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9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9年   3篇
  1968年   4篇
  1967年   2篇
  1966年   6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91.
为了进一步探讨耳声发射的产生机制,需要研究不同类型刺激诱发的耳声发射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研究短声与短纯音诱发的耳声发射,用广义时频分析方法中的锥形核分布分别计算了它们的时频分布,从其时频分布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具有不同中心频率的短纯音刺激诱发耳声发射的时频分布的迭加与短声刺激诱发的耳声发射的时频分布具有相似性,两者时频分布中的主要频率成分数目、潜伏期和持续时间完全相同,它们高度的相  相似文献   
692.
吕梁山严村低中山区植物群落演替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一次性同时调查的方法获得数据,用数量分类(TWINSPAN)和排序(DCA)研究严村低中山植物群落演替。在黄土弃耕地上群落的演替顺序为:苦苣+狗尾草群落(Comm.Ixeris chinensis ssp.versicolor+Setaria viridis)→蒿类群落(Comm.Artemisia spp.)→野艾蒿+披碱草群落(Comm.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  相似文献   
693.
Role of epithelial nitric oxide in airway viral infectio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airway mucosal epithelium is the first site of virus contact with the host, and the main site of infection and inflammation. Nitric oxide (NO) produced by the airway epithelium is vital to antiviral inflammatory and immune defense in the lung. Multiple mechanisms function coordinately to support high-level basal NO synthesis in healthy airway epithelium and further induction of NO synthesis in the infected airway of normal hosts. Hosts deficient in NO synthesis, such as those patients with cystic fibrosis, have impaired antiviral defense and may benefit from therapies to augment NO levels in the airways.  相似文献   
694.
逆境对大豆脱落纤维素酶基因时间表达模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灵敏度较高的RT—PCR检测培养4周的大豆幼苗的5个不同组织:嫩叶、老叶、茎、离层和根,测得脱落纤维素酶基因的表达量互不相同,离层中表达量最高,茎中表达量最低。选取表达量最高的离层作为逆境处理材料,分别用高温(46C)、干旱、盐(200mmol/L NaCl)处理不同时间后,检测脱落纤维素酶基因的时间表达模式。结果表明:3种逆境条件下,脱落纤维素酶基因的时间表达模式各不相同,但总的来说,高温能抑制脱落纤维素酶基因的表达,干旱和盐都能促进脱落纤维素酶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695.
采用L8(27)正交试验设计,在盆形嗅觉仪中测定了有翅桃蚜对30种芳香植物材料的选择行为反应。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有翅桃蚜对山奈、祈白芷和广陈皮3种芳香植物材料的反应指数最大,分别为0.6368、0.5198和0.5058。单一材料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山奈、广陈皮和祈白芷对有翅桃蚜的驱避率分别达62.04%、56.79%和40.75%,明显优于过去报道的蚜虫驱避活性化合物水杨酸甲酯。  相似文献   
696.
ICU患者深部真菌感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院内ICU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和病原学特点。方法在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期间,对217例ICU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2年期间ICU共分离出29株真菌,以白色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为主,其发生与2种以上广谱抗生素联合运用,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导尿管、气管插管和深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有关。结论警惕上述ICU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对临床防治深部真菌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97.
为从分子水平上探究西藏牦牛类群的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本研究测定了日多牦牛、类乌齐牦牛、丁青牦牛、错那牦牛、隆子牦牛、仲巴牦牛、聂荣牦牛、申札牦牛等8 个西藏牦牛类群共328 头牦牛mtDNAD-loop区序列,分析其多态性,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本次测定的西藏牦牛mtDNA D-loop 区序列长度为 887 - 895 bp,共检测到135 个变异位点,其中单态突变位点52 个,简约信息位点83 个。在328 个个体中共检测出91 种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d)、平均核苷酸多样性(π)分别为0. 884、0.010 27,显示西藏牦牛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8 个类群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11;日多牦牛与错那牦牛间遗传距离最小(0. 006);类乌 齐牦牛与隆子牦牛间遗传距离最大(0.015)。系统进化分析显示西藏牦牛可分为两大类,错那牦牛是较纯的牦牛类群,其它牦牛类群在进化过程中出现相互交流的情况。  相似文献   
698.
以秦岭20年生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人工林为研究对象, 对其不同季节细根、茎(干)和针叶中的碳(C)、氮(N)、磷(P)含量以及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根、茎和叶中C含量在生长季节内呈先升高再降低而后又升高的变化趋势, 3种器官C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茎>针叶>细根; N含量呈波动式变化; 针叶和细根中P含量均呈“降低→升高→降低→相对稳定”的变化趋势, 茎中P含量则呈先降低后升高又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 N和P含量均依次为针叶>细根>茎。在华北落叶松整个生长季(5–10月), 细根和针叶中均为全N含量变异性最大, 茎中则为P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 3种器官中C含量的变异性均最小。华北落叶松3种器官中C:N和C:P的季节变化趋势与各器官N、P含量的变化规律相反。N:P值在茎中最高, 在细根中最低。整个生长季中C:N的变异系数从小到大依次为细根<茎<针叶, 而C:P和N:P的变异系数从小到大的排序均为细根<针叶<茎。生长季节与不同器官对华北落叶松C、N、P含量及其计量比影响的交叉分析显示, C、N和P含量及C:N的变异主要受不同器官的影响, C:P和N:P的变异则主要受不同器官和生长季节的交互作用影响。细根C:N:P质量比(369:7:1)与针叶(309:10:1)相近。细根C、N和P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相对稳定, 不受生长季节的影响, 可用于生态系统问题的分析。  相似文献   
699.
八肋游仆虫两类释放因子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八肋游仆虫中克隆到两类释放因子基因Eo-eRFI和Eo-eRF3。在Eo-eRF3基因的阅读框中有3个通用的终止密码子UGA,在此编码半胱氨酸。为了研究两类释放因子的相互作用,用PCR的方法对3个位点进行了定点突变,将UGA突变为通用的编码半胱氨酸的密码子UGU。突变结果经测序确认后,在大肠杆菌中获得全长Eo-eRF3的正确表达。在此基础上,构建酵母双杂交重组质粒,用该系统检测了游仆虫两类释放因子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两类释放因子在生物体内形成复合体,从而在较原始的真核生物中,证实了两类释放因子的相互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700.
靶向毒素DT-VEGF的构建、表达与活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的快速生长依赖于新生血管的形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血管发生和形成过程中的主要介质,其特异性受体在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的表达率存在数个数量级的差异,因此可以将毒素分子转运至增生的肿瘤上皮组织中抑制肿瘤血管增生,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将白喉毒素的前389个氨基酸基因片段与VEGF165通过一短肽相连构建为融合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获得纯化蛋白。实验证实该融合蛋白对血管内皮细胞有特异性杀伤作用,并研究了其对鸡胚尿囊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