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3篇
  免费   521篇
  国内免费   2206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198篇
  2021年   235篇
  2020年   219篇
  2019年   251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182篇
  2015年   217篇
  2014年   270篇
  2013年   257篇
  2012年   355篇
  2011年   335篇
  2010年   311篇
  2009年   317篇
  2008年   383篇
  2007年   325篇
  2006年   317篇
  2005年   334篇
  2004年   248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84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81.
以宁夏枸杞主栽品种'宁杞1号'的雄性不育株和可育株为研究材料,通过测定它们枝条生长速率,花粉不同发育时期花蕾和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以及硝酸还原酶活性,比较不育株与可育株在发育进程中物质代谢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枸杞花粉发育进程中,不育株枝条生长速率快,花蕾和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高,而脯氨酸严重缺乏,可溶性糖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低,且各个发育阶段不育株和可育株均存在明显差异.可见,'宁杞1号'不育株物质代谢水平低,缺乏生理活性物质积累,使花粉发育有关基因的表达受到抑制,最终影响了其育性的正常表达.  相似文献   
982.
水蕨颈卵器的形成与发育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主要运用电子透射显微镜技术对水蕨(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L.)Brongn)颈卵器形成与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蕨颈卵器是由原叶体分生组织内颈卵器原始细胞形成的。该原始细胞经2次分裂形成3层细胞,上下两层发育成颈卵器颈部与底部的壁细胞,中层为初生细胞。初生细胞是颈卵器内雌配子发生的第一个细胞,该细胞经2次不等分裂形成1个卵细胞,1个腹沟细胞、1个双核的颈沟细胞。本研究首次阐明了水蕨颈卵器内细胞的发育顺序和特征。  相似文献   
983.
O3浓度升高对植物活性氧代谢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臭氧(O3)浓度升高对植物活性氧代谢系统的影响机理,从代谢生理角度,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臭氧浓度升高对植物活性氧自由基代谢速率、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抗氧化系统及生物量和产量影响的研究进展,同时,就臭氧浓度升高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复合作用对植物活性氧代谢系统的影响,及阐明二者相互作用对植物抗氧化系统影响机理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指出在未来研究中,要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深入研究植物活性氧代谢系统对高浓度臭氧、二氧化碳复合作用的响应机理,并应加强高浓度二氧化碳对臭氧胁迫下植物抗氧化系统影响的研究,为解决如何减轻臭氧浓度升高对植物造成的氧化伤害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4.
黄山木兰的丛枝菌根定殖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安娜  郑艳  曹得华  程珵 《生态学杂志》2009,28(7):1292-1297
在原产地和引种栽培地采集了国家珍稀濒危植物黄山木兰(Magnolia cylindrica)的根样及其根际土壤样品,研究了根中丛枝菌根真菌(AMF)的定殖状况。AMF在两地黄山木兰的根中均有定殖,并形成典型的Paris-type类型丛枝菌根(AM),原产地黄山木兰的AMF定殖率高于栽培地。用湿筛沉淀法从两地黄山木兰根际土壤中共分离鉴定出5属22种AMF,两地AMF群落相似性系数为0.96。原产地黄山木兰的AMF孢子密度高于栽培地,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低于栽培地。研究结果表明,黄山木兰引种栽培后并没有对其根际土壤中AMF的群落结构造成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985.
模拟酸雨对山核桃和杨梅光合生理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盆栽模拟酸雨淋喷实验,比较了浙江省典型经济植物山核桃和杨梅幼苗光合特性的差异,研究了不同强度酸雨胁迫(pH 2.5、pH 4.0 和 pH 5.6(对照))对其光合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酸雨条件下,杨梅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暗呼吸速率、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明显高于山核桃。酸雨胁迫下,pH 4.0的酸雨胁迫使山核桃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显著降低,使杨梅的表观量子效率显著升高,而pH 2.5的酸雨胁迫使山核桃的最大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显著降低,使杨梅的光饱和点显著升高。从季节反应模式来看,酸雨对山核桃光合特性的影响在夏季较春季明显,而对杨梅的影响则春季较夏秋季明显。  相似文献   
986.
云南会泽废弃铅锌矿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房辉  曹敏 《生态学杂志》2009,28(7):1277-1273
取样测定了云南会泽废弃铅锌矿土壤和植物中重金属元素Pb、Zn、Cd的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估了会泽县废弃铅锌矿复垦地和撂荒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表明:1)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为标准,复垦地和撂荒地的土壤重金属含量均超过国家三级标准;复垦地中Cd、Zn、Pb 3种重金属的总含量分别为国家三级标准的35.0、28.0和11.3倍;撂荒地中这3种重金属总含量分别为国家三级标准的40.7、37.6和16.7倍。2)单项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铅锌矿废弃地污染指数为Cd>Zn>Pb,3种重金属均达到重污染级。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铅锌矿废弃地重金属污染达到重度污染等级,复垦地已不适宜耕种农作物。废弃矿山及土法冶炼后遗留的矿渣是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3)当地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仍然有生长良好的野生植物,并且有些植物种类对重金属的吸收转运能力较强,在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中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87.
刺参的趋光性以及对附着基颜色的感应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刺参的趋光特性和附着基颜色对其行为反应的影响,分别用平均趋光率(mean phototactic rate, MPR)和平均聚集率(mean attractive rate, MAR)统计分析了刺参在100、50、10、5和1 lx共5档强度的光照和7种颜色的附着基(红色、灰色、黄色、蓝色、白色、黑色和绿色)下的行为反应差异。结果表明:在水平光场内,光源照度为100、50和10 lx时,光照度较强区与光照度较低区之间的MPR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光源照度为5和1 lx时,各区域之间的MPR无显著差异;不同颜色附着基实验时,刺参在黑暗和自然光照条件下,同种颜色附着基的MAR无显著差异(P>0.05);在相同光照条件下,黑色和灰色附着基的MAR明显优于其他颜色的附着基,与蓝色、黄色及不放置附着基的MAR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颜色附着基的MAR由大到小排列为黑色>灰色>红色>绿色>白色>蓝色>黄色。表明刺参的趋光性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减小,呈负趋光性;平均聚集率较高的3种颜色的附着基是黑色、灰色和红色。  相似文献   
988.
青海省可可西里地区几种有蹄类动物的食物重叠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7月和2006年1月,应用粪便显微组织分析法测定了可可西里地区的藏野驴、藏羚、藏原羚、野牦牛,以及家牦牛和藏羊在冷季(1月)和暖季(7月)的食物构成.用Schoener's Index计算了这些同域分布动物种间的食物重叠度.结果表明,藏野驴分别与藏羚羊、野牦牛、藏原羚在暖季的食物重叠度各为63.0%、48.4%和24.1%,在冷季的重叠度为别为71.6%、42.0%和11.4%;藏羚羊与野牦牛、藏原羚在暖季的食物重叠度分别为52.0%和33.4%,其在冷季的食物重叠度各为50.3%和29.3%;野牦牛与藏原羚在冷暖季的食物重叠度分别为13.1%和15.9%.在可可西里地区吲域分布野牛有蹄类动物种间,藏原羚与其他有蹄类动物食物重叠较少,而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之间则存在不同程度的食物重叠,且随季节不同而变化,反映了这些动物之间复杂的竞争和共存关系.此外,家牦牛和藏羊均与这些野生有蹄类动物存在高度的食物重叠.  相似文献   
989.
中药复方连黄对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连黄对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的影响.方法 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采用单克降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技术,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与对照组比较,中药复方连黄能不同程度地使CD4+、CD4+/CD8+升高,而使CD8+下降.结果表明,中药复方连黄对细胞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90.
报道中国扁角菌蚊科1新记录属——乌菌蚊属Urytalpa Edwards,1929,并记述1新种:簇毛乌菌蚊U.bartata Caoet Zhou,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浙江林学院昆虫标本室。 簇毛乌菌蚊Urytalpa barbata Caoel Zhou,新种(图1~4) 雄:体长4.1mm,翅长3.4mm。 本新种与分布于日本的U.crassicauda Uesugi,2004相似,但新种C脉略超过R5脉端至M1脉端距离之半,而U.crassicauda的C脉仅略超过R5脉端;新种Sc脉未达Rs脉基部,而U.crassicauda的Sc脉远超过Rs脉基部。另外,新种第8腹板端部中央有1卵圆形毛斑及第9背板端两侧各具1伸向腹面的长突起等特征也与该属内其它种有显著差异。 正模:♂,浙江泰顺乌岩岭,2005-V-27,王义平采自马氏诱捕器。副模:1♂,浙江庆元百山祖,1994-Ⅳ-21,吴鸿采;1♂,贵州江口梵净山,1988-Ⅴ-15,王象贤采。词源:新种学名意指其第8腹板端部中间着1簇紧密刚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