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1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92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5篇
  1993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12篇
  1982年   7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7篇
  1971年   7篇
  1965年   10篇
  1963年   12篇
  1959年   8篇
  1958年   16篇
  1957年   18篇
  1956年   17篇
  1955年   20篇
  1954年   17篇
  1953年   15篇
  194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971.
肠道微生物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基因库”,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其主要通过肠上皮屏障、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及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等途径在肠-骨轴的作用下影响肠道与骨代谢之间的联系。新型的肠道微生物靶向疗法如益生菌、益生元和膳食补充剂已被证明可有效预防骨质流失,但其长期疗效及安全性仍需进一步加强。因此,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就微生物-肠-骨轴在骨质疏松症中的主要作用进行探讨,为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72.
陕西省油松球果小卷蛾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松球果小卷蛾是松类的球果及嫩梢的重要害虫之一。该虫在陕西省乔山、黄龙、秦岭,巴山等林区均有分布,已知寄主植物有油松、马尾松、华山松及白皮松等。其中以油松受害最为严重,被害的当年生球果提早枯落而不能成熟;先年生球果多干缩枯死,无子粒:当年生嫩梢常枯枝秃顶,继而干形弯曲,不能长成通直良材,这样,既严重影响森林更新及造林用种,又严重威胁树木生长发育及木材利用价值。 该虫在陕西省乔山林区年只一代,以蛹越夏过冬。翌年4月中旬为蛾始发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达盛发期。蛾盛飞时刻在傍晚19时30分至20时30分。卵散产,主要产于先年生球果上,间或产于嫩梢及针叶上。卵期14天。幼虫始孵期在5月上旬,中旬达盛孵期,6月上、中旬幼虫始老熟,吐丝下地在枯枝落叶层及杂草丛下结茧化蛹,准备越夏过冬。 该虫发生在海拔1,900米以下的松林内,而在1,900米以上的高寒山地尚未见其踪迹。其发生为害规律是:低海拔重于高海拔,山下部重于山中、上部,纯林重于混交林,疏林重于密林,幼、中龄林重于近、成、过熟林,结实好林分重于结实不好及未结实林分。该虫的发生期是阳坡先于阴坡,低海拔先于高海拔,并与植物物候相关,如幼虫孵化始、盛期,正是油松开花始、盛期,也是进行化学防治的大好时机。 防治措施:营造混交林;改疏林为密林,提高林分郁闭度:人工摘除虫害果,集中处理,杀死幼虫;化学防治,可用25%DDT乳剂或50%可湿性DDT的200—400倍液,于幼虫孵化初、盛期各喷一次,灭虫保果作用显著;飞机洒药防治,以25%DDT乳剂10倍稀释液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73.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系1974年在山东省邹县进行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研究结果。重点是摸索放蜂时间、次数、数量和蜂菌配合的防治效果,同时还探明了玉米的不同播种方式、长势及玉米螟落卵量的不同与放蜂效果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效果明显,卵寄生率一般可达70—90%,防治效果达60—80%。赤眼蜂每次放逢量一般以1万头为宜,寄生率可达80%左右,蜂量再多似无必要。放蜂时间要掌握在卵初期,防治效果可达82.6%,若在卵盛期放蜂,防治效果降低34.8%。放蜂的次数主要根据玉米螟全卵期的长短和赤眼蜂在当时的田间温度下发育一代所需时间而确定,一般放蜂3—4次即可。玉米的长势与赤眼蜂寄生率的关系极为密切,长势好的地块赤眼蜂的寄生率明显高于长势差的地块。以蜂灭卵,以菌扫残(幼虫),蜂菌配合可明显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74.
遵照宪法规定的科学研究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精神,我们先后到浙江、江苏和山东等省部分地区,征求贫下中农和基层植保员、测报员以及技术人员对蚜虫分类工作的意见。他们希望我们作好活标本的记述,编好田间检索表,文字记述要简明扼要;并希望有插图、田间为害图和彩图,绘图要清晰,便于看图认虫。只有这样才适于生产上使用,尤其便于在田间使用。过去,我们把活标本浸在酒精中,又经过一些手续制成玻片标本,然后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记述作分类工作。这些工作是  相似文献   
975.
本文选择美洲(虫非)蠊Periplaneta americana作为材料,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及放射自显影技术,观察DDT中毒(虫非)蠊体内L-酪氨酸脱羧酶的变化,结果表明,DDT具有诱导酪氨酸脱羧酶活性的作用。用加入放线菌素-D及环己亚胺的方法,证明诱导控制在转录水平。还发现,这一诱导作用伴随着血淋巴中cAMP量的增加。根据DDT的诱导效应只在活体内发生,离体情况下不发生这种情况,以及连续的电刺激也可诱导毒素产生等现象,作者等提出DDT的物理诱导假说。  相似文献   
976.
章有为 《昆虫学报》1980,(3):303-304
爪套蜣螂属 Onychothecus Boucomont(1912)是金龟科、蜣螂亚科(Coprinae)中形态颇为特殊的一个属,主要特征为:各足末跗节端部两侧向后延伸呈板状,成为爪的左右护板,此即本属名称之由来。前足腔节由基向端多少逐渐扁阔,端部背面有一适可收藏跗爪部的凹窝。 本属前此仅记述一个种。本文记述一个新种,模式标本保藏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977.
章士美 《昆虫学报》1965,(4):411-419
本文系以某些主要农业害虫的分布资料为依据,来讨论古北、东洋两地区在我国秦岭以东的分界线问题。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着重介绍中外学者对于这条界线摆法的几种不同意见。第二部分将194种农业昆虫在我国秦岭以东的交杂渗透情况,依长城、黄河、淮河、长江、南岭等五条界线,列举它们分布区(或为害区)的南限或北限。第三部分讨论了古北、东洋两地区在豫鄂一带的分界线,提出应摆在淮河以南,即将河南南部的南阳盆地及信阳专区,亦划入东洋区中。第四部分进一步讨论了两地区在江、浙一带的分界线问题,则主张划在长江北岸,比较妥当。  相似文献   
978.
Ⅰ.INTRODUCTIONThe Devonian has been known in China since 1920 through the workof Grabau and C.C.Tien(on brachipods),Y.C.Sun and K.K.Chao(onammonites),Y.C.Sun,Y.S.Chi,C.C.Yu and H.C.Wang(on corals),butthe Upper Devonian stratigraphy of China remains obscure.Grabau first pointed out the fact that the Clymenia fauna originated inthe Boreal Sea and widely distributed in Northern Europe such as SouthernEngland,Western France,Poland,and also the Pyrence,and the Alps.Thiscan be clearly indicated by the fact that the Clymenia fauna is well developed inthe rocks of the Ural geosyncline,and Southern Russia appears to be the onlypossible line of their connection.Thus,the Boreal sea was connected withboth the Caledonian and Uralian Geosynclinès,which laid along the periphery  相似文献   
979.
正国际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IUBMB)的命名委员会(Nomenclature Committee,最初名称为Enzyme Commission)于2018年8月发布消息,在原来六大类酶的基础上再增加易位酶为第七大类酶。国际生化联盟于1961年颁布第一个版本酶的分类和命名法。至1992年共发布了六个版本,收录  相似文献   
980.
甾体药物是仅次于抗生素的全球第二大类药物,具有抗炎、抗过敏、调节内分泌等重要功效。对甾体母核特定位点进行有效的氧化修饰,是引入药效活性的关键。研究表明,P450酶是催化甾体特异性氧化的一类关键酶家族。目前,电子传递效率和催化特异性是限制P450酶催化功能的重要因素,会导致目标甾体产物产量低、副产物积累严重等问题。因此,将围绕提高P450酶的催化效率及特异性方面的研究工作,系统综述工程化P450催化甾体类物质的方法策略和相关研究进展,并对催化甾体化合物的P450酶的设计和优化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为该方面工作的深入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