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7篇
  免费   292篇
  国内免费   1493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279篇
  2011年   247篇
  2010年   212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274篇
  2007年   239篇
  2006年   218篇
  2005年   217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The unit firing activities of neurons in the preoptic area (POA) of ground squirrel hypothalamic tissue slices were recorded and the metabolism of NA in hypothalamus was measured with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Thermosensitivity, proportions, the critical temperature (Tc) and the lowest temperature (TL) of firing activity of the above-mentioned neurons, and NA metabolism in hypothalamus were compared in different seasons and hibernating phases. In comparison with that in summer euthermar, it was shown that (i) the percentage and thermosensitivity of the POA neurons varied respectively in the hibernating phases; (ii) TL and Tc of the POA neurons in winter, both euthermar and hibernation, were markedly decreased; (iii) the POA neurons in hibernation became much more sensitive to NA, and the response of cold-sensitive neurons to NA changed from inhibiting pattern in summer to exciting one in hibernation; (iv) the contents and metabolism of NA in hypothalamu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entering phase and deep hibernation phase, while the metabolism of NA increased remarkably in the arousal phase. These changes might explain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how ground squirrel actively decreases body temperature (Tb) in entering into hibernation and quickly recovers body temperature in arousal phase.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 Nos. 39230060 and 39570100)  相似文献   
942.
Fromlatefallorearlywinteron,thehibernatorbeginsseveralcycles(hibernationbouts),eachofwhichconsistsofhibernationentrance,deephibernationandtransientarousaluntilitswakinginspring.Thebodytemperaturechangeofthehibernatorduringhibernationhastwomajorfeatures:…  相似文献   
943.
人乳铁蛋白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将人乳铁蛋白cDNA(hLFc)克隆在质粒pBacPAK8的BamHI和SacI位点,构建成转移质粒8hLFc。该质粒DNA与AcNPV BacPAK6病毒株基因组DNA经共转染草地夜峨培养细胞Sf21,在培养的贴壁细胞中挑出空斑,经过3轮纯化,结合斑点杂交筛选,获得重组病毒。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到在重组病毒感染的Sf-21细胞中存在乳铁蛋白基因的表达产物。酶联免疫检测结果表明:重组人乳铁蛋白在  相似文献   
944.
选用LacZ基因作为报告基因,用电穿孔法与pSV2neo质位共转化导入人肺巨细胞癌高转移细胞株,经G418及X-gal组化法双重筛检,获得LacZ基因表达阳性的细胞克隆。经X-gal组化染色,该克隆70%细胞蓝染,再经软琼脂培养后,形成的集落蓝染率约为65%,单个集落中的细胞蓝染率可达100%,在裸小鼠皮下或尾静脉接种这一LacZ基因表达阳性的克隆细胞后,在形成的肿瘤及肺内转移灶的冰冻切片中,X-gal染色可观察到蓝染的癌细胞。但由于细胞周期不同步、遗传稳定性以及表达调控因素的影响,则可能是本实验中部分细胞染色阴性的原因。我们的实验表明,LacZ基因有可能在肿瘤转移的研究中作为一种理想标志基因。  相似文献   
945.
转氨酶(ω-transaminase,ω-TA)作为一种天然的生物催化剂,在手性胺类化合物的合成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ω-TA在催化非天然底物的反应过程中存在稳定性差、活性低的缺陷,大大限制了ω-TA的应用。为改善此缺陷,针对来源于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的(R)-ω-TA(At TA),采用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随机突变、组合突变相结合的策略进行酶的热稳定性改造,获得了热稳定性与活性同步提高的最佳突变酶At TA-E104D/A246V/R266Q (M3)。与At TA野生酶(wild-type, WT)相比,M3的半衰期t1/2 (35℃)由17.8 min提升至102.7 min,提升了4.8倍,半失活温度T5010比WT (38.1℃)提高2.2℃。最佳突变酶M3对丙酮酸和1-(R)-苯乙胺的催化效率分别是野生酶的1.59倍和1.56倍。分子动力学模拟与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分子内氢键与疏水相互作用的增加所导致α-螺旋的加固稳定是酶热稳定性提升的主要原因;底物分子与结合口袋氨...  相似文献   
946.
2021年1月19日,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巴隆乡伊克高里村发生岩羊不明原因的死亡,表现为离群独处、卧地不起、体质虚弱、觅食困难、肛门周围黑色附着物等现象。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学解剖及实时荧光RT-PCR诊断,为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感染。采用RT-PCR技术从病死岩羊病料组织中扩增出了PPRV N、F基因的部分片段。采用MegAlig、NT1和MEGA6.0软件对岩羊PPRV株N、F基因序列进行了比对和分析,绘制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此次岩羊感染的PPRV株N、F基因片段与新疆株(China/Xinjiang/2015/16)序列片段的同源性分别为99.43%和99.73%。遗传进化分析,该病原属于基因Ⅳ系。在N、F基因核酸序列水平上,与国内新疆地区分离毒株亲缘关系最近,同在一个小的分支;与国外毒株相比,N基因与塞内加尔和尼日利亚分离毒株亲缘关系较远,F基因与国外分离毒株亲缘关系较远。综上所述,青海岩羊源PPRV株属于基因Ⅳ系,与当前我国流行的野毒株属于同一个谱系。  相似文献   
947.
覃雯  杨传华  蔡振媛 《兽类学报》2023,43(2):229-234
<正>无机元素在动物发育、免疫调节、代谢和繁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刘季科等,1991;蒲俊华等,2010;Talebnejadetal.,2021;Gashkinaet al., 2022)。现代医学已证明,无机元素的种类和含量影响药材的药性和药效(谭文敏,2015;陈虹等,2017),其已逐渐成为动物药鉴别、炮制加工、质量评价和寻找替代品的重要依据(罗兴洪等,2004)。熊胆属于传统珍稀濒危动物药,  相似文献   
948.
大熊猫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UC-MSCs)通过旁分泌所释放的外泌体在大熊猫保健与疾病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本研究旨在建立大熊猫UC-MSCs外泌体分离方法,开展生物学特征分析和分子鉴定,并研究UC-MSCs外泌体中miRNAs的种类与功能。采用超速离心法从大熊猫UCMSCs培养上清中成功分离外泌体,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形态学观察,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检测粒径大小,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特异性分子标记表达。采用Small RNA测序技术对UC-MSCs外泌体中的miRNAs进行鉴定,并对其靶基因进行了预测与功能分析。结果显示,大熊猫UC-MSCs外泌体呈圆形杯托状结构,直径为(79.15±4.81) nm,外泌体标志蛋白CD81与TSG101呈阳性表达而CALNEXIN呈阴性表达。大熊猫UC-MSCs外泌体中的miRNA主要为miR-148-3p (30.28%)与miR-21-5p (21.72%)。本研究首次从大熊猫UC-MSCs培养上清中分离出外泌体,并对其所含的miRNAs进行富集分析及功能预测,为大熊...  相似文献   
949.
【背景】近年来,苯胺类化合物加重了生态环境的污染,而生物法处理苯胺类废水具有较大发展潜力与广阔的应用前景。【目的】从长期受苯胺类化合物污染的活性污泥中分离获得一株能高效降解苯胺的菌株,优化其培养基及降解条件,为苯胺生物修复提供菌株与基因资源。【方法】采用平板法从富集驯化的菌株中筛选出以苯胺为唯一碳氮源和能源的高效降解菌,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菌种,利用单因素筛选实验对降解条件进行优化,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培养条件。【结果】筛选到一株苯胺降解菌BA-6,经鉴定为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菌株BA-6对初始浓度为600mg/L苯胺的日降解率可达98%以上。其高效降解的温度范围是30–37℃,pH范围是6.5–7.5。底物利用实验表明,菌株BA-6具有降解多种苯胺类化合物的能力。发酵培养基优化实验获得一种发酵培养基,活菌量高达3.06×1010CFU/mL。【结论】苯胺降解菌BA-6对苯胺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和环境调节能力,在修复苯胺类化合物的生态污染方面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50.
【目的】研究高渗胁迫条件下德尔卑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ca subsp. enterica Derby, S. Derby)的转录组调控机制,分析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EGs)表达水平,探究在高渗胁迫影响下德尔卑沙门氏菌耐渗反应的相关代谢通路。【方法】通过高渗胁迫诱导德尔卑沙门氏菌的耐渗性,提取菌株的总RNA,去除rRNA,构建cDNA文库。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及生物学信息技术分析相关DEGs,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qRT-PCR)进行验证。【结果】胁迫组德尔卑沙门氏菌通过转录组测序结果发现有3 950个DEGs,其中具有显著上调的基因21个,显著下调基因38个。涉及到细胞膜蛋白、氨基酸的代谢等相关基因上调,协助德尔卑沙门氏菌在高渗环境中存活。与此同时,胁迫组德尔卑沙门氏菌的糖转运系统(sugar transport system, PTS)、糖酵解过程以及抗氧化性相关基因表达显著下调,这是由于高渗环境菌体需要在体内储存大量糖类等物质,从而降低了糖原的消耗,进而导致细胞外膜的脂多糖合成受到抑制,降低了高渗胁迫下德尔卑沙门氏菌细胞膜表面的O抗原的合成。【结论】高渗环境诱导后显著提高了德尔卑沙门氏菌的耐渗性,其中Na+/H+逆向转运蛋以及谷氨酸的代谢通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了解以及更好地控制其在食品中的污染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