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07篇
  免费   1778篇
  国内免费   3120篇
  10905篇
  2024年   234篇
  2023年   264篇
  2022年   371篇
  2021年   401篇
  2020年   410篇
  2019年   437篇
  2018年   267篇
  2017年   282篇
  2016年   286篇
  2015年   396篇
  2014年   594篇
  2013年   493篇
  2012年   690篇
  2011年   626篇
  2010年   550篇
  2009年   558篇
  2008年   592篇
  2007年   584篇
  2006年   507篇
  2005年   446篇
  2004年   326篇
  2003年   279篇
  2002年   217篇
  2001年   223篇
  2000年   218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8篇
  1977年   4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5篇
  1959年   3篇
  1953年   5篇
  195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马立名  林坚贞 《蛛形学报》2008,17(2):95-100
本文记述阳厉螨属1新种:跗刺阳厉螨Androlaelaps tarsacanthus sp.nov.,并描述黔下盾螨Hy-poaspis chianensis Gu,1990雄螨,中华裸厉螨Gymnolaelaps sinensis Wang,Zhou et Ji,1991后若螨和洞窝鼠厉螨Mysolaelaps cunicularis Wang et Liao,1964雄螨.  相似文献   
82.
谷氨酸脱羧酶与Ⅰ型糖尿病发病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谷氨酸脱羧酶(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GAD)与Ⅰ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T1DM)的发病有很大关系,被认为是Ⅰ型糖尿病发病的自身免疫启动靶抗原。谷氨酸脱羧酶对于Ⅰ型糖尿病的预测、诊断、预防和治疗都有很大应用价值。该文阐述了谷氨酸脱羧酶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谷氨酸脱羧酶与Ⅰ型糖尿病自身免疫发病机制的联系。  相似文献   
83.
免疫缺陷动物是研究免疫相关疾病的良好动物模型。Beige-Nude小鼠是T淋巴细胞和NK细胞同时缺陷的小鼠,其T细胞和NK细胞活性很低,最初为肿瘤的研究而培育。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学者们对其免疫学特性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为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免疫学基础。  相似文献   
84.
为了掌握目前红树林生物入侵研究实况, 基于ISI 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HistCite文献分析软件, 我们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文献检索与分析。结果显示, 国内外有关红树林生物入侵研究文献绝大部分针对植物入侵, 有关动物与微生物的研究寥寥无几; 研究区域集中于中国华南与东南沿海(尤其是珠江口、雷州半岛西侧)和美国东南海岸及夏威夷群岛。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是否构成入侵, 一直备受争议, 有待更长远论证, 但须谨慎引种。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与微甘菊(Mikania micrantha)是世界性恶草, 生长迅速, 繁殖力强, 竞争与化感作用明显, 二者已在红树林生态系统中爆发入侵, 显著降低了红树林微生境质量, 并改变了底栖生物群落结构。Rhizophora mangle作为外来红树植物入侵夏威夷群岛, 改善了沉积条件, 丰富了底栖生物群落, 但需从全球尺度考察入侵后果。目前, 红树林生物入侵研究才刚起步, 针对性研究局限于入侵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产生的效应。相关入侵机制缺乏探索, 现有防治方法大多只是借鉴其他被入侵系统的防治方法。今后, 红树林生物入侵研究应持续加深入侵现状和入侵效应的探索与评价, 加快开展入侵机制和防治方法的研究应用, 以及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评价。健全红树林生物入侵管理体系, 将在防治红树林生物入侵实践中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85.
泥河湾盆地是早期人类扩散至东北亚最早证据所在地,越来越多的早更新世遗址的发现使得该地区在研究中国北方早更新世人类演化与生存行为领域备受学术界关注。麻地沟遗址群(MDG)是近年来新发现的早更新世遗址群,它位于泥河湾盆地岑家湾台地古人类活动集中区域,由包括E6和E7在内的9个地点组成。MDG-E6与MDG-E7地点发现于2007年,2012-2013年正式发掘,揭露面积分别为30m2和20m2,出土遗物分别有184件和174件。石制品原料主要取自遗址周边的燧石、白云岩和火山岩,类型包括石核、石片和石器等,剥片和修理技术为硬锤直接打击法且简单随意,组合特征与非洲奥杜威工业(Oldowan)相似。动物化石均很破碎,难以鉴定动物种属。根据地层和初步古地磁测年资料,推测古人类在遗址活动的年龄大致为1.07 Ma BP。  相似文献   
86.
采前套袋微环境变化对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套袋微环境变化对桃果实品质的影响机制,筛选适合晚熟桃套袋的无纺布果袋,以晚熟桃品种‘夕空’为材料,以不套袋为对照,研究了采前白、黑、蓝、紫色无纺布袋内微环境(温度和湿度)的日变化特征及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与湿度日变化曲线呈相反的趋势。白天不同处理的温度变化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峰值出现在中午12:00之后;湿度变化则呈"V"型。套袋微环境中的平均温度和湿度均较对照升高。采前不同处理袋内微环境变化存在差异,对桃果实品质形成的影响各异。套袋果实的亮度值(L)均较对照显著提高,而果皮中花色素苷(Ant)含量显著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带皮果实硬度和去皮果实硬度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套黑色无纺布袋并在采前拆袋的果实红色饱和度(a)、色饱和度(C)、a/b比值(b为黄色饱和度)和果皮中Ant含量较对照显著降低,采前拆袋并未显著改善‘夕空’桃的外观品质。紫色无纺布套袋处理的果实a值和a/b比值、果皮中Ant含量、果肉中总糖含量及糖酸比都较低。白色与蓝色无纺布套袋处理的果实相比较,单果重、果皮中Ant含量、C值、果肉中总糖含量及糖酸比差异不显著,但具有较高的a值和a/b比值。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白色无纺布果袋对晚熟桃套袋较为适合。  相似文献   
87.
陕西圈养珍稀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及其形态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7年11~12月对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中的珍稀野生动物进行了寄生虫感染情况及其种类、形态的观察.采用生理盐水涂片法、碘液染色法对18种75头/只野生动物的粪便进行检查,对检出的寄生虫进行数码显微摄片.结果共检出11种寄生虫,总感染率为88.9%,以芽囊原虫(Blaaocyais sp.)、阿米巴原虫感染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88.
对10种新疆盐生植物提取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进行初步研究.在10种盐生植物的70%乙醇提取物中,大叶补血草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较高,IC_(50)值为1.77 mg/mL;水提取物中,琵琶柴、多枝柽柳、花花柴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较高,IC_(50)值分别为2.53、1.21、1.52 mg/mL.本文选取的10种新疆盐生植物中部分植物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  相似文献   
89.
水杉的未尽事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主要阐述与水杉有关的三个问题:首先是水杉研究的教训,特别是从编辑、作者和学者的角度;其次讨论水杉研究的不明之处,包括王战的标本是如何到达吴仲伦之手而转送给郑万钧的,薛纪如和华敬灿谁先打听到小河的原产地,三木茂的论文是如何到达中国而胡先辅又是如何得到的;并讨论了水杉的栽培及栽培品种的注册以及水杉原产地的资源保护、旅游开发及宣传;最后建议成立水杉博物馆,编写中国植物采集史,编写东亚植物分类学文献目录新续编。  相似文献   
90.
不同有机肥对土壤镉锌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南方典型稻田设置连续4年施用猪粪、鸡粪、稻草的定位试验,监测施用不同有机肥条件下土壤及水稻植株镉(Cd)、锌(Zn)含量的变化,研究有机肥对土壤Cd、Zn活性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用有机肥(猪粪、鸡粪、稻草)对土壤全Cd、有效态Cd含量及Cd活性皆无显著影响,但有增加土壤Cd全量的趋势,且显著增加土壤全Zn、有效态Zn含量及Zn活性.施用猪粪、鸡粪、稻草皆可降低稻米Cd含量,降Cd效果为猪粪>鸡粪>稻草,猪粪处理水稻稻米、茎、叶Cd含量分别比对照下降37.5%、44.0%、36.4%;鸡粪处理水稻米、茎、叶Cd含量分别比对照下降22.5%、33.8%、22.7%;而稻草处理水稻米Cd含量比对照下降7.5%,但茎、叶Cd含量比对照分别增加8.2%、22.7%;施用猪粪、鸡粪降低稻米Cd含量主要是降低了水稻植株对土壤Cd的富集,而施用稻草则主要是降低了水稻茎Cd向稻米的转运.施用有机肥还增加了水稻茎Zn含量,施用猪粪、鸡粪、稻草的水稻茎Zn含量比单施化肥分别增加53.4%、41.2%、13.9%,但对水稻稻米、叶Zn含量无显著影响.Zn、Cd在土壤、植株茎中皆表现出显著的拮抗作用,土壤及水稻茎Zn含量的增加显著抑制了水稻米、茎、叶对Cd的吸收积累,且随土壤有效态Zn/Cd含量比值的增加,Zn、Cd竞争土壤吸附不是抑制水稻吸收积累Cd的主控因子,而Zn、Cd竞争吸收才是影响水稻吸收积累Cd的主控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