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37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61.
六个石蒜居群的核型及四倍体石蒜的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染色体与核型的变化是植物系统发育和进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石蒜属Lycoris植物特别是石蒜L.radiata在染色体数目和核型上存在较大的变异。通过对不同居群的石蒜核型研究,可以为石蒜和石蒜属植物的核型演化及演化机制提供一些重要的基础资料。本文对分布于中国安徽省和浙江省的6个石蒜居群进行了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6个石蒜居群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分别为:霍山居群2n=44=28st+8t+8T,2n=22=6st+12t+4T;黄山居群2n=22=22t,2n=22=18st+4t,2n=21=12st+7t+2T;滁州居群2n=33=33t;马鞍山居群2n=33=18st+15T,2n=25=1m+20st+2t+2T;宣城居群2n=22=20st+2T,2n=21=1m+20st;杭州居群2n=22=12st+4t+6T,2n=21=18st+3t。其中,部分居群的核型类型为首次报道;并首次发现了四倍体的石蒜居群。此外,对石蒜的核型进化和多倍体起源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2.
定量认识和理解气候与流域特征变化对淮河流域地表水文过程的影响,可以为科学管理淮河流域水资源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评估了多控制因子联立求解归因方法的适用性,以此量化了淮河流域气候和Budyko参数n对不同年代蒸散发(ET)、径流变化(较基准期1961—1980年)的贡献,并且进行了归因分析,结果表明:1)多控制因子联立求解法可以准确有效地分离气候和参数n对ET和径流变化的贡献。2)在气候和参数n变化的共同影响下,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ET和径流在沂沭泗河各水文分区均呈减小趋势,而在上游和中游各水文分区的变化则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性。3)就各年代控制ET变化的主要因子,多数水文分区为参数n,其次为降水和潜在蒸散发(PET),分别集中在沂沭泗河地区和淮河上游。20世纪80年代,中游水文分区径流变化的主控因子为PET,其他水文分区则多为降水;而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多数水文分区的主控因子为参数n,其次为降水。总之,控制淮河流域ET和径流变化的物理机制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和年代际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63.
64.
65.
王毅  周旭  毕玮  杨宇明  李江  王娟 《广西植物》2015,35(5):721-727
1-羟基-2-甲基-2-E-丁烯基-4-焦磷酸还原酶(HDR)是甲基-D-赤藓醇-4-磷酸(MEP)途径中的最后一个酶,在植物萜类生物合成中起主控作用。该研究根据思茅松(Pinus kesiya var.langbianensis)树皮转录组数据分析结果,首先获得了思茅松HDR基因片段,然后根据所获得的基因片段设计特异引物,提取受伤后的思茅松树皮的RNA,并运用RT-PCR和RACE技术从思茅松树皮中克隆得到完整的HDR基因(Pk HDR)。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克隆获得的Pk HDR1基因c DNA全长序列为1 876 bp,含有1个1 464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487个氨基酸。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思茅松HDR蛋白与赤松(Pinus densiflora)HDR蛋白的相似性高达99%。亚细胞定位及结构域分析结果表明:思茅松Pk HDR氨基酸序列中包含转运肽序列(A1-A61)及植物HDR蛋白多个保守的功能位点(A143,A234,A288,A371)。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Pk HDR蛋白与赤松HDR蛋白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半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树皮的创伤促进思茅松HDR基因的表达。该研究成功克隆获得HDR基因,并确定其与松脂代谢密切相关,为阐明思茅松松脂生物合成机制和分子育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6.
研究了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对茄子生长和对黄萎病的影响,并且探讨了AMF诱导植物抗病性的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接种AMF能促进茄子的生长,明显降低茄子黄萎病的发病率和发病指数;与只接黄萎菌处理比较,在先接种AMF然后接种黄萎病原菌的情况下,可以降低茄子叶内脯氨酸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提高根系活力,提高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试验显示,AMF对茄子黄萎病具有一定的生防效果。这种抗性可能来源于AMF提高了茄子营养水平,激活了植物抗病机制。  相似文献   
67.
蓝藻水华暴发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藻类生长受温度、光照、风力、营养盐、pH、微量元素等多个因素的影响[1—4]。藻类属于光能自养型微生物,其生长繁殖离不开自身的光合作用;作为光合作用主要的无机碳源,CO2对藻类生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工业的快速发展,化石燃料的燃烧,增加了大气CO2的源,环境破坏引起的森林绿地面积锐减,又使CO2的汇减少,最终导致大气CO2浓度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68.
目的:利用与PKD1紧密连锁的微卫星的多态性对黑龙江省汉族人群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裳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diseaseADPKD)家系成员进行症状前诊断。方法:扩增PKD1基因内部(KG8)及基因两侧(AC2.5、CW4)共三个微卫星遗传标记,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检测,银染,最后进行家系连锁分析。结果:家系1中一名男孩携带了PKD1突变基因,处于发病前期。结论:通过连锁分析ADPKD进行连锁分析能高效、快捷、准确地进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9.
毕琳琳  王四旺  缪珊  谢艳华 《生物磁学》2011,(23):4444-4446,4459
目的:探讨酯苷胶囊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小鼠移植性肿瘤模型,以5-FU为阳性对照组,观测2、4、8mg·kg^-1酯苷胶囊对小鼠H22、S180肉瘤和HCA肝癌模型动物的抗肿瘤作用。结果:酯苷胶囊对H22、S180和HCA移植瘤的抑制率分别为36.8%~65.3%,19.0%~41.4%,46.8%~52.3%。结论:酯苷胶囊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显著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命。  相似文献   
70.
胡伟  毕永春  方莉 《生物磁学》2011,(23):4583-4585
DNA对于机体免疫系统具有很多复杂的作用。存在于细菌DNA中的刺激性CpG基序能够促进机体免疫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使机体产生偏向Th1方向的免疫应答,而抑制性寡脱氧核苷酸(oligodeoxynucleotide,ODN)可以选择性阻断刺激性CpG诱导的免疫激活作用。抑制性ODN按其结构不同大致分为三类,它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对CpG-S的结合及摄取、降低CpG-S特异性受体TLR9的表达发挥抑制作用。本综述主要介绍抑制性ODN的结构特征、作用机制和它在一些疾病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