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48篇 |
免费 | 145篇 |
国内免费 | 667篇 |
专业分类
176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42篇 |
2022年 | 53篇 |
2021年 | 77篇 |
2020年 | 72篇 |
2019年 | 74篇 |
2018年 | 51篇 |
2017年 | 40篇 |
2016年 | 55篇 |
2015年 | 62篇 |
2014年 | 91篇 |
2013年 | 79篇 |
2012年 | 98篇 |
2011年 | 115篇 |
2010年 | 102篇 |
2009年 | 92篇 |
2008年 | 88篇 |
2007年 | 94篇 |
2006年 | 84篇 |
2005年 | 74篇 |
2004年 | 60篇 |
2003年 | 48篇 |
2002年 | 44篇 |
2001年 | 30篇 |
2000年 | 31篇 |
1999年 | 21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不同年龄杜香-兴安落叶松林粗木质残体贮量及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大兴安岭杜香-兴安落叶松林为对象,采用2类标准分析不同年龄林分粗木质残体(CWD)的物种组成、径级结构及腐烂等级,揭示CWD特征及贮量的变化。结果表明:Harmon标准计算的密度、体积和生物量为350~659株·hm-2、2.64~38.27m3·hm-2和1.13~8.52t·hm-2,分别比LTER标准高出52.07%~92.38%、17.44%~63.13%和16.88%~22.11%。随着林分年龄的增加,Harmon标准计算的CWD密度呈"U"型分布,体积和生物量均呈近似正态分布;LTER标准计算的CWD密度从中龄林开始逐渐上升,体积和生物量则逐渐降低。随着林分年龄的增加,2类标准计算的腐烂等级高的CWD密度、体积和生物量比例均逐渐增加,其中幼中龄林以Ⅰ-Ⅱ级腐烂为主,近成熟林以Ⅱ-Ⅲ级为主。群落由兴安落叶松和白桦构成,兴安落叶松CWD在数量、体积和生物量上均占76%以上。 相似文献
992.
割一年休一年割草制度下羊草群落植物多样性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82—2002年样方观测资料,对典型草原区羊草草原群落割一年休一年刈割处理过程中的植物多样性变化规律及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植物种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建群种羊草的个体数量先下降然后略有上升,但总体呈下降趋势;偶见种和伴生种增加,但组成有所不同。就群落多样性而言,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均呈现一个明显高峰值的单峰曲线,物种分布的均匀度是影响多样性指数变化的主要因子。群落主要植物种群密度、生物量与多样性指数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这与它们在群落中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93.
木兰属叶片的比较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木兰属(Magnolia)12种、1亚种植物的叶片进行了比较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1)Nootboom系统的云南木兰(M.yunnanensis)和乐东木兰(M.lotungensis)的叶肉中含有大量的单宁,与木兰属其他植物叶片的解剖结构有较大区别,支持刘玉壶系统^[2]拟单性木兰属(Parakmeria)的建立;(2)凹叶厚朴(M.officinalis ssp.biloba)为厚朴(M.officinalis)的亚种,二者下表皮均被表皮毛,但表皮毛的细胞个数明显不同,因而很易区分;(3)木兰属植物的叶片在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的比例、表皮毛、油细胞大小及其分布密度密度等方面在种间具有一定差别。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谷氨酸棒杆菌是工业生产氨基酸的主要菌株,以缬氨酸高产菌株谷氨酸棒杆菌V1为研究对象,探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CK)介导的草酰乙酸回补途径对菌株生理特性以及主要氨基酸代谢流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在谷氨酸棒杆菌V1中过表达pepc(编码PEPC)和pck(编码PCK),比较重组菌与出发菌关键酶活性、发酵特性以及主要氨基酸积累量变化。【结果】构建两株重组菌V1-pepc(强化草酰乙酸回补途径)和V1-pck(弱化草酰乙酸回补途径),重组菌生长均较出发菌延缓,总生物量、葡萄糖和硫酸铵消耗基本不变;过表达pck,PCK活性提高22.8%,丙氨酸、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积累量分别提高了11.8%、17.2%、27.8%和19.5%;过表达pepc,PEPC活性提高27.5%,同时PC活性降低12.9%,天冬氨酸族和谷氨酸族氨基酸的整体流量变化不大,丙氨酸族氨基酸的整体流量降低了14.7%。【结论】丙氨酸族氨基酸受此回补途径影响较大,天冬氨酸族氨基酸受此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95.
黑麂栖息地利用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动物对栖息地的利用和选择是研究动物生境需求的核心内容。它可以为栖息地评价、容纳量估计、能量代谢以及种间关系等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基础资料,也对重建、恢复和管理野生动物尤其是濒危动物栖息地具有参考价值。以往有关黑麂生态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种群特征、食性、繁殖、人工驯养和资源状况等方面(欧善华等,1981;盛和林等,1987,1990,1992;鲍毅新,2002;吴海龙等,2003),对黑麂栖息地的利用只有简单的描述(盛和林,1987,1992),没有系统的定量化报道。故从2002年4月至2003年12月在浙江省九龙山自然保护区和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开展了黑麂栖息地利… 相似文献
996.
【目的】为评价O型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灭活疫苗免疫后中和抗体(neutralizing antibodies,NA)水平,建立检测中和抗体的固相阻断ELISA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solid-phase blocking ELISA,NA-SPBE)方法。【方法】本研究以本实验室前期制备的FMDV广谱反应性牛源单克隆抗体E32作为捕获抗体,以生物素标记的FMDV O型型内广谱中和牛源单克隆抗体C4作为检测抗体,经过条件优化建立了检测FMDV O型中和抗体的固相阻断ELISA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交叉反应性与病毒中和试验(virus neutralization test,VNT)相关性等试验。【结果】抗体E32最佳包被浓度为0.5 μg/mL,O型FMDV灭活抗原最佳稀释浓度为0.25μg/mL,生物素标记抗体C4-Bio最佳工作浓度为0.06 μg/mL,链霉亲和素-HRP的最佳稀释度为1:40 000。以1.35 log10作为效价判定临界值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7.14%和98.84%。利用该方法分别检测FMDV A型、FMDV Asia1型、BVDV、PRRSV、CSFV、PPRV抗体阳性血清时,均为阴性,未出现交叉反应。该方法批内和批间重复试验的变异系数均<10%,表明其重复性较好。利用该方法与VNT分别对160份血清样品进行检测,二者的相关系数r为0.807 5,P<0.000 1,相关性显著。【结论】该方法可以检测FMDV O型中和抗体,为FMDV O型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评价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97.
植物乳杆菌Lp-2的高密度发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密度培养植物乳杆菌是制作其发酵剂的重要环节。首先,研究了不同的溶氧和pH对植物乳杆菌的分批发酵的影响。在分批发酵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发酵液中的菌体浓度,进行了补料分批发酵实验。最终通过对蔗糖反馈补料发酵试验对比改造获得了pH反馈补料发酵工艺。此发酵补料工艺可以控制蔗糖残糖量始终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获得了最高的菌体产量。菌体干重达到13.56g/L,较分批培养提高90.05%。 相似文献
998.
999.
水稻是世界上近一半人口的主粮作物,也被认为是研究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与非豆科植物共生的模式寄主植物。由于研究手段的限制,长期以来对稻田AMF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的认识不够深入。近10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AMF在稻田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新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稻田生态系统中AMF生态功能及其与水稻互作的研究。本文综述了稻田生态系统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 AM)共生体的建立、AMF的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AMF的生态功能、AMF在水稻栽培中的潜在应用等,并对未来AMF与水稻研究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AM共生体的建立依赖AMF和水稻间一系列复杂的信号识别、交换和传导机制;相较于稻田湿地环境,旱作环境水稻根中AMF的定殖率更高,而且受寄主植物、环境因子和栽培管理措施等因素影响;AMF在调控水稻生长、营养吸收、抵御环境胁迫、降低稻田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排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AMF与其他微生物联合作用可以更好地帮助水稻吸收养分和抵御环境胁迫。基于稻田生态系统A... 相似文献
1000.
Jun-jun SHAO Hui-yun CHANG Tong LIN Guo-zheng CONG Jun-zheng DU Jian-hong GUO Hui-fang BAO You-jun SHANG Ya-min YANG Xiang-tao LIU Zai-xin LIU Ji-xing LIU 《中国病毒学》2008,23(5)
To investigate the security of semen biologically, 15 bull semen samples were collected (of which 5 exhibited clinical signs of Foot-and-mouth disease) and identified by RT-PCR and virus isol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emen of the infected bulls were contaminated by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FMDV), but FMDV was not detected in semen samples from those bulls not showing clinical signs of Foot-and-mouth disease (FMD).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the presence of FMDV in bull semen due to natural infection in China. The analysis of the partial sequence of the VP1 gene showed that the virus strain isolated from semen has 97.9% identity with the virus isolated from vesicular liquid of infected bulls showing typical signs of FMD and belonged to the same gene sub-group.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