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993篇 |
免费 | 962篇 |
国内免费 | 3778篇 |
专业分类
1073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5篇 |
2023年 | 258篇 |
2022年 | 364篇 |
2021年 | 395篇 |
2020年 | 405篇 |
2019年 | 437篇 |
2018年 | 266篇 |
2017年 | 281篇 |
2016年 | 276篇 |
2015年 | 396篇 |
2014年 | 591篇 |
2013年 | 491篇 |
2012年 | 691篇 |
2011年 | 627篇 |
2010年 | 550篇 |
2009年 | 558篇 |
2008年 | 592篇 |
2007年 | 583篇 |
2006年 | 507篇 |
2005年 | 447篇 |
2004年 | 326篇 |
2003年 | 279篇 |
2002年 | 217篇 |
2001年 | 223篇 |
2000年 | 218篇 |
1999年 | 144篇 |
1998年 | 82篇 |
1997年 | 67篇 |
1996年 | 33篇 |
1995年 | 38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20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30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20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22篇 |
1981年 | 8篇 |
1977年 | 4篇 |
1965年 | 6篇 |
1964年 | 5篇 |
1959年 | 3篇 |
1953年 | 5篇 |
1950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采用石蜡切片方法对粉叶小檗(Berberis pruinosa Franch.)的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形成过程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雌蕊1枚,子房单心皮,边缘胎座,2枚胚珠倒生,具双珠被,厚珠心,珠孔由内外两层珠被共同形成,呈“Z”字形;单孢原,位于珠心表皮下;直线形大孢子四分体,合点端的1个大孢子发育为功能大孢子,胚囊发育类型为蓼型;成熟胚囊中,2个极核在受精前融合为次生核;3个反足细胞不发达,较早退化;"品"字形卵器,其中助细胞发达且具丝状器。 相似文献
182.
应用PCR—SSCP鉴别我国多斑按蚊复合体成员种(双翅目:蚊科)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测定并分析了我国多斑按蚊复合体5个成员种(多斑按蚊、威氏按蚊、伪威氏按蚊、达罗毗按蚊和塞沃按蚊)核糖体DNA 28S-D3序列,应用PCR-SSCP技术对该复合体成员种进行分子鉴别。结果显示:我国多斑按蚊复合体5个成员种的D3序列长度范围为388-394bp,GC含量为58.12%—59.79%,D3序列在种内保守,在种间存在差异,种间差异最大的是达罗毗按蚊与伪威氏按蚊为6.55%,最小的是达罗毗按蚊与多斑按蚊为2.58%,平均差异率为4.59%。用SSCP分析多斑按蚊复合体5个成员种的28S-D3扩增产物,结果显示电泳条带具种特异性,可用于鉴别各蚊种。 相似文献
183.
目的:探讨aAd-p53注射液靶向灌注治疗癌性胸腹水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癌性胸腹水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腔内灌注rAd-p53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表阿霉素灌注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KPS功能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灌注治疗,病情获得好转,生存质量得到改善。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0%、67.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KPS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20%和2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d-p53注射液靶向灌注治疗是一种治疗癌性胸腹水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4.
目的:B族维生素以辅酶的形式参与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本文观察硫胺素、核黄素和烟酰胺补充对高脂饲料诱导大鼠肥胖的影响。方法:采用预防肥胖模型法,2×2×2析因设计分为8组:高脂对照组(F0组),高脂+硫胺素(F1组),高脂+核黄素(F2组),高脂+烟酰胺(F3组),高脂+硫胺素+核黄素(F4组),高脂+硫胺素+烟酰胺(F5组),高脂+核黄素+烟酰胺(F6组),高脂+硫胺素+核黄素+烟酰胺(F7组),每组12只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同时硫胺素(100mg/kgbw/d)、核黄素(100mg/kgbw/d)、烟酰胺(250mg/kgbw/d)灌胃,另设正常对照组(C组)12只,普通饲料喂养,自来水灌胃,15周后,分析其体重、摄食量、体脂重量、血脂等实验前后的变化情况及各组动物之间的差别。结果:经过15周喂养后,高脂喂养大鼠体重比正常对照组平均增加了15.7%;而补充烟酰胺(F3)及联合硫胺素(F5)或核黄素(F6)以及三者联合补充(F7)组高脂喂养大鼠与高脂对照组(F0)相比,体重分别降低了35.0%,30.0%,30.1%和30.6%(P值均小于0.05);甚至比正常对照组大鼠平均体重分别下降了22.8%,17.0%,17.0%和17.7%(P值均小于0.05);而补充核黄素或和硫胺素组大鼠体重没有明显增加或降低(P值均大于0.05)。血脂分析结果显示高脂喂养并联合补充核黄素或/和烟酰胺和/或硫胺素组大鼠血清CHOL和LDL水平明显低于高脂对照组;而高脂喂养并联合补充烟酰胺(F3)及联合硫胺素(F5)或核黄素(F6)以及三者联合补充(F7)组大鼠LDL/HDL比值分别0.29、0.26、0.25和0.26,明显低于F0组的0.37(P值均小于0.05)。结论:大剂量烟酰胺可有效地调节血脂水平和控制肥胖大鼠的体重增长,而核黄素及硫胺素对控制肥胖 相似文献
185.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可溶性表达艰难梭菌毒素B羧基端(TcdB-e),免疫产蛋鸡,获得针对TcdB-c的卵黄抗体(IgY)。方法:人工合成TcdB-c的基因,将其克隆至pET32b(+)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诱导表达产物经金属螯合层析纯化,凝血酶酶切后得到目的蛋白TcdB-c;利用兔红细胞凝集和兔肠袢实验检测目的蛋白活性,用TcdB-c免疫产蛋鸡制备鸡卵黄抗体,分离纯化卵黄抗体并经ELISA测定抗体效价,用兔肠袢实验检测抗体的中和活性。结果:构建了TcdB-c的重组表达载体,诱导表达的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79000,经凝血酶酶切后的相对分子质量约65000;目的蛋白免疫产蛋鸡后获得效价为1:20000的抗TcdB-C卵黄抗体,且该抗体可以中和TcdB-c对兔小肠的毒性作用。结论:获得了具有生物学活性的TcdB-C,并制备了针对TcdB-c的鸡卵黄抗体,为利用基因工程方法防治艰难梭菌感染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6.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合并肺结核(Tuberculosis,TB)患者诱导耐药性危险因素的回归分析。方法:从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于我院共计有124例患者被确诊为肺结核,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合并有2型糖尿病,将其分成观察组(49例)及对照组(75例)。对全部患者进行耐药性实验,分别经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性分析寻找诱导耐药性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断、有吸烟习惯、依从性差、病程≥1年、HbAlc值≥6.5%等方面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由多因素分析可知,治疗过程中断、有吸烟习惯、依从性差、病程≥1年、HbAlc值≥6.5%等均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危险因素。结论:T2DM合并TB患者诱导耐药性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应重点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7.
急性脑梗死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病死率和致残率高,且极易复发。但目前针对急性脑梗死在时间窗内溶栓、抗凝等治疗手段不能从根本上切实有效地修复受损脑组织,且伴有出血等风险。寻找脑梗死形成发展的原因并予以治疗迫在眉睫。酸中毒是引起缺血性脑损伤的重要机制。大量实验研究表明,酸中毒能加重神经元的缺血性损伤,且其梗死面积与酸中毒的程度直接相关。但缺血产生的酸中毒如何引起神经元损伤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最近研究发现酸中毒能激活一种在中枢及周围神经中广泛存在的膜通道,即酸敏感离子通道,它对Ca2+通透,能引起细胞内Ca2+超载,同时能激活胞内酶引起细胞内蛋白质、脂类及核酸的降解,加重缺血后脑损伤。本文就酸敏感离子通道1a与脑梗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8.
目的:研究全膝关节置换术前、术后Insall-Salvati指数和改良Insall-Salvati指数与术后膝关节活动度的关系。方法:采用HSS评分系统对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半年至一年的关节功能、活动度、肌力、屈曲畸形、稳定性等进行评价。测量81例(106膝)患者术前、术后X线片Insall-salvati指数及改良Insall-salvati指数。结果:术后HSS评分为(89±10)分,术前Insall-salvati指数及改良Insall-salvati指数分别为(1.00±0.13)、(1.61±0.21),术后Insall-salvati指数及改良Insall-salvati指数分别为(0.94±0.19)、(1.67±0.34)。关节置换术后Insall-salvati指数较置换前显著降低(P0.05),改良Insall-salvati指数显著提高(P0.05)。术后低位髌骨组(Insall-salvati指数0.8)HSS评分、活动度和屈曲畸形分值均较正常髌骨组(0.8Insall-salvati指数1.5)显著降低(P0.05)(P0.05)。高位髌骨组(Insall-salvati指数1.5)和正常髌骨组各项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改良Insall-salvati指数小于1.8的患者术后膝关节HSS评分、功能、活动度、肌力、屈曲畸形、稳定性显著高于大于1.8的患者(P0.05)。结论:术前改良Insall-salvati指数和术后Insall-salvati指数可作为评价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参考指标。术前、术后的膝关节高度均会影响术后关节功能,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精确截骨对术后关节功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9.
孙燕敏王颖韩宝庆高大鹏马雪松戚思华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5):951-954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途径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对吗啡硬膜外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0例(ASAⅠ-Ⅱ)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腹式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n=50),各组均给以硬膜外注射2.5 mg吗啡作为术后镇痛治疗的同时,A组静脉注射安慰剂(生理盐水),B组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10 mg,C组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5 mg,D组硬膜外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5 mg及静脉注射安慰剂(生理盐水),以上均以5 mL作为注射容积。观察和比较术后24 h内各组恶心和呕吐(PONV)、皮肤瘙痒、补救镇痛、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排气时间和补救镇痛时间。结果:B、C、D三组的PONV总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083),而B、C、D三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083);A、B、C、D四组间恶心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而D组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083);B组皮肤瘙痒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083);四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均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P0.05)。四组患者补救镇痛的发生率、补救镇痛药量和排气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C、D组的补救镇痛时间明显比A组延长(P0.0083),四组患者均未出现呼吸抑制。结论:地塞米松磷酸钠可降低吗啡硬膜外术后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延长补救镇痛时间;硬膜外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对降低呕吐的发生率更有效;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10 mg可降低瘙痒的发生率,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