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8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39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21.
&#  &#  &#  &#  &#  &#  &#  &#  &#  &#  &#  &#  &#  &#  &#  &#  &#  &#  &#  &#  &#  &# 《水生生物学报》2015,39(5):1027-1034
文章考察了国内外社区渔业的发展概况, 并基于三峡水库的实际情况开展了渔业社区的构建和运行试验, 结果显示, 社区渔业在三峡库湾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具有综合效应, 将是养护三峡渔业资源、开展渔业生产的一种重要组织方式, 可确保三峡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 通过实践还确认了三峡水库实施社区渔业存在现实的困难, 渔业社区的构建和运营在准入制度、管理体制等诸多方面存在问题,三峡水库发展社区渔业需要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 同时需要严格的管理制度确保良好的从业环境。    相似文献   
122.
研究大黄醇提物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活性及机制。主要采用牛津杯法和液体倍比稀释法;通过扫描电镜、SDS-PAGE、二维电泳及串联质谱等方法探讨大黄醇提物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机制。结果显示,大黄醇提取物对嗜水气单胞菌有明显的抑制效果,抑菌圈为(24.5±0.2)mm,MIC和MBC均为3.91 mg/m L;在药物作用下,菌体表面变粗糙,细胞膜受损并出现破裂;在经药物处理4 h后,细菌蛋白含量明显下降(P0.05),2-DE电泳发现3个差异性蛋白。结果表明,大黄醇提物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制作用机制是破坏其细胞膜结构及影响特定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3.
肌肉生长抑制素 (myostatin,Mstn)基因失活可引起哺乳动物的肌肉增生,但其调控机制尚不清楚,且缺乏可靠的试验材料验证Mstn相关分子通路的变化。本研究所用PK3108细胞系是在野生型PK15细胞系的基础上成功靶向敲除一条等位基因,在其靶位点敲入标记基因,敲除了204 bp的外显子3序列, LoxP锚定在其标记基因两侧。利用Cre/LoxP重组酶删除系统删除插入PK3108Mstn靶位点的标记,借助流式细胞仪和荧光蛋白甄别得到无标记的过渡型细胞系PK3108-2。将Cas9/sgRNA表达载体和供体DNA共转染PK3108-2,借助G418抗性筛选和倒置荧光显微镜挑选出仅带阳性标记的克隆L18,对其基因组进行PCR产物凝胶电泳与PCR产物测序,证明克隆L18在预设位点发生同源重组;对其蛋白质进行Western 印迹实验表明,Mstn被成功地敲除失活。综上结果证明,本研究实现了双等位基因的精准敲除,构建了Mstn双敲除梯度回复表达细胞系。本研究为揭示Mstn的作用机制提供理想的实验材料,也为双等位基因的敲除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24.
山西霍山油松林的物种多度分布格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利霞  毕润成  闫明 《植物生态学报》2011,35(12):1256-1270
物种多度格局分析对理解群落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首次选用描述种-多度关系的生态位模型(生态位优先模型NPM、分割线段模型BSM、生态位重叠模型ONM)、生物统计模型(对数级数分布模型LSD、对数正态分布模型LN)以及中性理论模型NT, 对山西霍山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林的物种数量关系进行了拟合研究, 并采用卡方(χ2)检验、Likelihood-ratios (L-R)检验、Kolmogorov-Smirnov (K-S)检验和赤池信息量准则(AIC)选择最适合模型, 结果表明: (1)描述乔木层物种多度格局的最优生态位模型为NPM (3种检验方法均接受该模型, p > 0.05, 且该模型具有最小的 AIC值), ONM的拟合效果次之, 不服从BSM; 三种生态位模型均可较好地拟合灌木层物种多度格局; ONM是草本层最佳生态位模型, BSM、NPM拟合效果较差; LSD可以描述油松林各层物种多度结构; LN可以很好地解释灌草层物种数量关系; NT不能解释油松林任何层次的物种多度结构。(2)霍山油松林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均明显小于草本层; 该群落物种富集种少而稀疏种多, 且群落的均匀度相对较小。(3)从该区油松林种-多度分布来看, 同一个模型可以拟合不同的物种多度数据, 相同的数据可以由不同的模型来解释。因此, 研究森林群落物种分布时, 应采用多个模型进行拟合, 同时选用多种方法筛选最优模型。  相似文献   
125.
前期研究发现, 重要的外来入侵害虫B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在烟草植株上对烟蚜Myzus persicae具有明显的种间竞争优势。为明确两种害虫的生理适应性差异对其种间竞争的影响, 用生化分析法研究了两种成虫取食B型烟粉虱为害的烟草植株后其体内主要保护酶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B型烟粉虱取食其前侵染的烟草植株6, 12, 24, 48和72 h后, 其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取食12和24 h后变化不明显, 但在取食6, 48和72 h后也显著增加(P<0.05), B型烟粉虱体内的这3种酶活性的最高值较对照最高分别增加达1.62, 2.71和2.57倍。烟蚜取食B型烟粉虱前侵染的烟草植株在多数取食时间段内, 其体内PPO和SOD的活性仅略有增加, 但在取食12 h后SOD的活性受到明显的抑制。POD活性除在取食24 h后显著高于对照外, 在取食其他时间后均受到显著的抑制(P<0.05)。B型烟粉虱取食其前侵染的烟草植株不同时间后, 其体内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均显著增加, 最大值分别是对照的1.54倍和1.33倍; 烟蚜取食烟草植株6 h后, 其体内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与对照相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 但随着取食时间的延长, 这两种酶活性被显著抑制, 其最低值分别为对照的0.39和0.72倍。结果提示: 与烟蚜相比, B型烟粉虱取食经B型烟粉虱前侵染的烟草后其体内保护酶和消化酶的活性提高是其具有较高适应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6.
数学模型对于非破坏性地研究和预测植物的生长状况非常方便有效。以山西省翅果油树自然保护区翅果油树(Elaeagnus moles)叶片为研究对象,利用简单易测的叶长(L)、叶宽(w)和叶绿素含量(SPAD)及其不同的组合作为模型拟合参数,建立了关于叶面积(LA)、叶饱和鲜重(SFW)和叶干重(DW)的预测模型共10个,选择拟合度最好的模型作为LA、SFW和DW的预测模型,这3个模型分别为:LA=3.647+0.383LW+0.001LWS(R=0.968),SFW=-0.464+0.081L+0.00008LV/S(R=0.963),DW=-0.094+0.032W+0.0001LS(R=0.960),并用实测值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LA、SFW和DW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分别达到了高度一致,能够用于对实际未知叶片LA、SFW和DW的预测。  相似文献   
127.
目的:观察新型激光光敏根管消毒剂、甲苯胺蓝和亚甲基蓝在牙本质中的渗透效果,评价三种光敏剂在牙本质中的渗透性。方法:收集新鲜拔除的离体单根管牙90颗,根管预备后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颗。A组为新型激光光敏根管消毒剂组;B组为甲苯胺蓝组;c组为亚甲基蓝组。A、B、C三组实验根管内分别用浸有饱和的新型激光光敏根管消毒剂、甲苯胺蓝和亚甲基蓝的棉捻在根管内停留60秒。沿牙体长轴颊舌纵向劈开,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用Photoshop8.01软件测量三种光敏剂渗透入牙本质的平均深度。结果:新型激光光敏根管消毒剂在牙本质内的渗透平均深度为553.25μm,甲苯胺蓝在牙本质内的渗透平均深度为350.75μm,亚甲基蓝在牙本质内的渗透平均深度为168.25μm。结论:新型激光光敏根管消毒剂在牙本质渗透性明显优于甲苯胺蓝和亚甲基蓝,具有良好的牙本质渗透性。  相似文献   
128.
目的:探讨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30例Pilon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无明显手术禁忌情况下,均行开放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术后采用Mazur评分系统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本组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4.1个月;参照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优14例,良1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0%。仅1例开放性Pilon骨折患者发生皮肤感染坏死,局部缺损,经清创、VSD覆盖负压吸引,待新鲜肉芽组织形成后,行带蒂皮瓣移植术,愈合良好。结论:解剖型锁定钢板的解剖形态好,成角稳定,用于治疗Pilon骨折能够恢复关节面的完整性、稳定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9.
糖尿病足溃烂是糖尿病的常见慢性并发症,以高发生率、高致残率、经济负担重,治疗时间长及高死亡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我国糖尿病协会于2010年11月14公布我国糖尿病的患病者已达9240万,除此之外糖尿病前期患者已达1.482亿。而在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足的发病率达到1.7%-11.9%;糖尿病患者中有15%的患者一生中有患糖尿病足的倾向,因此对于糖尿病足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糖尿病足的病因、机制,微环境变化着手,重点阐述糖尿病足传统的中西医疗法及目前的手术、介入及干细胞治疗方法的近况,旨在探讨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及可开拓的空间,为进一步治疗糖尿病足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糖尿病足新方法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30.
目的:探索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致炎性疼痛后大鼠海马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溶媒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大鼠左侧足底皮下注射CFA和生理盐水混合溶剂100μL,建立炎性疼痛模型,注射后大鼠分别存活1天、4天、7天、14天(n=20只/组)。在建模前和建模后不同时间点采用Von Frey纤维检测大鼠50%机械缩足阈值(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的变化。采用强迫游泳实验和糖水偏好实验检测大鼠抑郁样行为,采用RT-PCR检测不同时间点大鼠海马中BDNF m RNA的水平,采用ELISA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DNF的表达变化。结果:足底注射CFA后1天50%PWT下降,持续至14天仍低于基础值。在强迫游泳实验中,注射CFA7天后的大鼠不动时间百分比增加,一直持续到CFA注射后14天。糖水偏好实验中注射CFA后7天组、14天组大鼠表现出对糖水偏好的降低,提示注射CFA后7天大鼠出现抑郁样行为并持续到第14天。在足底注射CFA第7天后BDNF m RNA和BDNF的水平达到高峰,第14天表达下调并基本恢复正常水平。结论:结果提示,足底注射CFA能诱导大鼠产生炎性痛,CFA注射7天后出现抑郁样行为,此时海马内BDNF m RNA和BDNF蛋白水平均上调,可能与足底注射CFA后出现的抑郁样行为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