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2篇
  免费   316篇
  国内免费   1150篇
  3038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9年   1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为了解西南喀斯特石漠化适生植物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对贫瘠土壤养分环境的适应策略, 及其细根、根际土壤的化学计量特征对石漠化等级的响应, 该研究以西南喀斯特石漠化环境适生植物构树为研究对象, 运用生态化学计量学方法, 开展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构树细根、根际土壤有机碳(C)、全氮(N)、全磷(P)、全钾(K)、全钙(Ca)及全镁(Mg)养分含量特征及C、N、P化学计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除Ca含量外, 喀斯特石漠化环境适生植物构树细根、根际土壤的养分含量均处于较低水平; 细根N:P为12.59, 表明构树生长受N和P共同限制; 随着石漠化等级的增加, 细根C、N含量和C:N、C:P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 K、P含量是则表现为先升后降, Ca、Mg含量和N:P无明显变化规律; 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中的构树根际土壤N、P、K、Ca含量呈不同的变化趋势, 而C、Mg含量及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较不显著; 细根与根际土壤的化学计量特征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二者的C、P、Ca、Mg含量、C:N、C:P分别对应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而N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细根的K含量则较为稳定, 几乎不受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上睑退缩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控措施。方法选取2009年至2019年我科因各类原因引起的上睑退缩并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0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切口感染分为感染组(30例)与非感染组(576例)。分析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与病原菌分布,并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共出现30例(4.95%)术后切口感染患者,其中外伤性、Graves眼病与上睑下垂术后源性患者分别为9、12、9例。30例切口感染患者共分离出3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19株(55.88%),革兰阴性菌12株(35.29%),真菌3株(8.82%)。年龄(OR=0.188,P=0.006)、糖尿病(OR=0.234,P=0.005)、BMI(OR=0.151,P=0.001)、住院时间(OR=1.276,P=0.005)与上睑退缩原因(OR=0.177,P=0.006)是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上睑退缩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菌。术后切口感染与高龄、合并糖尿病、高BMI指数、住院时间长、外伤性上睑退缩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3.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娥  薛冰 《植物生态学报》2020,44(5):543-552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类社会的发展,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已经是不可避免。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不仅对生态系统的要素、结构和功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也会对全球变化产生反馈作用。针对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的过程、驱动机制以及在各个方面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的科学研究已经全面开展。该文综述了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对气候、土壤、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多样性以及区域生态环境等影响方面的研究进展, 并提出了相关研究的前沿方向展望。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 学者们将更多地侧重预测未来全球变化背景下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趋势、合理性以及适应性, 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4.
毛鸡骨草是治疗肝病的重要中草药之一,而连作障碍致其产量和品质下降。从主产区广西玉林分别采集正茬、重茬和连作三年的毛鸡骨草根际土壤样品,以种植前水稻土壤为对照,采用Biolog GN2 平板碳源分析技术,研究连作条件下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变化特征,以揭示其连作障碍的原因。结果表明,连作导致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显著降低,微生物利用各类碳源的能力下降。主成分分析(PCA)表明,不同种植年限的毛鸡骨草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均与种植前对照明显不同,而同一种植年限不同生长期土壤微生物碳代谢群落结构虽有差异,但并不显著。相关分析表明,其产量与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指数(如Shannon,Simpson,Mclntosh)以及平均吸光值(AWCD)值正相关,而与第一主成分(PC1)呈显著负相关,说明连作条件下其产量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与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降低和群落结构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995.
膜下滴灌水氮调控对南疆棉花产量及水氮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明水氮调控对膜下滴灌棉花的生长特性、产量构成因素以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设置了3个灌溉水量和5个氮素水平进行大田棉花膜下滴灌试验.结果表明: 随着灌溉水量的增加,棉花的株高、主茎叶数、果枝数和叶面积指数显著增加,棉花叶、茎干物质积累增加,但抑制了根系生长,与低(4950 mm·hm-2)和高(6750 mm·hm-2)灌水量处理相比,中灌水量(5850 mm·hm-2)处理平均单株有效铃数和单铃质量分别增加0.96、0.4个和0.22、0.11 g.与其他施氮处理相比,施氮量为300 kg·hm-2时棉花茎直径显著增加,促进了棉花蕾、铃和根系的发育,而且在灌水量为5850 mm·hm-2条件下,棉花干物质由营养器官向生殖器官的分配比灌水量为4950和6750 mm·hm-2处理分别增加5.1%和29.6%.灌溉水量对棉花产量有显著影响,对衣分率影响不显著,而施氮量对棉花产量和衣分率都有一定的影响,但灌溉水量过低会抑制氮肥增产效应的发挥.在本试验条件下,灌水量为5850 mm·hm-2、施氮量为300 kg·hm-2时,棉花生长健壮,株型结构优化,显著促进了干物质向生殖器官的运转,有效铃数、单铃质量和衣分增加,产量达到最高(6992 kg·hm-2),水分利用效率和氮肥利用率分别达1.45 kg·m-3和45.9%.  相似文献   
996.
采用温室盆栽方法,研究添加外源铁对不同铅浓度(0、100、500和1000 mg·kg-1)污染土壤中宽叶香蒲铅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 各铅浓度条件下,与添加100 mg Fe·kg-1相比,添加500 mg Fe·kg-1处理的宽叶香蒲地上部和根的铅含量均增高.土壤铅浓度为1000 mg·kg-1时,添加500 mg Fe·kg-1处理根的铅含量比100 mg Fe·kg-1处理增加33.7%,地上部铅含量增加50.5%.添加500 mg Fe·kg-1处理的根际土壤中可交换态铅比100 mg Fe·kg-1处理增加77.0%~114.6%.除500 mg·kg-1铅浓度外,各铅浓度条件下添加500 mg Fe·kg-1理根干质量均显著低于100 mg Fe·kg-1处理.在铅污染的湿地环境中添加适量铁可以提高铅的有效性,促进铅积累.  相似文献   
997.
随着我国印染工业的发展,废水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日趋严重,亟需开发一种脱色明显且成本低廉的降解方法。本研究发现毛木耳Auricularia cornea菌株AC5对不同结构的染料均具有一定的降解作用,尤其是三苯甲烷类染料。利用26℃、160r/min振荡培养7d的粗酶液对染料(75.0mg/L)进行12h降解,结果显示三苯甲烷染料孔雀石绿、结晶紫,蒽醌染料活性蓝19和偶氮染料活性蓝222的降解效率分别为83.27%、71.77%、67.81%和63.92%。染料降解实验和酶活力测定结果表明,毛木耳对孔雀石绿的降解率达到最高时漆酶活性最高,为321.0U/mL,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和锰过氧化物酶活性较低。因此,推测在降解过程中漆酶起到主要作用。研究表明利用毛木耳菌丝发酵液降解染料废水成本低且操作方便,为染料废水的降解研究提供了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分析P16/Ki-67双染在TCT(Thinprep cytologic test)诊断为非典型鳞状细胞,意义不明确(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的患者分流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在我院经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诊断为ASC-US的434例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P16/Ki-67双染、高危型HPV(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检测,对比二者与宫颈组织学活检结果的相关性,并分析二者在ASC-US患者分流中的作用。结果:P16/Ki-67细胞学双染法的敏感性为78.2%,特异性为79.2%,HR-HPV法的敏感性为33.5%,特异性为62.3%。P16/Ki-67细胞学双染法在年轻组患者中检出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及以上病变的敏感性为94.5%,特异性为85.7%;在年长组患者中敏感性为44.4%,特异性为74.3%。结论:P16/Ki-67细胞学双染作为一种临床应用简单、患者易于接受、价格相对低廉的生物学标志物,为宫颈癌的早期筛查提供了新的选择。同时,对于年轻患者,P16/Ki-67双染用于ASC-US的分流比HR-HPV检测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极严重少弱精症患者的新鲜周期移植中卵裂球数目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92个新鲜胚胎移植周期,这些胚胎根据移植天数分为第二天移植(Day2)组68周期和第三天移植(Day3)组324周期,其中Day2组根据卵裂球数分为3个(A组,3周期),3~5个(B组,57周期),5个(C组,8周期),Day3组根据卵裂球数分为7个(D组,33周期),7~9个(E组,242周期),9个(F组,49周期)。每个组又根据胚胎评级分为三个亚组,亚组1均为移植1~2级的胚胎(A1~F1),亚组2均为移植3~4级的胚胎(A2~F2),亚组3为一个1~2级和一个3~4级移植胚胎(A3~F3)。综合比较各组和相应亚组之间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活产率的差别。结果:①在day2组中,ABC三组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活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Day3组中,E组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均高于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组和F组及E组和F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在相同卵裂球数组中,不同的胚胎分级各亚组之间(如B1,B2,B3间)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活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不同卵裂球数其相应的同一亚组之间(A1,B1,C1等)上述妊娠结局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严重少弱精形成的胚胎优先推荐第二天卵裂球数为3~5个及第三天卵裂球数为7~9个的优质胚胎进行移植。  相似文献   
1000.
草原毛虫Gynaephora alpherakii是青藏高原草原的主要害虫。国家明令禁止使用化学药剂防控这一害虫。因此,有必要以生物农药控制这种害虫。本试验室内测定5种昆虫病原线虫(Steinernema longicaudum X-7,S. carpocapsae All,S. feltiae SN,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 H06和H. indica LN2)对草原毛虫的致病力。结果表明,S. carpocapsae All、S. feltiae SN两种线虫对草原毛虫的侵染效果较好。适宜S. carpocapsae All、S. feltiae SN线虫的侵染活动的环境温度为25℃;低温环境下两种线虫随着剂量的提高,对草原毛虫的致病力均有着显著地增长(P<0.05),且S. feltiae SN线虫的活性高于S. carpocapsae All线虫。因此,昆虫病原线虫S. feltiae SN品系具有效防治青藏高原高寒草地草原毛虫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