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4篇
  免费   508篇
  国内免费   2205篇
  6047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197篇
  2021年   221篇
  2020年   207篇
  2019年   242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173篇
  2015年   208篇
  2014年   265篇
  2013年   247篇
  2012年   336篇
  2011年   340篇
  2010年   314篇
  2009年   314篇
  2008年   376篇
  2007年   335篇
  2006年   312篇
  2005年   329篇
  2004年   238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74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黄河三角洲植物群落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双向指示种分析和去趋势典范对应分析的方法,对典型河口滨海湿地黄河三角洲植物群落类型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植物群落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34个样方可划分为7个群系,即刺槐群落(Form. Robinia pseucdoacacia)、荻群落(Form. Miscanthus saccharifleus)、翅碱蓬群落(Form. Suaeda heteroptera)、獐毛群落(Form. Aeluropus sinensis)、芦苇群落(Form. Phragmites communis)、柽柳群落(Form. Tamarix chinensis)和白茅群落(Form. Imperata cylindrica)。群落类型的划分主要反映了微地貌所决定的地下水埋深及土壤盐分含量的变化。在影响植物群落分布格局的因素中,环境因子解释的部分占45.2%,空间因子解释的部分占11.8%,空间因子和环境因子交互作用解释的部分占2.23%,空间因子和环境因子未能解释的部分占40.8%,这部分主要反映了群落自身互作及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2.
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对西双版纳热带森林群落演替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哲  王邵军  李霁航  曹润  陈闽昆  李少辉 《生态学报》2019,39(17):6257-6263
土壤易氧化有机碳(Readily oxidizable carbon,ROC)作为土壤中易被氧化且活性较高的有机碳,能够敏感反映群落植被环境与土壤环境的早期变化。为探明土壤ROC时空变化对热带森林次生演替的响应,以西双版纳热带森林不同次生演替阶段(白背桐群落、野芭蕉群落与崖豆藤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锰酸钾氧化法测定并分析土壤ROC时空动态特征,探究这些变化与土壤微生物量碳及理化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次生演替阶段热带森林土壤ROC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大小顺序为:野芭蕉群落(11.38 mg/g) > 崖豆藤群落(10.5 mg/g) > 白背桐群落(9.72 mg/g);(2)不同次生演替阶段热带森林土壤ROC含量的月份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表现为6月显著高于12月,且各月份间差异显著;(3)不同次生演替阶段热带森林土壤ROC含量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递减,且不同土层间差异显著;(4)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全氮、水解氮和铵态氮显著影响土壤ROC含量的时空变化,而pH值与土壤ROC显著负相关。因此,土壤ROC对西双版纳热带森林群落演替具有敏感的响应,土壤总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全氮、水解氮、铵态氮及pH是土壤ROC时空变化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103.
砂仁叶片光破坏的防御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报告了生长于热带林窗向阳处砂仁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及阻止卷叶和用二硫苏糖醇(DTT)处理对它的影响.受强光照射,砂仁叶片迅速卷起.在雾天上午光强还相当弱(低于100μmol m-2s-1)时,砂仁叶片就发生光抑制,中午最重,下午当光强减弱时,光抑制逐渐得到缓解.其热耗散(qN、NPQ)随光强的升高而增加,且下午仍在缓慢增加.阻止卷叶使强光下砂仁叶片光抑制加剧,F0、NPQ升高.DTT处理也使光抑制加剧,F0升高,且使PSⅡ反应中心发生可逆失活.夜间2300各处理的荧光参数基本恢复.卷叶、叶黄素循环和PSⅡ可逆失活3种保护机制在同种植物中依次启动的现象尚属少见.  相似文献   
104.
利用来源南海深海的微生物酯酶EST12-7不对称水解反应拆分制备(R)-2-氯丙酸乙酯。并探寻了温度、pH、底物浓度、有机溶剂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酯酶EST12-7催化制备(R)-2-氯丙酸乙酯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海微生物酯酶EST12-7催化制备(R)-2-氯丙酸乙酯的最佳反应条件为:13.8 μg/ml酯酶EST12-7,50 mmol/L(±)-2-氯丙酸乙酯,2%正癸醇,pH8.5,30℃,0.05mol/L Tris-HCl,反应60 min。在最佳反应条件下,(±)-2-氯丙酸乙酯的转化率可达49%,所制备的(R)-2-氯丙酸乙酯的光学纯度为98%。通过对酯酶EST12-7拆分制备(R)-2-氯丙酸甲酯和(R)-2-氯丙酸乙酯进行比较,2-氯丙酸酯中的链长对酯酶EST12-7拆分反应有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5.
发酵甜高粱计耐高浓度酒精酵母菌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负染色计数法从非自然诱变菌株中成功地选育一株以C4植物甜高粱汁做基质发酵生产液体生物燃料(酒精)的酵母菌株,产酒率最高达12.80%(V/V)。  相似文献   
106.
细胞外组蛋白在脓毒症、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肺损伤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但由于缺乏合适的标准品,至今无法对患者体内的胞外组蛋白进行精确定量,导致在多种感染性疾病中无法根据血清组蛋白含量对疾病进行精确分级,也无法据此合理用药。同时,对患者体内胞外组蛋白精确定量也有助于确定细胞毒性机制研究的使用剂量。本研究用大肠杆菌表达单体变性组蛋白H3和H4,亲和纯化后用梯度稀释和透析方法,可以得到复性的组蛋白单体H3、H4以及H3/H4复合物。通过对蛋白质在纯化过程中稳定性的比较,发现H3/H4复合物较单体更为稳定。 以该复合物(50 μg/mL)处理HUVEC细胞,细胞存活率约为20%,与小牛胸腺组蛋白(200 μg/mL)的毒性类似。 该复合物引起的细胞毒性可被人血清白蛋白以浓度依赖的形式(0.625~10 mg/mL)缓解,提示其构象基本正确。 因此,重组组蛋白H3/H4复合物可以作为精确定量组蛋白的标准品,对基于组蛋白含量的疾病分级和组蛋白毒性机制的研究均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7.
该研究选用2个抗旱能力相似但旱后恢复能力存在显著差异的玉米品种‘P3’和‘郑单958’为材料,采用盆栽称重控水法在苗期进行干旱及复水处理,通过测定其生长、水分状况、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叶绿素含量在干旱及复水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探讨干旱及复水过程中生理生化响应与旱后恢复能力的关系。结果发现:(1)抗旱性相同的2个玉米品种在干旱复水后的生长恢复能力表现为‘P3’显著强于‘郑单958’。(2)干旱胁迫后,‘郑单958’和‘P3’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差异不显著,但‘P3’能维持较高的叶水势、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叶绿素含量。(3)经干旱胁迫复水后,‘P3’的净光合速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和气孔导度恢复速度快于‘郑单958’,说明‘P3’光合损失恢复能力高于‘郑单958’。研究表明,玉米品种‘P3’的旱后复水生长恢复能力较强,因‘P3’在干旱胁迫下能维持较高的Fv/Fm值和叶绿素含量,光系统的损伤较轻,而且复水后也能较快的恢复;在干旱过程中减轻干旱胁迫对植物光合系统的伤害是旱后复水快速恢复生长的基础,而在复水后快速修复光系统损失能够加快植物复水的恢复速度。  相似文献   
108.
通过样地调查和土壤样品采集分析的方法,测定了山杨、油松和辽东栎3种人工林林下植被(灌木、草本)的活地被的生物量以及地表凋落物的生物量和土壤养分的总概况,并探讨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活地被生物量表现为油松2.354 7 t·hm~(-2)山杨2.078 5 t·hm~(-2)辽东栎1.137 3 t·hm~(-2),地表凋落物生物量山杨4.797 5 t·hm~(-2)辽东栎2.139 9 t·hm~(-2)油松0.525 0 t·hm~(-2);林下土壤分级指标结果:有机质、全磷均呈现4~5级标准,全氮为1~3级标准;林下土壤养分含量分析比较结果:有机质含量为山杨辽东栎油松,而全氮和全磷为山杨油松辽东栎;同时分析了土壤全量养分与各林分下活地被生物量、凋落物层生物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3种人工林的3种全量养分与活地被生物量、凋落物生物量均呈现极显著相关(P0.01),同时3种林分的土壤全量养分间相关性显著(P0.05),表现出良好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09.
许多肿瘤细胞表面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都存在过表达现象。考察了牛痘病毒生长因子(VGF)中的EGFR结合域(S3)与人的肝素样表皮生长因子(HB-EGF)来源的肝素结合域(命名为HE)重组后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通过重组表达带有靶向和穿膜结构域的EGFP-S3-HE和EGFP-S3-HE-TATm两种融合蛋白与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的共孵育实验来研究其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靶向吸附和穿膜效应。进一步将S3-HE-TATm靶向穿膜序列与苦瓜来源的核糖体失活蛋白MAP30融合,可显著提高MAP30对肿瘤细胞的抑杀作用,但这种抑杀作用却对正常细胞仍保持在较低水平。由此表明S3-HE-TATm是一种新型优异的肿瘤细胞靶向药物运输载体,可用于肿瘤治疗的进一步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110.
人抑胃肽的研究:合成和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抑胃肽的研究:合成和性质崔大敷,崔恒苒,徐明华,曹蕙婷,朱尚权(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200031)陈可靖,邓华云(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032)关键词人抑胃肽,合成,生物活性抑胃肽(简称GIP)最早由Brown等’”从猪小肠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