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707篇
  免费   9961篇
  国内免费   38873篇
  2024年   731篇
  2023年   2354篇
  2022年   3974篇
  2021年   4670篇
  2020年   4274篇
  2019年   4950篇
  2018年   3534篇
  2017年   3299篇
  2016年   3655篇
  2015年   5008篇
  2014年   6744篇
  2013年   6098篇
  2012年   8350篇
  2011年   8140篇
  2010年   6415篇
  2009年   6555篇
  2008年   7154篇
  2007年   6691篇
  2006年   6305篇
  2005年   5363篇
  2004年   4247篇
  2003年   3573篇
  2002年   3294篇
  2001年   3073篇
  2000年   2748篇
  1999年   1823篇
  1998年   1016篇
  1997年   682篇
  1996年   550篇
  1995年   457篇
  1994年   378篇
  1993年   315篇
  1992年   335篇
  1991年   315篇
  1990年   270篇
  1989年   241篇
  1988年   237篇
  1987年   183篇
  1986年   188篇
  1985年   181篇
  1984年   151篇
  1983年   115篇
  1982年   167篇
  1981年   94篇
  1980年   30篇
  1979年   39篇
  1978年   31篇
  1957年   45篇
  1954年   37篇
  1950年   4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用液氮骤冻造成大白鼠交感节前神经变性后,通过神经末梢乙酰胆碱含量、胆碱酯酶活性测定以及电刺激交感干时外周反应等研究其再生规律。结果表明冻伤后3周内再生过程进展迅速,神经结构与功能均有相当程度的恢复;3周后再生过程转慢,直至一年时各指标仍远未达到正常。这证明交感节前神经的再生过程不同于中枢及其它外周神经而独具特征。  相似文献   
72.
大麻叶蜂是安徽麻区大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单食性,以幼虫咀食大麻叶片形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仅残留叶柄和主叶脉,致使麻皮产量锐减.据室内饲养及结合田间定点观察,大麻叶蜂在安徽六安每年发生二代,以老熟幼虫于土内结茧越冬.两性或孤雌生殖,幼虫六龄、三龄前食量小,是药剂防治的有利时机,幼虫有趋嫩性和假死性. 室内测定和田间试验表明,喷洒杀螟松、乐果、西维因和敌敌畏1,000倍液,对三龄前幼虫有很好的效果,特别是杀螟松效果更佳,杀虫快速,药效期长,即使对高龄幼虫仍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3.
余山拟异蚖和3种古蚖的精子均为扁圆形,未见顶体,线粒体集中在一侧;核呈环形、边位、中部由膜状体分布其间.领结古蚖的早期精细胞为球形,染色质凝集成团,继而核中裂并沿细胞赤道逐渐围绕成环,染色质呈细沙状,胞间有“桥”相通.核膜一端开始内陷,出现黑点.待发育到中期精细胞,这些黑点逐渐形成奇特的管状核膜陷体;染色质变成短线形,随后排成4—5行.线粒体颗粒状,细胞间仍有“桥”连通.晚期精细胞的染色质凝集成粗带,最后形成光滑质密的核,而多余的核物质,一段一段从精子一端脱离,形成一串孢囊状体夹在精子之间,待精子成熟游离时,这些孢状体分散开来.从观察结果表明拟异蚖精子与古蚖的非常相近.  相似文献   
74.
在鉴定我囱青海省单蚤属(Monopsyllus Kolenati,1857)的跳蚤标本时,除检出别人已记述过的不等单蚤[Monopsyllus anisus(Rotnschild,1907)],新月单蚤(Monopsyllusscaloni Vovchinskaya,1950)和冯氏单蚤(Monopsyllus fengi Liu,Xie et Wang)(新种,待发表)外,尚发现两个在形态上都接近花鼠单蚤[Monopsyllus indages(Rothschild,1908)]的新种。由于两新种阳茎钩突特别,故分别命名为钩状单蚤Monopsyllus hamutus,新种和文状单蚤Monopsyllus forficus,新种。鉴别这三个蚤种的重要特征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75.
鄂中一些被子植物硅化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我国首次在长江北岸,湖北省新洲县发现的新生代晚第三纪大戟科、豆科和樟科的被子植物硅化木。这些硅化木的发现和鉴定,反映了该地区当时较为炎热潮湿的气候环境,并为长江流域新生代的地质、古气候、古地理、古生物群演变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论据。  相似文献   
76.
我国某些常见化石硅藻的环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详细研究了中国海表层沉积物中的常见化石硅藻,结果表明,这些种的分布范围及数量变化随环境的不同而变化。因此,根据柱状样品中这些种类数量的变化,能够推断古气候变化,恢复古地理环境,再现海平面波动历程,进而划分、对比第四系地层。  相似文献   
77.
78.
刺激杏仁基底外侧核对外侧缰核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大鼠外侧缰核(LHN)神经元的单位放电。共记录了110个神经元。其中痛兴奋神经元(LHPE)75个;痛抑制神经元(LHPI)11个;广动力型神经元2个;无反应神经元17个;此外还有5个对躯体与内脏伤害性刺激反应不同的神经元。电刺激杏仁基底外侧核(以下简称杏仁核,AMG)对LHPE和LHPI的自发放电主要产生抑制作用,分别占总数的81.1%和72.7%,并抑制其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对无反应神经元和广动力型神经元无明显影响。AMG内微量注射吗啡能抑制LHPE的伤害性刺激反应,但对其自发放电无明显影响。微量注射纳洛酮则可增加LHPE的自发放电频率,并加强其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注射纳洛酮还可以取消电针对LHPE的伤害性刺激反应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9.
胆碱能神经对人餐后神经降压素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比较了6名健康成人进食、餐前肌注阿托品以及单纯咀嚼食物后的血浆神经降压素样免疫活性物质(NTLI)水平的变化,以探讨胆碱能神经对神经降压素释放的影响。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分别测定NTLI和胰多肽(PP)的含量,以便同时比较两者释放的状态。6人的基础血浆NTLI和PP的水平平均分别为15.7±2.4和16.6±9 7pmol/L。进食后,血浆NTLI和PP水平均显著增高,并呈双相反应。第一个血浆NTLI高峰平均为60.7±13.2pmol/L,出现于餐后的20min。餐后90min,又出现另一个高峰,其平均水平为58.8±8.2pmol/L。在进食前肌注阿托品1mg,餐后的第一个血浆NTLI高峰消失,而第二个高峰仍存在。单纯咀嚼食物后,血浆PP水平明显增高,而对NTLI的释放无刺激作用。本文结果提示,餐后早期的神经降压素释放的调节是由非迷走胆碱能神经参与的,而后期的释放不受胆碱能神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0.
刺激兔迷走神经引起的压抑心室纤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个期前刺激引起急性缺血心脏能终止的心室纤颤。电刺激左侧颈迷走神经外周端可以缩短心室纤颤的持续时间。静脉注射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后,刺激迷走神经对心室纤颤的作用消失。实验表示增加迷走神经的紧张性可能对终止室颤起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