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2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67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41.
B链羧端去七肽 (B2 4~B30 )胰岛素 (DHPI)在同样的晶体生长条件下可以得到两种晶型 ,即晶型A和晶型B .测定了 0 .2nm分辨率B型DHPI(DHPI B)的晶体结构 .B型DHPI分子的整体结构与已报道的A型DHPI分子 (DHPI A)很相似 ,但局部区域的构象以及分子在晶胞中的堆积存在较大的差异 .DHPI的晶体结构显示了 ,在结晶条件下 ,一个独立区内 2个DHPI单体分子构成了一个DHPI二体 .DHPI A和DHPI B因二体形成而包埋的作用面 (作用面Ⅱ )面积分别达到 1 8.2 0和 1 6 .95nm2 ,这一面积在目前所有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的晶体结构中是最大的 .仔细考察胰岛素及其截断体类似物的晶体结构可以发现 ,该作用面广泛存在于这些分子的缔合作用中 .研究结果表明 ,作用面Ⅱ在同一晶体生长条件下 2种晶型的形成中起关键作用 .  相似文献   
142.
稻飞虱预报模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陈海新  朱凤生 《昆虫知识》1999,36(3):134-137
应用回归分析法,对江苏省高邮市1983~1997年共15年稻飞虱发生程度的历史观测资料和气象资料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中、短期预测模型,经历史资料回验,符合率85%以上。并提出规范化药剂防治策略及技术。  相似文献   
143.
2010年4~8月在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样点法对荒漠伯劳(Lanius isabellinus isabellinus)的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VON)对荒漠伯劳卵体积与卵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用二元Logistic回归对雏鸟生长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荒漠伯劳的繁殖时间为4月底至8月初,每巢产卵3~6枚,平均窝卵数为4.67±0.57(n=21),卵体积为(3.14±0.32)cm3(n=95),卵鲜重(3.48±0.20)g(n=20),卵体积随着产卵顺序显著减小(R=-0.427,P=0.021,n=29),其采取的是"窝雏减少"的繁殖策略。雌鸟产首枚卵后即开始孵卵,雄鸟负责情饲及警戒。温度自动记录仪测量平均孵卵温度为(38.19±0.77)℃(n=2),雌鸟在巢率为93.95%。平均孵卵时间为(15.33±0.52)d(n=6)。荒漠伯劳雏鸟留巢期12~15 d,幼鸟离巢后亲鸟继续饲喂幼鸟,整个育雏期最长达31 d。研究地区荒漠伯劳种群的孵卵率为82.50%(n=80),卵成功率为46.25%(n=80),雏鸟离巢率为56.06%(n=66),巢成功率58.62%(n=29)。在2010年环志标记的12对繁殖鸟中只有1对繁殖了第二窝。  相似文献   
144.
香菇单核体菌株在传统PDA培养基上生长时具有生长缓慢、容易老化等问题,本研究以1株香菇双核体Y0040以及相对应的2株单核体(Y0040-1和Y0040-3)为研究材料,通过添加不同比例木屑粉的PDA培养基筛选适合香菇单核体生长的配比,结果表明添加木屑能够显著促进单核体菌丝的生长,最适添加比例为2%。将Y0040-1和Y0040-3在PDA和2%木屑PDA上培养后进行转录组表达谱差异分析,结果显示Y0040-1和Y0040-3两个单核菌株在木屑-PDA培养基上生长有1066个共有的差异表达基因,进一步对其注释发现,这些差异基因在细胞结构合成以及碳水化合物代谢等途径上得到富集。同时1066个共有的差异基因中有113个共上调,富集于氧化还原反应,267个共下调主要富集于蛋白质折叠和去折叠等途径。进一步对1066个差异基因进行CAZYmes家族和木质纤维素酶分析,发现有36个家族基因差异表达,包括了4个多铜氧化酶、6个β-葡萄糖苷酶和2个内β-1,4-葡聚糖酶,其中多铜氧化酶基因表达在木屑培养基上都显著上升。木质纤维素降解酶基于氧化还原反应等将木质素降解为菌丝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小分子单糖,可...  相似文献   
145.
李志军  包海鹰 《菌物学报》2018,37(3):389-394
通过对黑木耳中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含量测定,探讨了黑木耳Auricularia heimuer不同处理方式与其DiBP含量的相关性。对黑木耳采用清水、碱水和开水焯不同方式浸泡,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结果。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4.6mm×150mm,5μm)色谱柱用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25mL/min,检测波长254nm,柱温25℃。结果表明,清水浸泡1d、2d、3d和4d的黑木耳所含DiBP的含量显著升高,平均是干品中的2.707倍;碱水浸泡1d、2d、3d和4d以及开水焯黑木耳10s以上均使其DiBP含量显著降低,平均是干品中的0.066倍。因此,黑木耳的浸泡处理方式与DiBP含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为黑木耳的正确处理食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6.
本文基于野生香菇资源的文献以及公共数据库中的序列信息,调查了香菇在我国以及世界范围内的地理分布,同时利用ITS序列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香菇在我国的21个省市有分布,其中对云南、四川和湖北等省香菇资源的研究最为密集。不同菌株的聚类与地域来源有一定的相关性,进一步通过多样性分析显示我国野生香菇的多样性中心分布于西北和西南地区。本文有助于指导我们进行香菇野生资源的调查,进一步挖掘香菇种质资源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7.
148.
目的:观察微波辐照对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C)的影响及金雀异黄素对其的保护作用。方法:HKC分为对照组、微波辐照组、金雀异黄素组(n=6)。金雀异黄素组在辐照前2 h用含30μmol/L金雀异黄素的DMEM培养基进行预培养。辐照后24 h留取上清进行乳酸脱氢酶(LDH)、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及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检测。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微波辐照组上清NAG、LDH活性明显增加(P < 0.01),金雀异黄素预处理组则较微波辐照组明显下降(P < 0.01);微波辐照组上清活性也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 < 0.01)。Hoechst 33258染色显示,微波辐照可导致较多量的细胞凋亡,而应用金雀异黄素预处理后细胞凋亡的比例均大大减少。微波辐照可大大提高HKC细胞中的MDA含量,SOD活性降低(P< 0.01),应用金雀异黄素预处理后MDA的含量无明显降低,SOD的活性明显增大(P < 0.01)。结论:微波辐照可导致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功能损伤,金雀异黄素对其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减少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49.
采用生物毒性实验方法研究了氨氮对中华小长臂虾的急性毒性作用, 结果表明: 在温度为(18±1)℃, pH为7.3±0.1条件下, 氨氮对中华小长臂虾24h、48h、72h、96h 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565.47、371.16、291.16和272.50 mg/L, 安全浓度为 27.25 mg/L。转化为非离子氨的LC50分别为3.74、2.45、1.93 和1.80 mg/L, 安全浓度为0.18 mg/L。根据96h 的LC50和安全浓度按照等差数列设置5个氨氮浓度梯度, 分别60、100、140、180和220 mg/L, 研究氨氮胁迫对中华小长臂虾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 在24h时, 除了220 mg/L的肌肉组织, 中华小长臂虾肝胰腺和肌肉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性高于对照组, 并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 在48—96h均回落到正常水平; 在24h时, 中华小长臂虾氨氮处理组中肝胰腺的酸性磷酸酶(ACP)与对照组未发生显著变化, 而碱性磷酸酶(AKP)则显著高于对照组, 在48—96h两者的140、180和220 mg/L处理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除了140 mg/L 处理组的ACP活性外, 肌肉中的ACP和AKP活性从24h开始就出现了显著性下降, 始终低于对照组。研究获得了氨氮对中华小长臂虾的急性毒性结果和在高氨氮胁迫下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变化规律, 发现中华小长臂虾对氨氮具有较强的耐受性, 但高浓度的氨氮会对中华小长臂虾的免疫酶活性产生抑制作用, 研究结果可为中华小长臂虾健康养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0.
Eight pairs of chloroplast DNA (cpDNA) universal primers selected from 34 pairs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132 pear accessions in Northern China. Among them, six amplified cpDNA fragments showed genetic diversity. A total of 24 variable sites, including 1 singleton variable site and 23 parsimony informative sites, as well as 21 insertion-deletion fragments, were obtained from the combined cpDNA sequences (5309–5535 bp). Two trnL-trnF-487 haplotypes, five trnL-trnF-413 haplotypes, five rbcL haplotypes, six trnS-psbC haplotypes, eight accD-psaI haplotypes and 12 rps16-trnQ haplotypes were identified among the individuals. Twenty-one haplotypes were identified based on the combined fragments. The values of nucleotide diversity (Pi), average number of nucleotide differences (k) and haplotype diversity (Hd) were 0.00070, 3.56408 and 0.7960, respectively.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was detected in Tajima’s D test. Remarkably, the important cpDNA haplotypes and their representing accessions were identified clearly in this study. H_19 wa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ancient haplotypes and was a divergent centre. H_16 was the most common haplotype of the wild accessions. H_2 was the haplotype representing the most pear germplasm resources (46 cultivars and two wild Ussurian Pear accessions), followed by haplotype H_5 (30 cultivars, two wild Ussurian Pear accessions and four sand pears in outgroups) representing the cultivars ‘Dangshan Suli’ and ‘Yali’, which harbour the largest and the second largest cultivation areas in China. More importantly,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supposed evolution routes of Pyrus based on cpDNA divergence in the background of pear phylogeny in Northern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