量的糖水等作补充营养,亦能安全的越冬。据此,作者认为隐斑瓢虫在浙江杭州和辽宁,均具有作为控制日本松干蚧的发生来加以饲养繁殖与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7.
干旱半干旱区不同林型人工林水源涵养能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程唱  贺康宁  俞国峰  柴世秀 《生态学报》2021,41(5):1979-1990
通过引入模糊物元模型优化水源涵养能力估算方法,从而为研究区林分结构调整、水源涵养能力提升提供科学依据。运用欧式贴近度,以青海省大通县塔尔沟小流域6种不同林型人工林云杉×白桦混交林(YB)、云杉×青杨混交林(YQ)、云杉×落叶松混交林(YL)、云杉纯林(Y)、落叶松纯林(L)、青杨纯林(Q)作为研究对象,定量评价其水源涵养能力。结果表明:欧式贴近度大小排序为YB (0.794) > YQ (0.723) > YL (0.655) > Y (0.494) > L (0.416) > Q (0.270),欧式贴近度越大,该林分类型水源涵养能力更强。6种林型中,白桦×青杨混交林水源涵养能力最强,青杨林水源涵养能力最差。  相似文献   
108.
光照和氮磷供应比对木荷生长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静  虞木奎  成向荣  汪成  邹汉鲁 《生态学报》2021,41(6):2140-2150
光照和养分限制是影响林下植物生长和更新的关键影响因素,以亚热带主要常绿树种木荷(Schima superba)实生幼苗为试验对象,研究了不同光照(全光照、遮阴即45%全光照)和N、P供应比例(5,15,45)对幼苗生长和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遮阴不仅严重抑制了木荷各器官和单株生物量积累,更加剧了P限制。尽管N、P添加对木荷生长没有显著促进作用,但N、P供应比例为5时的性状组合更有利于木荷后期生长,但高N、P供应比例可能导致P限制。(2)遮阴下叶N、P含量显著增加,但叶C/N和C/P比显著降低;不同光照处理组中各器官及总N含量均随N、P供应比例增大而显著增加,而C/N比逐渐降低;P的分配格局发生改变,全光照组各器官P含量为茎 > 叶 > 根,遮阴组各器官P含量为根 > 茎 > 叶。(3)随N、P供应比例增加或光照强度降低,木荷均趋向降低根冠比和根质比、增加叶质比或茎质比。(4)木荷生物量与各器官N、P含量、叶质比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C/N和C/P比及根冠比、茎质比、根质比呈极显著正相关。光强和N、P比例变化均显著影响了木荷幼苗的养分利用特征,因而木荷作为伴生树种优化林分环境对其早期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9.
正Musser等(2006)根据在越南东北部谅山省Huu Lien自然保护区(北纬21°40'52″,东经106°20'28″)采集的14号标本描述了新属新种:道氏东京鼠(Tonkinomys daovantieni),隶属于啮齿目(Rodentia)鼠科(Muridae)鼠亚科(Murinae),正模标本(AMNH:275618)现保存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目前该属为单型属。由于发现时间较  相似文献   
110.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癌症之一.然而,就目前现状而言,HCC的治疗效果还很有限.作为一个依赖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的去乙酰化酶, SIRT1(silent mating type information regulation 2 homolog 1 )参与了代谢、应激反应、衰老以及肿瘤的演进等许多重要的生物学进程.临床研究显示,SIRT1在HCC患者中异常高表达,并可预测其不良预后;进一步的研究表明,SIRT1在HCC演进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且作用范围广泛,分子机制复杂.这提示,SIRT1有望成为新的HCC治疗靶点和诊断、预后标志物.本文拟对SIRT1在HCC的演进和预后中的具体作用及其潜在分子机制作一总结,并就SIRT1作为肝癌治疗靶点和诊断、预后标志物的可行性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