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52篇
  免费   2626篇
  国内免费   12006篇
  33484篇
  2024年   290篇
  2023年   736篇
  2022年   1118篇
  2021年   1157篇
  2020年   1091篇
  2019年   1213篇
  2018年   824篇
  2017年   784篇
  2016年   786篇
  2015年   1048篇
  2014年   1565篇
  2013年   1385篇
  2012年   1901篇
  2011年   1895篇
  2010年   1664篇
  2009年   1722篇
  2008年   1887篇
  2007年   1799篇
  2006年   1787篇
  2005年   1426篇
  2004年   1195篇
  2003年   1069篇
  2002年   985篇
  2001年   925篇
  2000年   838篇
  1999年   603篇
  1998年   293篇
  1997年   181篇
  1996年   150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93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49篇
  1984年   46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58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14篇
  1964年   13篇
  1957年   18篇
  1955年   12篇
  1954年   16篇
  1950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细胞自噬(autophagy)是将细胞内受损、变性或衰老的蛋白质以及细胞器运输到溶酶体内进行消化降解的过程.细胞自噬既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正常生理过程,又是细胞对不良环境的一种防御机制,参与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正常水平的自噬可以保护细胞免受环境刺激的影响,但自噬过度和自噬不足却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在心脏中,心肌细胞自噬对维持心肌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自噬的异常可能导致各种心肌疾病如溶酶体储积症(Danon disease)等.各种心血管刺激如心肌缺血(ischemia)、再灌注(reperfusion)损伤、慢性缺氧(chronic hypoxia)等均可诱导心肌细胞自噬增强.而这些情况下心肌细胞自噬的作用还不清楚:它是否是一种潜在的细胞存活机制还是导致细胞死亡或疾病发生的病理性机制,或者是同时具有两种作用,目前还没有定论.心脏疾病是心肌功能出现异常时产生的各种病理状态的总称.在多种心脏疾病中,均伴随有心肌细胞自噬的改变,且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在心肌肥厚(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中,细胞自噬程度降低而加剧心肌肥厚;在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中,细胞自噬增强可导致心肌细胞自噬性死亡;而在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中,细胞自噬增强可减小梗死面积.但是细胞自噬在心脏疾病中到底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取决于细胞自噬发生的水平及病理状态.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药物与细胞自噬调节之间的联系,且主要集中于抗肿瘤药物及心血管调节药物的研究.另外,有报道维生素类以及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他莫西芬对细胞自噬也具有调节作用.研究心肌细胞自噬与心脏疾病的关系,以及药物对细胞自噬的调节,将有利于从自噬的角度探讨心脏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机制,开发出治疗心脏疾病的药物.  相似文献   
182.
本文旨在探究黄芩川贝母不同比例配伍后对黄芩中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影响及等比配伍后抗肺炎作用.将黄芩川贝母按3∶0、3∶1、3∶2、3∶3、2∶3、1∶3、0∶3比例配伍后,水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含量.选择健康ICR小鼠36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组、LPS组、阳性药组、黄芩组、川贝...  相似文献   
183.
以种子萌发根尖和花药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了取样时间、预处理方法对百日草染色体制片的影响。结果表明:根尖上午8:00~9:00,花药愈伤继代3~5d上午9:00~10:00为最佳取样预处理时间;采用三种药剂预处理活体根尖,以4℃下饱和对二氯苯溶液或0.002mol/L的8-羟基喹啉液预处理8h效果最佳,花药愈伤则以饱和对二氯苯溶液预处理6h效果最佳。本实验的预处理温度是固定的,可克服预处理随季节和时间温度的变化而带来的不稳定性,且百日草花药愈伤染色体观察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84.
安徽发现腹侧颈部白化的几内亚长翼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6年10月24日,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响洪甸水库附近的矿洞中捕捉到1只腹侧颈部白化的雌性几内亚长翼蝠(Miniopterus magnater:Chiroptera,Vespertilionidae),该只白化个体的体重、头体长、前臂长、胫骨长、后足长、尾长、耳长和耳宽分别为14.4g、50.1mm、48.2mm、20.7mm、9.3mm、51.2mm、10.7mm和8.8mm,均在正常个体数据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85.
食用调和油中花生油含量的近红外光谱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等方法建立了食用调和油中花生油含量定量分析的近红外光谱定标模型。采集食用调和油样品在4 000 cm-1~10 000 cm-1范围内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光谱经一阶导数处理后,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样品中花生油含量的定标模型,并用Leave-one-out内部交叉验证法对模型进行验证。模型相关系数为0.99961,校正均方根RMSEC为0.830%。比较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对定标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一阶导数Corr.coeff最好。采用不同的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的定标模型中以偏最小二乘回归法最理想。  相似文献   
186.
川芎HPLC—APCI—MS特征图谱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川芎中药高效液相色谱-大气压化学电离质谱(HPLC-DAD-APCI—MS)特征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采用HPLC-DAD-APCI-MS联用技术,对川芎甲醇提取物中活性成分进行了分离和初步鉴定,并对10批不同来源的川芎样品和1批当归样品进行分析,建立川芎有效部位的特征图谱。本文所建立的色谱方法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良好,采用APCI—MS共计鉴定出川芎甲醇提取物中10种有效成分,酚酸类化合物为:ferulic acid;苯酞类化合物:senkyunolide I、senkyunolide H、senkyunolide A、3-butylphthalide、coniferylferulate、Z-ligustilide、E—butyli—denephthalide;苯酞二聚体类化合物:riligustilide、levistolide A。该方法是川芎药材质量控制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87.
CO1在侧耳属物种快速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侧耳属Pleurotus15个种的15个菌株为材料,根据GenBank上侧耳属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1 gene,CO1)序列信息,设计引物CO332F、CO332R,进行第一轮PCR扩增,结果显示所有菌株都能得到单一条带,根据条带大小,15个菌株可分为4组。随后针对每个种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第二轮PCR扩增,结果显示每个菌株只有在自己特异的引物中出现目的条带。通过两轮扩增,根据扩增条带的大小和有无,即可对15个种进行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188.
为研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在宫颈鳞癌宫旁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51例宫颈鳞癌患者术后宫旁组织不同位点的hr-HPV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应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及单因素分析方法进行统计。hr-HPV在宫旁组织中的表达随着距宫颈距离的增加呈明显的梯度下降趋势(P0.05),在不同临床分期、宫颈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组内表达存在差异(P0.05),当临床分期ⅠB1期、宫颈浸润深度≤1/2以及无淋巴结转移时,hr-HPV在距离宫颈2 cm处主韧带、骶韧带及距离宫颈3 cm处阴道中表达开始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果表明,部分早期宫颈鳞癌患者可选择Ⅱ型改良式根治性子宫切除术,但阴道切除仍推荐3 cm。  相似文献   
189.
普通齿蛉幼虫的游泳行为(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广翅目昆虫幼虫在水中的游泳能力, 以丰富其水生习性的行为学资料, 选取中国特有种普通齿蛉Neoneuromus ignobilis幼虫为研究对象, 通过室内试验对其游泳的姿势、 刺激因素、 不同龄期游泳能力及在外界刺激下的游泳行为进行了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 普通齿蛉幼虫有垂直、 平行、 仰面和侧面等4种游泳姿势, 出现的频率分别为89.08%, 5.49%, 4.40%和0.61%。游泳时身体呈不同程度的“S”形, 利用头部和尾部方向的改变实现虫体的上升、 下沉和游泳姿势的改变。普通齿蛉幼虫利用身体的摆动游泳, 游泳时3对足以固定的姿势靠紧身体。不同龄期的幼虫游泳能力差异很大, 6龄幼虫的游泳能力远强于2龄和末龄幼虫。在游泳时, 普通齿蛉幼虫还具有比较复杂和独特的防御行为, 如其腹部末端会喷射出化学物质。据此认为, 普通齿蛉拥有较强的游泳能力, 有助于其逃生和防御。  相似文献   
190.
Fine root production and turnover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regulating carbon (C) cycling in terrestrial ecosystems. In order to examin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root production and turnover, a field experiment with increased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had been conducted in a semiarid temperate steppe in northern China since April 2005. Experimental warming decreased annual root production, mortality, and mean standing crop by 10.3%, 12.1%, 7.0%, respectively, while root turnover was not affected in 2006 and 2007 by the warming. Annual root production and turnover was 5.9% and 10.3% greater in the elevated than ambient precipitation plots. Changes in root production and mortality in response to increased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could be largely attributed to the changes in gross ecosystem productivity (GEP) and belowground/aboveground C allocation. There were significant interactive effects of warming and increased precipitation on root productivity, mortality, and standing crop. Experimental warming had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three root variables (root production, mortality, standing crop) under ambient and increased precipitation, respectively. Increased precipitation stimulated and suppressed the three root variables in the unwarmed and warmed subplots, respectively. The positive dependence of soil respiration and ecosystem respiration upon root productivity and mortality highlights the important role of root dynamics in ecosystem C cycling. The nonadditive effects of increased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on root productivity, mortality, and standing crop observed in this study are critical for model projections of climate–ecosystem feedbacks.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carbon allocation is a focal point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that results from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s should be treated with caution because of factor interac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