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2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67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目的:利用甲醇酵母表达系统,构建重组人骨形成蛋白-7(rhBMP-7)成熟肽的基因工程菌,并实现其分泌表达。方法:采用PCR方法,依据GenBank数据库中hBMP-7成熟肽序列(AccessionNo.NM_001719)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从已构建的含hBMP-7的克隆载体中扩增获得人骨形成蛋白-7成熟肽基因片段,并以pPIC9K为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电转化巴斯德毕氏酵母SMD1168,于30℃进行甲醇诱导分泌表达,经筛选获得rhBMP-7成熟肽表达株,并进行了表达产物的活性测定。结果:表达产物存在于培养上清中,约占分泌蛋白总量的8%。经Western印迹分析可以检测到重组表达产物,ELISA检测其具有特异性结合活性。结论:构建了重组人骨形成蛋白-7成熟肽的基因工程菌并在甲醇酵母中实现了分泌表达,为进一步的活性及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2.
对SARS病人粪便样本直接测序,得到SRAS—CoV BJ202全基因组序列(AY864806)。应用比较基因组研究方法对GenBank中公布的115株SARS—CoV基因组序列以及BJ202进行分析。以GZ02序列为参照,发现2个以上基因组中同时存在单核苷酸多态(SNP)位点共278个。多态位点在SARS—CoV基因组中呈偏态分布,大约一半突变位点(50.4%,140/278)发生在基因组3’末端1/3区域。编码Orf10-11、Orf3/4、E蛋白、M蛋白和S蛋白区域突变率较高。克隆并测序含有BJ202基因组12个多态位点的11个cDNA以及4个不含已知多态位点的cDNA片段(15个片段总长度为6.0kb),结果显示:BJ202特有的3个多态位点(13804、1503l和20792)以及另外3个多态位点(26428、26477和27243)均检出两种不同核苷酸;位点18379虽在已公布的115株SARS—CoV基因组中未发现突变,实际上也是多态位点。14个克隆中有8个克隆该位点为A,6个克隆为G。全部116个SARS—CoV基因组中共有18种缺失类型和2种插入类型。大部分缺失发生在编码ORF9和ORF10-11区域(基因组序列27700—28000bp处)。以邻位连接法(Neighbor-Joining)构建了116株SARS—CoV系统发育树,BJ202与BJ01和LLJ-2004等SARS—CoV的亲缘关系较接近。  相似文献   
83.
目的:构建重组抗HER2 ScFv/tBid载体并观察其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促凋亡作用。 方法: 将重组抗HER2 ScFv/tBid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MV中,转染SGC7901细胞,用RT-PCR方法检测目的基因在mRNA水平的表达,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目的蛋白表达和细胞形态学变化,通过细胞计数检测转染目的基因后对细胞生长的影响,通过检测细胞周期来观察其促凋亡作用。 结果:转染SGC7901细胞后,检测出目的蛋白的表达。细胞计数发现细胞的增殖被明显抑制。细胞周期分析有明显的凋亡峰出现,说明重组抗HER2 ScFv/tBid表达后有促凋亡作用。 结论: 重组抗HER2 ScFv/tBid基因可以在转染的SGC7901细胞中表达,并且可抑制转染细胞的生长,诱导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84.
油松胚珠发育研究中的蛋白质组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松是中国特有的树种,具有重要的造林和绿化价值。但是油松胚珠败育是油松种子生产和繁殖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因此研究油松胚珠的发育机理和败育原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结合研究基因表达的蛋白质组技术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植物研究中,我们将该技术应用到油松胚珠发育的研究中,比较了两种蛋白质提取的方法,发现蔗糖提取方法比传统的TCA方法更适合于油松蛋白质的制备。将电泳分离得到的蛋白点用肽质量指纹图谱的方法进行鉴定,得到了满意的结果,优化了蛋白质质谱鉴定的条件。  相似文献   
85.
三维图像的处理和操作需要将一般的断层序列插值成为具有各坐标轴一致的分辨率的体数据,而目前最常用的线性插值方法在层间距较大时会导致图像边缘模糊和出现伪影。Penney根据现有的非刚体匹配方法,提出了利用图像形变场数据的插值算法,大大提高了层间插值的质量。本文对Penney提出的算法进行了两方面的改进,在配准过程中用简单的单射性约束取代了复杂的平滑性约束,用邻域平均算法替代Penney使用的最邻近直线插值方法,并将新算法的实验结果与原算法、线性插值进行了对比,新算法在保持高质量插值的前提下提高了计算速度。该算法可以应用于精度要求比较高的体数据插值重建过程。  相似文献   
86.
目的分析接种A(H1N1)疫苗人群血清的中和抗体对2009年A(H1N1)的抗病毒作用和相关病毒的交叉免疫保护作用。方法利用MDCK细胞的细胞病变检测接种A(H1N1)疫苗的人血清和未免疫的对照血清对甲型流感病毒A/Brisbane/10/2007(H3N2),A/Brisbane/59/2007(H1N1),A/California/07/2009(H1N1)和A/Shenzhen/406H/2006(H5N1)等病毒的中和作用。结果通过细胞病变观察,证实接种A(H1N1)疫苗的人血清稀释度为1∶40时,30份免疫血清可以中和H3N2(Brisbane),H1N1(Brisbane)和H1N1(CA7)而不产生细胞病变,中和保护率分别均为100%,而相同稀释度的未免疫对照血清的中和保护率分别为100%,100%,40%;而当稀释度为1∶400时,30份免疫血清分别有13,20和21例未出现细胞病变,中和保护率分别为43%,67%,70%,10份对照血清的中和保护率分别为80%,70%,0%。两种稀释度的免疫血清和未免疫对照血清均不能中和H5N1引起细胞病变,中和保护率均为0%。结论接种2009年A(H1N1)疫苗可以诱导能中和CA7 H1N1的抗体产生,但该中和抗体对H3N2(Brisbane),H1N1(Brisbane),H5N1(SZ)高致病禽流感病毒等甲型流感病毒无交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7.
从海南热带生境中采集样品14份,以CMC-Na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筛选获得纤维素酶活性较高的放线菌DA08506和DA08602,CMC酶活力分别为276.642U/mL、773.982U/mL,FPA酶活力分别为82.638U/mL、325.674U/mL。通过多相分类,初步鉴定菌株DA08506可能是Streoptomyces的一个新种;菌株DA08602鉴定为Streptomyces chartreusis。  相似文献   
88.
北细辛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表面消毒法分别从3种北细辛中分离获得10株形态特征不同的优势内生真菌,经形态学和18S rDNA ITS分子分类学分析鉴定为小丛壳属(Glomerella sp.)、叶点霉属(Phyllosticta sp.)、柄孢壳菌属(Po-dospora sp.)、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 sp.)和镰孢属(Fusarium sp.)。对北细辛优势内生真菌的发酵产物进行体外抗肿瘤和抗菌活性检测,结果表明:除菌株E3、E4和E10外,其余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肿瘤和抗菌活性;镰孢属(Fusarium sp.)菌株E9对A549、MDA-MB-231和PANC-1肿瘤细胞抑制率达75%以上;小丛壳属(Glomerella sp.)菌株E1和叶点霉属(Phyllosticta sp.)菌株E2靶向FabI的抗菌活性较强,抑制率达59%。  相似文献   
89.
In this work,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associated coronavirus (SARS-CoV) genome BJ202 (AY864806) was completely sequenced. The genome was directly accessed from the stool sample of a patient in Beijing. Comparative genomics method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sequence variations of 116 SARS-CoV genomes (including BJ202) available in the NCBI Gen-Bank. With the genome sequence of GZ02 as the reference, there were 41 polymorphic sites identified in BJ202 and a total of 278 polymorphic sites present in at least two of the 116 genome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polymorphic sites was biased over the whole genome. Nearly half of the variations (50.4%, 140/278) clustered in the one third of the whole genome at the 3′ end (19.0 kb-29.7 kb). Regions encoding Orf10-11, Orf3/4, E, M and S protein had the highest mutation rates. A total of 15 PCR products (about 6.0 kb of the genome) including 11 fragments containing 12 known polymorphic sites and 4 fragments without identified polymorphic sites were cloned and sequenced. Results showed that 3 unique polymorphic sites of BJ202 (positions 13 804, 15 031 and 20 792) along with 3 other polymorphic sites (26 428, 26 477 and 27 243) all contained 2 kinds of nucleotides. It is interesting to find that position 18379 which has not been identified to be polymorphic in any of the other 115 published SARS-CoV genomes is actually a polymorphic site. The nucleotide composition of this site is A (8) to G (6). Among 116 SARS-CoV genomes, 18 types of deletions and 2 insertions were identified. Most of them were related to a 300 bp region (27 700-28 000) which encodes parts of the putative ORF9 and ORF10-11. A phylogenetic tree illustrating the divergence of whole BJ202 genome from 115 other completely sequenced SARS-CoVs was also constructed. BJ202 was phylogeneticly closer to BJ01 and LLJ-2004.  相似文献   
90.
液泡膜H+ -PPase与植物耐盐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介绍植物液泡膜H^+-PPase的结构、功能及其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并着重阐述液泡膜H^+-PPase在植物耐盐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