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2篇
  免费   720篇
  国内免费   2477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204篇
  2022年   311篇
  2021年   386篇
  2020年   317篇
  2019年   365篇
  2018年   266篇
  2017年   219篇
  2016年   272篇
  2015年   350篇
  2014年   433篇
  2013年   396篇
  2012年   525篇
  2011年   512篇
  2010年   392篇
  2009年   397篇
  2008年   477篇
  2007年   388篇
  2006年   376篇
  2005年   383篇
  2004年   286篇
  2003年   232篇
  2002年   227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4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Human genes for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The tissue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 (GST) is analysed by electrophoresis. The existence of GST"e" (erythrocyte), GST3, GST1, and GST2 is confirmed. GST"e" the fastest and most thermolabile of different GST analysed is observed only in erythrocyte cells. GST3 which migrates more slowly than GST"e" is present in all tissues and cells analysed, excepted for erythrocyte cells in which only GST"e" is observed. GST1 presents a polymorphism with four phenotypes, 1, 1/2, 2, and 0 controlled by three alleles 1, 2, and 0 (null). With the sample of 56 livers analysed the different frequencies obtained are 9%, 5%, 43%, 43% for the phenotypes 1, 1/2, 2, and 0 respectively and 0.074 (p), 0.279 (q), 0.647 (r) for the alleles, 1, 2, and 0 (null). GST2 presents variant patterns due probably, in the majority of cases, to post-synthetic modifications rather than allelic variation. Two new GST are described, GST4 and GST5. GST4 abundant in muscle tissue is a dimeric protein. GST4 forms with GST1 a heterodimeric band. GST5 is observed in brain homogenates. For the chromosome localization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man (leucocytes)-mouse somatic cell hybrid analysis indicate that the gene for leucocytes GST is on chromosome 11. This gene is the structural GST3 gene.  相似文献   
42.
Summary A specific enzyme immunoassay of uroporphyrinogen decarboxylase was developed and applied to the detection of the human enzyme in man-rodent somatic cell hybrids. This method allowed to assign the gene for uroporphyrinogen decarboxylase to human chromosome 1.  相似文献   
43.
目的:旨在探索Ⅰ型日本乙型脑炎病毒传代致弱后基因组突变NS2A-C60A对乙脑病毒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首先通过对传代致弱及原始乙脑毒株基因组序列进行测序比对、结构预测分析并利用Western blotting(WB)确定了目标研究位点NS2A-C60A;然后使用反向遗传定点突变技术构建拯救了包含NS2A-C60A单点突变的病毒株;最后利用噬斑形态观察、生长曲线、双萤光素酶分析,WB以及炎性因子检测和动物实验研究了该单点突变对于乙脑病毒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首次研究发现Ⅰ型乙脑病毒传代致弱会导致NS1'蛋白表达的显著下降以及可能的相关位点NS2A-C60A,并成功拯救获得了NS2A-C60A单点突变毒株rJEV-C60A,研究发现NS2A-C60A突变对乙脑病毒的生长特性及噬斑形成没有显著影响,但是能够显著降低乙脑病毒NS1'蛋白的表达,并且该位点突变能够轻微阻碍乙脑病毒对细胞炎性因子表达的抑制,动物实验结果显示NS2A-C60A点突变病毒与原毒株具有相似的神经毒力,说明该位点突变不是影响乙脑病毒毒力致弱的关键位点。结论:新发现的NS2A-C60A位点突变能够显著减少乙脑病毒NS1'蛋白的表达,但是对其增殖、诱导炎症及神经毒力等生物学特性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4.
真蚋属的新种和新纪录(双翅目:蚋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在辽宁地区采集的蚋科标本,经整理、鉴定,发现真蚋属中有2新种及2个我国新纪录。现将新种和新纪录记述如下。所有模式标本均保存于辽宁省卫生防疫站。 1.狭谷真蚋Eusimulium synanceium新种(图1) 雌 体长约2.2毫米。触角10节,棕黑色,基2节棕黄鱼。额灰棕色,较宽(高:宽=  相似文献   
45.
王哈利  曹同庚 《动物学报》1991,37(4):402-407
在伍氏游仆虫(Euplotes woodruffi)接合后体发育过程中,已呈退化状态的老大核后碎块,在细胞第二次形态发生时,逐渐恢复其正常形态结构。T形新大核原基向后延伸而与恢复正常形态的老大核后碎块紧密靠拢。此时在光镜下观察,很容易误认为二者已融合为一。但在接合后体分裂之前,老大核后碎块再次瓦解,T形大核原基缩短成棒状而与老大核后碎块分开,此时二者界限分明。细胞分裂后,残存的老大核后碎块停留于后子虫中,最后被吸收。几个关键时期大核原基和老大核后碎块DNA含量的测定,也证明新老大核不融合。本文还讨论了老大核后碎块在有性过程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46.
中华绒螯蟹血淋巴20-羟蜕皮酮诱发蜕皮和卵巢发育的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放射免疫法测定了中华绒螯蟹蜕皮周期血淋巴20-羟蜕皮酮(20-HE)含量的变化。血淋巴20-HE同卵母细胞发育各个阶段有密切的时相关系:在卵母细胞小生长期血淋巴20-HE持续上升,经青春蜕皮进入卵母细胞大生长期后又迅速降低。不能及时青春蜕皮的青春期前雌蟹,稍后仍出现20-HE下降的趋势。对不同实验条件和生理状态下雌蟹的比较表明,20-HE具有诱发蜕皮的特性。卵母细胞早期生长必需高浓度的血淋巴20-HE。外源注射的20-HE有刺激卵巢增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7.
48.
49.
50.
生物药(bio-therapeutics)是指采用生物技术制备的、临床上用于疾病治疗的大分子生物制品,具有结构复杂、异质性高等特点,科学严谨的生物药通用名命名,是区分生物药物质基础的主要依据,也是药品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基础。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协调建立的国际非专利名称(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INN)是全球药物命名的标准化体系。从INN的起源,以及生物药INN的类别、发生与发展为主线,以较为详实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呈现了全球生物药的衍化进程,从不同的角度纵览生物药技术发展历程,对生物药的研发设计、技术标准及监管策略的考量均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