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7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52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462篇
  2010年   346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89篇
  2004年   541篇
  2003年   277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208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48篇
  1992年   270篇
  1991年   139篇
  1990年   111篇
  1989年   101篇
  1988年   106篇
  1987年   92篇
  1986年   66篇
  1985年   96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10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7年   8篇
  1962年   7篇
  1957年   13篇
  1956年   21篇
  1955年   10篇
  1943年   6篇
  1924年   5篇
  192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81.
对北祁连山东段和鄂尔多斯西缘新材料的研究表明,甘肃景泰红水堡晚石炭世早期的杂羊齿属(Palaeoweichselia)与西欧的模式标本存在明显差异,遂另建-新属——Reticalethopteris gen.nov..新属与Neuralethopteris是脉延羊齿类植物中分别代表网状叶脉和羽状叶脉的一对姐妹属.  相似文献   
182.
Calymenesun granulosa Lu的背壳及接合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乃仁 《古生物学报》1993,32(5):587-595
描述了Calymenesun granulosa Lu的腹边缘及结合构造,并讨论了此种三叶虫的卷曲机制。认为当其卷曲完善时,尾“边缘“及部分胸肋纳入头颊下,以往描述了尾边缘的部分实际上是尾背结合沟所在位置。卷曲形式为半螺旋卷曲。  相似文献   
183.
滇西晚石炭世 Triticites 带的苔藓虫,产于施甸的10种,内含1新种,群体形状单一,生活于温暖、清洁、高能、面向外海的硬基底浅海区;产于腾冲的只有1种,是低能深水特提斯区分子.早二叠世苔藓虫12种,内含1新种,产耿马永德组 Polydiexodina 带之下,系特提斯区分子,据对其中的3层苔藓虫的硬体类型及标本数量分析,耿马含苔藓虫地层代表一个海侵过程.  相似文献   
184.
再论假裸枝叠层石科*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内蒙古桌子山地区中奥陶统公乌素组遗迹化石十分丰富.本文共鉴定、描述14个遗迹属、17个遗迹种,其中1新遗迹属——Biscopulatichnus、4新遗种和6未定种.并根据不同遗迹属在不同层位中的相对丰度,建立了4个遗迹组合,自下而上的顺序是:1. Taenidium-Phycodes 组合;2. Volkichnium 组合;3. Helminthopsis 组合;4. Granularia-Circulichnus 组合,大致相当于 Seilacher (1967) 的 Zoophycos 遗迹相,反映出公乌素组沉积期,水体较深且宁静、缺氧、有机质含量高,推测应为大陆斜坡环境.  相似文献   
185.
论晚二叠世的“克氏蛤”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方宗杰 《古生物学报》1993,32(6):653-661
系统评述目前世界上出现的晚二叠世克氏蛤类标本,并描述采自贵州,云南藏东的有关化石1属3种。其中1新属1新种,右壳足丝凹口特征在克氏蛤类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晚二叠世的Claraioides gen.nov.以足丝凹口内端明显向腹方或后腹方扩展膨大成足丝凹湾而不同于早三叠世的Claraia.后者似由前者演化而来,它们在二叠-三叠系界线附近发生替代,可能与古生代末的绝灭事件相关。  相似文献   
186.
光学显微镜下的观察表明(蜒)类的旋壁属于钙质微粒壳类型,对它们的电镜观察揭示了组成旋壁的晶粒的大小、形态和排列方式.对具有致密层和蜂巢层型两层式旋壁的Triticites的电镜研究表明:其致密层由近等轴晶无定向排列而成;蜂巢层由短柱状晶定向排列组成板状复合体,进而组合成管状孔,镶嵌在不定向排列的近等轴品基质中构成.Pseudofusulina的致密层也由近等轴晶不定向排列构成,蜂巢层由粗柱晶定向排列组成纤状复合体,进而形成管状孔,镶嵌在近等轴晶基质中.  相似文献   
187.
鄂东南地区下侏罗统武昌组的双壳类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璞 《古生物学报》1993,32(6):725-739
湖北蒲圻车埠和大冶金山店下侏罗统武昌组的双壳类化石可划分为2个组合,武昌组中部Qiyangia-Apseudocardinia组合和武昌组上部Hubericoncha-Kija(Wuchangella)组合,前者时代为早侏罗世中晚期;后者暂归于早侏罗世最晚期。文中描述2新属1新亚属以及15新种。  相似文献   
188.
文章通过贵州盘新塘原下二叠统下部紫松阶珊瑚化石的分析,将该地层划归上石炭统上部。描述上炭统威宁阶,过岩阶和紫松阶的四射珊瑚6属7种,其中5新种,通过对这些珊瑚的形态构造进行了剖析,略述了该地区在晚石炭世的环境特征。  相似文献   
189.
本文对11例肺癌患者胸水13种游离氨基酸作了分析,并与28例正常人血浆游离氨基酸水平作了对照,结果表明:肺癌患者胸水的必需及非必需氨基酸普遍高于正常人血浆游离氨基酸,但其胸水谷氨酰胺水平则明显低于正常人血浆水平。  相似文献   
190.
两株不同来源的蓖麻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rscsNPV和ArNPV)经提纯后,使用SDS—苯酚抽提病毒核酸,并使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I,BamHI酶解后,用分子杂交方法与缺口平移标记的ArscsNPV-DNA探针杂交,分析了两株蓖麻蚕NPV病毒核酸的同源性。EcoRI酶解的ArNPV-DNA产生8个片段,其中5个片段能与ArscsNPV-DNA探针杂交。BamHI酶解ArNPV-DNA产生7个片段,其中6个片段能与ArscsNPV-DNA探针杂交。结果表明:两株蓖麻蚕NPV之间病毒核酸具有很高的同源性。使用斑点杂交方法分析了ArscsNPV与ArNPV,柞蚕NPV及家蚕NPV之间的核酸同源性,结果表明:ArscsNPV与ArNPV,柞蚕NPV具有同源性。而与家蚕NPV无核酸同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