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69篇
  免费   4984篇
  国内免费   10119篇
  34072篇
  2024年   616篇
  2023年   769篇
  2022年   1140篇
  2021年   1175篇
  2020年   1108篇
  2019年   1219篇
  2018年   824篇
  2017年   792篇
  2016年   817篇
  2015年   1059篇
  2014年   1574篇
  2013年   1390篇
  2012年   1911篇
  2011年   1913篇
  2010年   1672篇
  2009年   1735篇
  2008年   1896篇
  2007年   1810篇
  2006年   1792篇
  2005年   1434篇
  2004年   1196篇
  2003年   1072篇
  2002年   984篇
  2001年   925篇
  2000年   837篇
  1999年   603篇
  1998年   292篇
  1997年   182篇
  1996年   150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49篇
  1984年   46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58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14篇
  1964年   13篇
  1957年   18篇
  1955年   12篇
  1954年   16篇
  1950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下游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对水资源调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1930、1961、1990、2000、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分析黑河流域下游额济纳三角洲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 2010年,研究区沙漠化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3.4%,其次是草地,占20.8%.1930—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最明显的特征是草地、农田和建设用地增加;各土地类型间转化突出表现为农田和建设用地的转入;土地利用景观破碎度和多样性增加,优势度降低,且具有明显水源依赖性和地域性差异;土地利用变化使景观趋于均匀、多样、破碎.基于其驱动因素及生态环境效应的探讨,针对人-水-生态协调问题,提出“有计划生态移民、限制农田面积、发展集约式精准农业、增加生态用水比例”的建议.  相似文献   
42.
专一识别脱落酸甲酯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专一识别2-顺(S)ABA甲酯的单克隆抗体来源于以ABA分子中的1-COOH为偶联位点合成的免疫原。它与游离态ABA和结合态ABA葡萄糖酯的交叉反应仅分别为1%与3.5%,而与ABA类似物,如2-顺-黄质醛、紫黄质以及ABA的2-反式异构体和(R)-对映体则无交叉反应。利用该抗体建立的高度灵敏和精确的ABAme酶联免疫测定法,其检测线性范围为0.048~1.52pmol。通过ABAmeELISA和GA1+3ELISA分析可知羊蹄叶片衰老与内源GA1+3/ABA比值的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43.
目的:通过同源克隆获得了花生闽花6号的RGA片段,为其抗性的研究及抗性育种提供了参考资料。方法:试验分为两组:其一通过利用抗性基因的NBS保守区所设计的简并引物对花生品种闽花六号进行了RGA片段扩增,其二结合已登录的花生RGA片段序列经过多元比对后设计简并引物进行RGA片段的扩增及序列分析;分析比较两组克隆方法的效果。结果:测序分析表明:前者20条随机测序序列中没有一条与已知RGA片段序列相似;后者20条随机测序序列中有18条为RGA片段序列,其登录号为GenBankEU639668-EU639685。结论:前一种方法克隆扩增RGA基因片段的效率很低,而后一种方法克隆扩增效果更好,这为闽花6号花生的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4.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是一种超灵敏的生化分析技术,已经被广泛运用于细胞、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分子的检测,在生物医学领域表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应用于遗传物质DNA的精准检测,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本文简要叙述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DNA检测中的优势,主要介绍了非标记的DNA-SERS检测应用进展,其中包括本项目组的相关工作。研究表明,非标记DNA-SERS技术有望成为一种快速、准确的临床诊断方式。  相似文献   
45.
将贻贝棘尾虫镜像骈体横断后,再将前后切块的左右半细胞做对折骈接。前半部分切块对折后有67%成为左右镜像对称骈体;有33%形成末端对末端的镜像骈体,最后分开成为一正常虫体和一具有反向口围的单体虫。后半部分切块对折后基本上全部形成左右镜像对称骈体。这一事实可用位置值的添加理论来解释。但也显示出预存的缘棘毛在确定形成左右镜像对称骈体或末端对末端的镜像骈体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6.
在神农架山地不同海拔高度进行领春木(Euptelea pleiospermum)种子萌发实验和萌发后实生幼苗的存活状况研究,模拟气候变化对领春木分布的潜在影响.结果显示:(1)林窗内种子萌发率显著高于林下,林下的幼苗全部死亡;(2)在领春木的分布上限(2090 m)和以上区域种子萌发率高,且幼苗死亡率低,在领春木的分布下限(900 m)和以下区域种子萌发率低,且除620 m阳坡林下以外,幼苗均全部死亡;(3)种源对领春木种子萌发率和幼苗死亡率均无显著影响;(4)冬季播种的种子比春季播种种子萌发率低,萌发后幼苗死亡率高.研究结果表明,珍稀植物领春木具备向高海拔地区迁移的潜能,但向高海拔的迁移扩散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在低海拔区域,领春木幼苗更新受到威胁,但一些小生境可以缓冲气候变暖带来的威胁.  相似文献   
47.
采用11种随机引物对4 条条纹斑竹鲨基因组进行了RAPD检测.结果表明,11种引物在每条个体上扩增的 DNA片段总数在77~84之间,单个随机引物扩增的DNA片段数目由1至11条不等,平均为7.5条 DNA 片段,片段的大小在 300~2 800bp之间.个体之间的相似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48.
具空间扩散的时变种群系统的最优捕获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一类时变种群扩散系统的最优捕获控制的非线性问题,证明了最优捕获控制的存在性,并给出了控制u(t,x)∈Uad为最优的必要条件和最优性组.  相似文献   
49.
人的正常上皮细胞在一般的体外培养情况下很难分化成类似于机体的上皮样结构。为了得到上皮结构进行相关研究,近年来,国外建立了Raft(船式)培养方法。本文在长期从事细胞培养的工作中,摸索出了适合国内一般实验室条件的Raft细胞培养操作方案,模拟体内人皮肤结构的分化层次,以纤维细胞与胶原作为混合基质(作为上皮细胞的滋养物),同时加入一些生长因子、激素和必需的蛋白等成分。将纤维细胞、胶原和添加成分做为基层过夜培养,次日将培养好的上皮细胞种到上面,过夜培养后即为“skin equivalent”(皮肤等价物),将“皮肤等价物”移到一种网状金属架上以使细胞在气-液状态下培养,在这种条件下,培养中的上皮细胞与体内上皮细胞自然生长的状态、环境非常类似,在体外导致上皮细胞分化成清晰可见的层次。此项技术在临床治疗烧伤以及其它皮肤损伤的疾病方面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也为研究皮肤的正常生理功能以及癌症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提供了一种模型。  相似文献   
50.
Polyploidization is a basic feature of plant evolution. Nearly all of the main food, cotton and oil crops are polyploid. When ploidy levels increase, yields double; this phenomenon suggested a new strategy of rice breeding that utilizes wide crosses and polyploidization dual advantages to breed super rice.Because low seed set rates in polyploid rice usually makes it difficult to breed, the selection of Ph-liked gene lines was emphasized. After progenies of indica-japonica were identified and selected, two polyploid lines, PMeS-1 and PMeS-2 with Polyploid Meiosis Stability (PMeS) genes were bred. The procedure included seven steps: selecting parents, crossing or multiple crossing, back-crossing, doubling chromosomes, identifying the polyploid, and choosing plants with high seed set rates that can breed themselves into stable l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MeS were determined by observing meiotic behaviors and by cross-identification of seed sets. PMeS-1 and PMeS-2, (japonica rice), have several characteristics different from other polyploid rice lines, including a higher rate of seed set (more than 65%, increasing to more than 70% in their F1 offspring); and stable meiotic behaviors (pairing with bivalents and quarivalents nearly without over-quarivalent in prophase, nearly without lagging chromosomes in metaphase and without micronuclei in anaphase and telophase). The latter was obviously different from control polyploid line Dure-4X, which displayed abnormal meiotic behaviors including a higher rate of multivalents, univalents and trivalents in prophase, lagging chromosomes in metaphase and micronuclei in anaphase and telophase. There were also three differences of the breeding method between PMeS lines and normal diploid lines: chromosomes doubling, polyploidism identifying and higher seed set testing. The selection of PMeS lines is the first step in polyploid rice breeding; their use will advance the progress of polyploid rice breeding, which will in turn offer a new way to breed super r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