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4篇
  免费   770篇
  国内免费   3925篇
  10389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236篇
  2022年   365篇
  2021年   361篇
  2020年   349篇
  2019年   377篇
  2018年   258篇
  2017年   282篇
  2016年   254篇
  2015年   313篇
  2014年   441篇
  2013年   448篇
  2012年   570篇
  2011年   609篇
  2010年   530篇
  2009年   570篇
  2008年   605篇
  2007年   557篇
  2006年   526篇
  2005年   464篇
  2004年   368篇
  2003年   285篇
  2002年   272篇
  2001年   284篇
  2000年   258篇
  1999年   186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0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玉米优良自交系愈伤组织基因枪转化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慧芬  王兴智 《遗传学报》1999,26(4):397-402
利用基因枪将Bt基因导入玉米E28幼胚愈合组织中,在潮霉素浓度为5mg/L选择培养基上,经过35天的继代和分化2次选择及45天继代继续3次选择后分化再生成植株,PCR及Southern分子杂交结果表明,潮霉素基因及Bt基因已导入并整合到玉米基因组中,E282次选择的转化频率达到7.8%,显著地高于3次选择2.9%的转化频率,选择至再生的时间缩短25天;自交系Pal372次选择的转化频率为13.3%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近年来巨膜长蝽Jakowleffia setulosa(Jakovlev)由以往稳定种群的荒漠昆虫上升为暴发性发生并迁移至农区危害的农业害虫。由于缺乏对巨膜长蝽基础生物学的相关研究,对其开展监测预警和农业防治存在困难。开展巨膜长蝽个体生物学研究,填补研究空白对于有效监测预报和防控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能为下一步分析巨膜长蝽成灾规律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本文通过室内观察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系统阐明该种形态特征、生活史、习性和行为等生物学特性。【结果】巨膜长蝽在宁夏中部干旱带一年发生2代,5月中旬和10月中下旬是两个发生高峰期,6月中旬至8月中旬以成虫进入滞育状态,11月下旬以成虫越冬;雌成虫的平均寿命为(32.14±2.34)d,雄成虫的平均寿命为(28.00±3.13)d,雌雄性比为1︰1.9,有多次交尾多次产卵的习性,每头雌虫抱卵量10粒左右,平均产卵量10~15粒左右;食性杂,群居危害,喜食白茎盐生草(Halogeton arachnoideus)等沙生草本植物的种子。【结论】该虫具有以成虫形态越冬和滞育、迁移性强等生物学特性。在生态环境发生较大变动后,能够经历逆境后迅速恢复种群并迁移危害。宁夏中南部地区种植结构调整,极大改变了该地区的荒漠生态环境,促使巨膜长蝽在经过夏季高温滞育恢复种群后无法获得足够野生寄主的情况下,大规模迁入农田系统危害。  相似文献   
103.
气候变化对甘肃省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肃省气候自1986年起向整体暖干化、局部暖湿化转型突变.与1960年相比,转型后2010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1 ℃,平均降水量减少了28 mm,干旱半干旱区南移约50 km.气候变暖使甘肃省主要作物生育期有效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熟性、布局和种植制度改变,宜种区和种植海拔增加,多熟制北移,夏粮面积缩小,秋粮面积增大.弱冬性、中晚熟品种逐步取代强冬性、中早熟品种,有利于提高光温利用率,增加产量.暖湿型气候增加了绿洲灌区作物的气候生产力,暖干型气候降低了雨养农业区的气候产量,水分和肥力条件是决定因素.以提高有限降水利用率和利用效率、改善和提升土壤质量及肥力为核心,选育强抗逆、弱冬性、中晚熟、高水分利用效率的作物新品种,建立适温、适水的种植结构和种植制度,是甘肃省应对气候变化进行粮食生产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4.
半干旱区采煤沉陷对地表植被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莹  贺晓  徐军  刘健 《生态学报》2009,29(8):4517-4525
对神府-东胜矿区6个矿3种不同地貌下2个不同沉陷年份及对照区地表植被进行了调查,计算并分析了各样地植物种的重要值、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等.结果表明:(1)神府-东胜矿区植物种类总体上来看较为稀少,生态较为脆弱;在调查区内共出现植物30科 82属 114种.(2)6个矿中以上湾、大柳塔和活鸡兔3矿区植物种类较丰富,补连塔和乌兰木伦矿区物种相对单一.(3)经沉陷干扰后,植物群落主要组成成分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群落的建群种没有改变;除生态十分脆弱的乌兰木伦矿区外,其余矿区地表沉陷后物种多样性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4)沉陷后群落组成成分较沉陷前增多,且沉陷1年区比沉陷当年区物种数多,它们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5.
从长序虎皮楠(Daphniphyllum longeracemosum)果实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一个新的虎皮楠生物碱和三个已知的环烯醚萜苷型虎皮楠生物碱。通过现代波谱解析技术鉴定为daphlongeranine F(1),caldaphnidine F(2),daphcalycinosidine B(3)and daphcalycinosidine C(4)。其中,三个环烯醚萜苷虎皮楠生物碱系首次从该种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6.
介绍了交变脉冲电场凝胶电泳的原理、方法及其在植物大分子DNA制备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7.
将海洋红藻R 藻红蛋白 (R PE)吸附到刚揭开的高定向石墨 (HOPG)表面上 ,然后用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在纳米尺度上进行直接观察 ,发现纯化的R 藻红蛋白在体外自然聚集时 ,能够“面对面”的聚集在一起 ,形成非常规则的类似藻胆体的杆状结构。将R PE溶于 2 %酒精 /水的混合液中 ,然后滴加于空气 /水界面上 ,具有很好的成膜性能。STM观察结果表明 ,R PE的分子在Langmuir Blodgett膜中的排列方式与其在自然状态下的聚集方式类似 ,圆盘状的R PE分子面对面的聚集在一起形成类似藻胆体的杆状结构 ,这些“杆”状结构进一步聚集在一起形成膜。以上结果表明 ,藻胆蛋白分子在体内以藻胆体的形式存在 ,除了连接肽的作用之外 ,藻胆蛋白自身的结构特性而导致的分子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藻胆体的组装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8.
水分胁迫对小麦捕光色素蛋白复合物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棉农4号春小麦幼苗(Triticum aestiuvum L.ev .Miannong No.4)经一0.5MPa PEG溶液渗透胁迫24、48和72h,使叶片分别受到轻蔗、中度和重度的水分胁迫。在渐进水分腔迫条件下,叶绿体类囊体膜中光系统Ⅱ捕光色素蛋白得合物(LCH Ⅱ)的各组分含量发生了不同变化。对类囊体纱蛋白复合物进行的温和电泳结果显示,在轻度水分胁迫(24h)时,明轻度水分胁迫对其有诱导作  相似文献   
109.
近年来,细菌耐药性已成为抗感染领域面临的严峻问题,临床对一些细菌性感染疾病束手无策。噬菌体疗法是一种通过噬菌体裂解细菌来治疗病原菌感染的治疗手段。噬菌体在抗菌领域表现出显著的优越性,成为目前治疗细菌性感染的研究热点。本文对近年来噬菌体治疗动物和人类病原菌感染、限制其临床应用的因素及解决措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0.
1%蛇床子素粉剂对三种储粮害虫的防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1%蛇床子素粉剂在5种处理浓度下对3种储粮害虫谷蠹Rhizopertha dominica Fabricius、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 Motschulsky和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 Herbst的防治效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按有效成分0.5mg/kg(蛇床子素:粮食)浓度处理粮食,7d后,粮食中谷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7.78%、100%、86.70%,防治效果优于对照药剂防虫磷和谷虫净。将药剂处理4个月后的粮食进行接虫试验,15d后谷蠹和玉米象的防治效果仍可达100%,达到储粮害虫防治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