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34篇 |
免费 | 305篇 |
国内免费 | 798篇 |
专业分类
243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2篇 |
2023年 | 40篇 |
2022年 | 70篇 |
2021年 | 62篇 |
2020年 | 76篇 |
2019年 | 92篇 |
2018年 | 29篇 |
2017年 | 42篇 |
2016年 | 45篇 |
2015年 | 71篇 |
2014年 | 98篇 |
2013年 | 97篇 |
2012年 | 140篇 |
2011年 | 138篇 |
2010年 | 114篇 |
2009年 | 112篇 |
2008年 | 151篇 |
2007年 | 112篇 |
2006年 | 112篇 |
2005年 | 81篇 |
2004年 | 95篇 |
2003年 | 76篇 |
2002年 | 75篇 |
2001年 | 44篇 |
2000年 | 38篇 |
1999年 | 32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12篇 |
1993年 | 9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7篇 |
1985年 | 12篇 |
1982年 | 8篇 |
1979年 | 7篇 |
1978年 | 8篇 |
1977年 | 7篇 |
1971年 | 6篇 |
1965年 | 10篇 |
1963年 | 12篇 |
1959年 | 8篇 |
1958年 | 16篇 |
1957年 | 18篇 |
1956年 | 17篇 |
1955年 | 20篇 |
1954年 | 17篇 |
1953年 | 15篇 |
1949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Tainá CC Monte Rosana Gentile Juberlan Garcia Ester Mota Jeannie N Santos Arnaldo Maldonado Júnior 《Memórias do Instituto Oswaldo Cruz》2014,109(8):1057-1063
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 is the etiologic agent of eosinophilicmeningoencephalitis in humans. Cases have been recorded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including Brazil.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in the biologyand morphology of two different Brazilian haplotypes of A. : ac8 andac9. A significantly larger number of L1 larvae eliminated in the faeces of rodentsat the beginning of the patent period was observed for ac9 haplotype and compared tothe total of L1 larvae eliminate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haplotypes. The ac9 haplotype show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roportion offemale and male specimens (0.6:1), but the same was not observed for ac8 (1.2:1). Themorphometric analysis showed that male and female specimens isolated from ac8haplotype were significantly larger with respect to body length, oesophagus length,spicule length (male) and distance from the anus to the rear end (female) compared tospecimens from ac9. The morphological analysis by light microscopy showed littlevariation in the level of bifurcations at the lateral rays in the right lobe of thecopulatory bursa between the two haplotypes. The biological, morphological andmorphometric variations observed between the two haplotypes agree with the observedvariation at the molecular level using the cytochrome oxidase subunit I marker andreinforce the possible influence of geographical isol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these haplotypes. 相似文献
92.
为探讨栽培环境对大仔买麻藤(Gnetum montanum Markgr.f.megalocarpa Markgr.)叶片营养成分的影响,将采自云南省景东县的大仔买麻藤分别在北京和昆明的温室内培养,对其1年生幼苗叶片的营养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栽培环境对大仔买麻藤叶片的大部分营养成分无显著影响;叶片总淀粉、总糖、黄酮和生物碱含量无显著差异;但在二糖、莰菲醇、部分氨基酸和某些元素含量上有显著差异;并且大部分的元素含量受土壤的影响显著。因此,不同栽培环境对大仔买麻藤叶片营养成分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3.
目的:1.探讨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胶质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2了解不同手术方式对疾病的治疗和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从2011年8月到2012年9月的31例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病理确诊的WHOⅠ级星形细胞瘤2例,WHOⅠ-Ⅱ级的星形细胞瘤的4例,WHOⅡ级的星形细胞瘤12例,WHOⅡ级少突胶质细胞瘤的7例,WHOⅡ-Ⅲ的星形细胞瘤4例,仅有胶质细胞增生的2例。结论:1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低级别胶质瘤应诊断明确,注意鉴别诊断。2早期显微手术治疗控制癫痫症状效果较好。3术后给予抗癫痫药物可预防和较少再发作。4根据手术部位,尽可能的全切肿瘤。 相似文献
94.
95.
一株紫罗兰蓝色素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活性产物的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秦巴山地区微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建立用于活性产物筛选的微生物代谢产物库和菌种资源库,通过数据库平台进行资源共享.[方法]采用不同的分离方法,分离存在于不同生境的微生物类群,通过形态、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手段鉴定菌种,发酵并通过甲醇提取代谢产物.[结果]从本地区土壤样本中分离获得一株产水溶性紫罗兰蓝色素的放线菌Str-4331,在高氏培养基上其气生菌丝为白色,产生水溶性紫罗兰色素,镜检观察孢子丝螺旋形,孢子椭圆形至长圆形,通过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初步确定为链霉菌.利用ClustalX对其16S rRNA进行序列比对,用Neighbor-Joining (NJ)构建系统发育树,并用Bootstraping法对其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菌基因序列与砖红链霉菌(Streptomyces lateritius) LMG 19372基因序列有99%的最高相似性.抑菌试验表明,活性产物具有较强的抗革兰氏阳性细菌活性.色素在水溶液中颜色随着pH的变化而变化.质谱分析显示3个主要化合物,分子量分别为557.68、588.43、485.18 kD,其中分子量为557.68 kD化合物与榴菌素B分子量一致.[结论]根据菌株的16S rRNA序列分析结果,结合菌株的培养特性和生理生化特性,将菌株Str-4331归属为砖红链霉菌(S.lateritius).该菌种首次在本地区分离到,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96.
97.
98.
棉花根际亲和性高效促生细菌的分离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从棉花根际土壤筛选能与棉花凝集素具有亲和作用的高效促生细菌,以选择性培养基从棉花根部初步筛选具有固氮能力、解磷能力及解钾能力的促生细菌,再以异硫氰酸磺(FITC)标记的棉花凝集素为复筛工具,从棉花根际促生细菌中筛选能与棉花凝集素结合的亲和性菌株,分别挑选2株固氮菌、2株解磷细菌和2株解钾细菌作为微生物肥料接种到棉花根部进行盆栽试验.观察其在根部定殖情况.结果是在选择性平板上有20%~30%的菌株具有凝集素染色阳性.盆栽试验显示,接种的6株亲和性菌株能在棉花根部成功定殖,根际细菌数量约是灭活对照的`0倍.通过初步鉴定,固氮菌株N1111为固氮菌属(Azotobacter),N2121属于德克斯氏菌属(Derxia);解磷菌株P2126属于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P1108菌株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解钾菌株K2204和K2116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 相似文献
99.
烧伤病房MRSA医院感染暴发的PFGE分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表型分型和基因分型的方法解析医院感染常见致病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造成医院感染暴发的可能传播途径。本实验对某医院烧伤科、ICU、肿瘤科病房内从患者和环境分离的19株MRSA,进行了1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实验和全基因组稀有位点限制性内切酶酶切脉冲凝胶电泳(PFGE)分析,并聚类分析归纳了菌株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在19株MRSA中有11株属于同一个菌种A型,在这些菌株中,有8株属于相同的克隆亚型A1型,分别来自烧伤科和ICU患者以及烧伤科医生、护士的手。4株属于B型,均分离自同一烧伤病房。这暗示该医院可能存在MRSA(A型)院内感染的暴发,并且存在B型流行的潜在危险。MRSA很有可能通过医护工作人员的手及鼻腔等媒介在患者间传播。因此,加强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观念,利用灵敏、可靠且分辨率强的分型技术加强MRSA感染监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乳酸菌素片结合标准四联疗法对社区消化性溃疡(PU)患者胃电图及肠道菌群的影响,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社区PU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标准四联疗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乳酸菌素片,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H. pylori根除率、治疗效果、再生黏膜组织学成熟度、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胃电图(胃肠电节律紊乱、平均频率)、胃肠激素[胃蛋白原Ⅰ(PGⅠ)、生长抑素(SS)、生长激素释放多肽(Ghrelin)]、肠道菌群(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球菌、革兰阳性杆菌)水平,并于治疗后3个月随访PU复发率。 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31%)、H. pylori根除率(87.50%)及再生黏膜组织学成熟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乳酸菌素片结合标准四联疗法治疗社区PU患者的疗效确切,可有效调控患者胃肠激素,提高H. pylori根除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