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3篇
  免费   345篇
  国内免费   1730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172篇
  2021年   166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305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288篇
  2007年   267篇
  2006年   221篇
  2005年   229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5篇
  1974年   5篇
  1966年   4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9篇
  195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21.
落叶松人工林细根动态与土壤资源有效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39,自引:4,他引:3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树木细根在森林生态系统C和养分循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温带土壤资源有效性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导致细根生物量、根长密度 (Rootlengthdensity, RLD) 和比根长 (Specificrootlength, SRL) 的季节性变化。以 17年生落叶松 (Larixgmelini) 人工林为研究对象, 采用根钻法从 5月到 10月连续取样, 研究了不同土层细根 (直径≤ 2mm) 生物量、RLD和SRL的季节动态, 以及这些根系指标动态与土壤水分、温度和N有效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1) 落叶松细根年平均生物量 (活根 +死根 ) 为 189.1g·m-2 ·a-1, 其中 5 0 %分布在表层 (0~ 10cm), 33%分布在亚表层 (11~ 2 0cm), 17%分布在底层 (2 1~ 30cm) 。活根和死根生物量在 5~ 7月以及 9月较高, 8月和 10月较低。从春季 (5月 ) 到秋季 (10月 ), 随着活细根生物量的减少, 死细根生物量增加 ;2 ) 土壤表层 (0~ 10cm) 具有较高的RLD和SRL, 而底层 (2 1~ 30cm) 最低。春季 (5月 ) 总RLD和SRL最高, 分别为 10 6 2 1.4 5m·m-3 和 14.83m·g-1, 到秋季 (9月 ) 树木生长结束后达到最低值, 分别为 2 198.2 0m·m-3 和 3.77m·g-1;3) 细根生物量、RLD和SRL与土壤水分、温度和有效N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从单因子分析来看, 土壤水分和有效N对细根的影响明显大于温度, 对活根的影响大于死根。由于土壤资源有效性的季节变化, 使得C的地下分配格局发生改变。各土层细根与有效性资源之间的相关性反映了细根功能季节性差异。细根 (生物量、RLD和SRL) 的季节动态 (5 8%~ 73%的变异 ) 主要由土壤资源有效性的季节变化引起。  相似文献   
922.
北方半干旱集雨补灌旱作区节水农业发展模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内蒙古准格尔旗集雨补灌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地处黄土高原北部砒砂岩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之一,集雨补灌是缓解当地干旱缺水的唯一途径.目前该区很多地方雨水收集利用缺乏整体研究,工程规划和生产布局有一定盲目性.在分析准格尔旗示范区生态、经济、社会等条件的基础上,总结出以集雨补灌为中心的旱作增产技术体系,确定了集雨高效种植型、集雨生态畜牧型和庭院集雨经济型3种模式,提出了示范区雨水综合利用需水量标准,并对3种模式在示范区运行3年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23.
重组棉铃虫病毒的外源基因向其他生物的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基因工程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HaSNPV-AaIT)的外源蝎子毒素基因(AaIT)是否会向环境中的植物病原微生物或捕食性天敌转移的实验结果.首先,于实验室内将重组病毒HaSNPV-AaIT与棉花黄萎病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 Lleb.)进行了长达90d的混合培养,在混合培养30d,60d和90d后分别提取棉花黄萎病病菌的基因组DNA,用AaIT基因作探针进行点杂交,结果显示无阳性信号.另外,从多次施用过重组病毒的棉花田中采集了120只龟纹瓢虫和七星瓢虫,利用健康蚜虫饲养3-4d,用碱解液处理瓢虫体表后,从处理液中可以检测到病毒DNA;但瓢虫体表经碱解液和Dnase处理后,从瓢虫体内提取的基因组DNA,用PCR和斑点杂交的方法,都没有检测到AaIT的序列存在.本研究的实验结果说明,基因工程病毒的外源基因向其它生物转移的可能性极低.  相似文献   
924.
真核生物减数分裂重组热点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玲  慕小倩  林煜  李勇冠  程祝宽 《遗传》2005,27(4):641-650
真核生物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组中某些区域会发生较其他区域高的重组频率,这些区域被称作减数分裂重组热点。该现象首先在酵母的研究中发现,重组区域因含有启动重组的特异位点,从而使基因组中呈现出重组不均匀分布的特征。重组热点还在真菌、玉米和人类等真核生物中发现。本文列举了不同真核生物体中具有代表性鉴别重组热点的方法,总结了目前减数分裂重组热点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引起真核生物减数分裂交换活跃的因子和机制,并就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的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25.
代谢工程酵母菌合成紫杉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紫杉烯是紫杉醇生物合成的重要中间体,为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中建立一个生物合成紫杉烯的代谢途径,克隆了酵母的羟甲基戊二酰CoA(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enzyme A,HMG-CoA)还原酶基因和=牛儿基=牛儿基二磷酸(geranylgeranyl diphosphate,GGDP)合酶基因,并构建了其融合表达载体pGBT9/HG;同时构建了包含紫杉烯合酶基因的表达载体pADH/TS;将这两个表达载体共转化酵母细胞,通过GC-MS分析检测工程酵母的代谢产物,结果表明获得的工程酵母能够合成紫杉烯,即在酵母细胞中建立了一个合成紫杉烯的代谢途径。  相似文献   
926.
板蓝根中靛玉红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薄层色谱分析比较了水煎法和渗漉法对板蓝根有效成分--靛玉红的提取效果,并对以前的提取方法做了改进,提高了靛玉红的提取效率。  相似文献   
927.
对生玉米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利用对生基因转育获得的对生与互生自交系及其杂交组合,研究了对生性状对产量性状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的遗传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生玉米同互生玉米一样具有普遍的杂种优势,在产量性状上F1对生株优势互×互组合大于对×对组合和对×互(互×对)组合;对生性状的转育对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有降低效应,而含有对生基因的互生玉米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因此,在对生玉米育种中可以利用含有不同对生基因的互生自交系作亲本来组配杂交组合(互×互),从而获得较高的制种产量和高产的对生杂交种。  相似文献   
928.
以生物构件理论为基础,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技术对西藏栽培白菜型油菜种群构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产量构成指标是由每株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和千粒重组成,随着每株角果数、每角果粒数的增多和千粒重的升高,西藏栽培白菜型油菜的产量会明显增加,它们之间的关联度较大;(2)主茎系统是西藏栽培白菜型油菜植株的基础,它们之间的关联性显示了与其他构件组成间的整合作用;(3)研究的7个环境因子与西藏栽培白菜型油菜种群的生长关系都较密切,其中日照和温度是影响西藏栽培白菜型油菜分布和生长发育相对重要的环境因子,而降水则为相对次要的因子。  相似文献   
929.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llinator and pollination syndromes, and to evaluate the possibility of predicting likely pollinators based on pollination syndromes, the pollination biology of Paphiopedilum dianthum was examined. This species shares a clos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similar habit, and a recognizable syndrome of floral features (including helmet-shaped labellum, big dorsal sepal, and black warts or hairs on petals) with other brood-site deceptive Paphiopedilum species. According to the pollination syndrome concept, P. dianthum would be pollinated by hoverflies and attract pollinators with brood-site deception. Result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is prediction. Paphiopedilum dianthum was mainly pollinated by female hoverflies (Episyrphus balteatus), and these flies were indeed lured by the false brood-site on the orchid flower.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pollination syndrome may be correlated with pollination selective pressure, but not simply with pollinator species, and that accurate prediction requires consideration of all factors influencing floral characters, including habit and evolutionary history.  相似文献   
930.
陈学新  程家安 《昆虫知识》2000,37(4):234-235
我们平常熟悉的居室害虫主要是蚊子、苍蝇、蟑螂、蚂蚁、白蚁、皮蠹、米象等等。但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通过居室装修、购物和其他人类活动 ,各种食品、水果及其他商品和包装材料等进入家庭 ,随之各种昆虫也引入居室 ,使一些不常见的或原来不是居室昆虫的也成了我们居住环境中的害虫。据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昆虫与线虫系 1 998年出版发行的名为《居室内及其周围的害虫》光盘介绍 ,城市居室内的害虫可分为“叮咬害虫”、“食物害虫”(包括在食物周围活动的昆虫 )、“纤维和木材害虫”以及“偶尔入室的害虫”等 4类。按此分类 ,蚊子属第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