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94篇
  免费   932篇
  国内免费   1546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261篇
  2021年   574篇
  2020年   407篇
  2019年   521篇
  2018年   502篇
  2017年   356篇
  2016年   450篇
  2015年   764篇
  2014年   832篇
  2013年   821篇
  2012年   1048篇
  2011年   947篇
  2010年   591篇
  2009年   547篇
  2008年   615篇
  2007年   557篇
  2006年   468篇
  2005年   412篇
  2004年   368篇
  2003年   323篇
  2002年   244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6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6篇
  1973年   6篇
  1972年   5篇
  195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猪场沼液对蔬菜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不同贮存时间的猪场沼液对7种蔬菜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鲜猪场沼液原液对番茄灰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辣椒疫病菌、黄瓜炭疽病菌和茄子灰霉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沼液贮存对番茄灰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和茄子灰霉病菌的抑制效果没有显著影响,但对辣椒疫病菌和黄瓜炭疽病菌的抑制效果影响显著;新鲜猪场沼液滤液对番茄灰霉病菌和茄子灰霉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沼液滤液贮存对番茄灰霉病菌和茄子灰霉病菌的抑菌效果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92.
A series of novel curcumin analogues were designed, synthesized, and evaluated as potential multifunctional agents for the treatment of AD. The in vitro studies showed that these compounds had better inhibitory properties against Aβ aggregation than curcumin. Superior anti-oxidant properties (better than the reference compound Trolox) of these compounds were observed by the oxygen 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 (ORAC) method and a cell-based assay using DCFH-DA as a probe. In addition they were able to chelate metals such as iron and copper and decrease metal-induced Aβ aggregation. Th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we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our curcumin analogues could be selected as multifunctional agents for further investigation of AD treatment.  相似文献   
993.
衰老是任何生物都无法避免的生理现象,它由多种因素引起,其过程极其复杂.酵母细胞是目前衰老研究领域公认的模式生物,一系列影响衰老的分子作用机理及调控因素的发现均源自于对酵母细胞的研究.自然衰老是酵母细胞的衰老模式之一,由于该衰老过程与其他高等真核细胞(特别是哺乳动物细胞)极为相似,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全面比较酵母细胞衰老的两种模式,详细介绍自然衰老过程中分子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其复杂的自然寿命调控通路,包括卡路里限制以及药物添加对Ras/PKA、Sch9、Tor等营养依赖型调控通路的影响,并展望未来该领域需要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为全面深入了解高等生物,特别是人类自身的衰老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4.
为了解施肥与水质调控对养殖水体中原生动物的影响,2008年6-10月,对低盐度围隔调控环境中浮游纤毛虫种群结构及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通过活体观察和标本固定染色法共检测到浮游纤毛虫48种,分属于3纲11目37属,其中寡毛目纤毛虫种类8种;缘毛目7种,腹毛目和盾纤目均为6种;优势种多为富营养化水体中或耐污性种类,如圆筒状拟铃壳虫(Tintinnopsis cylindrata)、球形急游虫(Stranbidium globosaneum)、海洋帆口虫(Pleuronema marinum)、蚤状中缢虫(Mesodinium pulex)、毛板壳虫(Coleps hirtus)、瓜形膜袋虫(Cyclidium citrullus)等.围隔不同施肥处理,对纤毛虫的群落组成与动态变化影响显著,试验期间,围隔中纤毛虫种类平均值最高为9种,最低为4种;密度平均值最高为112.30cells·ml-1,最低为19.50 cells·ml-1;10个围隔中纤毛虫种类平均分别为6~7种,密度平均为52.56 cells·ml-1;施有机肥培藻的围隔,优势种始终是嗜污性较强的纤毛虫.纤毛虫动态与浮游藻类动态变化密切相关,二者的密度变化特点为前期和后期低,中期较高;但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相反,纤毛虫的多样性表现为前期和后期低,中期较高,藻类的多样性表现为前期和后期高,中期较低.  相似文献   
995.
不同干扰强度生境中啮齿动物对苦槠种子的取食和扩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浙江省千岛湖地区,选择了受人类活动干扰较轻、中度和严重的3个生境,采用金属片标记法研究了啮齿动物对苦槠种子的取食和扩散.结果表明:在研究点捕获的取食种子的啮齿动物为针毛鼠( Niviventer fulvescens),尽管捕获的数量少,但种子被取食和扩散的速率很快,3个样地内的种子均在2d内被取食或扩散完毕;中等干扰强度的生境中,被就地取食的种子最多,占鉴别种子总数的37.8%.种子扩散距离大多<5m,最大扩散距离为24.76m,3个样地种子扩散均符合负指数分布,且样地间没有显著差异;饱满种子与虫蛀种子被就地取食与搬运后取食的命运没有显著差异,但饱满种子的最大扩散距离均显著大于虫蛀种子(P<0.05),除中等干扰样地中饱满种子与虫蛀种子平均扩散距离没有显著差异外,其余2个样地中饱满种子的平均扩散距离均显著大于虫蛀种子,显示啮齿动物对饱满种子与虫蛀种子有一定的区分能力.  相似文献   
996.
对蓼科蓼属头状蓼组植物头花蓼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本研究建立了HPLC测定中药头花蓼水提喷雾干燥粉末中化学成分含量的方法,然后应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对头花蓼水提喷雾干燥粉末的乙酸乙酯粗提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半制备性分离研究,通过对分离方法和溶剂系统的筛选,寻找到最佳的溶剂系统(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5∶1∶5),上相为固定相,转速840 r/min,流速2.0 mL/min,进样量756 mg,检测波长272 nm。结果显示,在该条件下经一步分离可同时得到质量为148.5 mg和9.2 mg的两种产物,纯度为99.8%和97.4%,经紫外、红外、质谱及核磁共振等方法进行结构分析,确定分别为没食子酸和原儿茶酸。  相似文献   
997.
Li ZG  Li XY  Gao B  Chen W  He XY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4):943-949
利用Landsat TM和高精度ALOS影像数据,在比较不同水体指数提取海域面积精度的基础上,利用改进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NDWI),研究了1988、1995和2006年锦州湾海域填海造地情况.结果表明:1988-2006年间,锦州湾海域填海造地面积达23.63 km2,其中,12.38 km2被用作开发区建设,5.48 km2用于工业用地,3.47 km2用于码头建设,1.37 km2被用作养殖用地,0.93 km2被用为滨海浴场.大面积填海造地反映了锦州湾沿海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对土地的强烈需求,同时也必然会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需要进一步加强监测和评价.  相似文献   
998.
Sun ZH  Luan FG  Zhang DM  Chen MJ  Wang B  Li ZZ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11):3039-3046
粉棒束孢是一种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运用ISSR分子标记研究了安徽省6个不同地理环境的粉棒束孢种群遗传异质性.结果表明:10个多态性引物多态位点百分率高达98.5%,但种群水平的多态位点差异较大,在59.6% - 93.2%.基于Nei遗传异质性分析得出各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3365,基因流(Nm)为0.4931;各种群间的遗传分化低于种群内的遗传分化,表明安徽省粉棒束孢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种群内.根据各菌株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进行UPGMA聚类,结果表明,西山种群是单系的同质种群,其余5个种群皆为多系的异质种群,其中鹞落坪种群的异质性最高,琅琊山种群异质性最低.各种群之间的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之间无相关关系.根据6个种群间的遗传距离进行UPGMA聚类,可将它们分成3个类群,分类的结果与各种群的地理环境相符,反映出环境的异质性对种群异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9.
实验动物设施是医院科学研究的技术平台。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全面提高实验动物中心科研服务水平是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总结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实验动物中心的规范化建设及管理,探索提高实验动物中心运行效率和科研服务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石羊河下游盐渍化弃耕地植被演替与土壤养分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石羊河下游不同年代盐渍化弃耕地自然群落为对象,利用优势种群的消长和土壤养分的动态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退耕地群落演替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动态变化以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植被类型一般经历3个阶段:田间杂草→荒漠草本→荒漠灌木,但群落演替可分为4个阶段:藜+田旋花群落(1~2年)→骆驼蒿群落(3~10年)→苏枸杞+黄毛头群落(10~40年)→黄毛头群落(顶极群落);2)土壤养分在整个植被演替过程中一般经历消耗-积累-消耗3个阶段,但速效钾不存在初期消耗阶段,演替后期土壤养分处于消耗状态,并逐渐接近本区域自然植被土壤养分;3)由于前期土壤养分处于消耗阶段,骆驼蒿种群对土壤养分的贡献不明显,其中与速效磷之间呈显著负相关,与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苏枸杞种群与土壤养分呈正相关,其中与有机质、全氮、30~60cm速效钾相关性显著;而黄毛头种群与土壤养分之间呈显著负相关。黄毛头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作为盐渍化弃耕地上的适宜引种物种,以调控和加速植物群落演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