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985篇
  免费   23468篇
  国内免费   8225篇
  2024年   172篇
  2023年   1390篇
  2022年   2790篇
  2021年   6141篇
  2020年   5673篇
  2019年   7996篇
  2018年   8035篇
  2017年   7228篇
  2016年   8721篇
  2015年   10884篇
  2014年   11985篇
  2013年   12874篇
  2012年   12630篇
  2011年   11192篇
  2010年   8887篇
  2009年   6967篇
  2008年   6951篇
  2007年   5857篇
  2006年   5179篇
  2005年   4167篇
  2004年   3720篇
  2003年   3293篇
  2002年   2982篇
  2001年   2551篇
  2000年   2283篇
  1999年   2178篇
  1998年   1174篇
  1997年   1251篇
  1996年   1114篇
  1995年   999篇
  1994年   1025篇
  1993年   712篇
  1992年   1038篇
  1991年   895篇
  1990年   658篇
  1989年   600篇
  1988年   506篇
  1987年   433篇
  1986年   421篇
  1985年   414篇
  1984年   220篇
  1983年   210篇
  1982年   153篇
  1981年   129篇
  1980年   112篇
  1979年   121篇
  1978年   83篇
  1977年   65篇
  1974年   74篇
  1972年   6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IN THIS STUDY IT IS REPORTED THAT: (1) the levels of blood 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 and serum tumour necrosis factor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fter coronary ligation and reperfusion, compared with sham-ligated controls, in an anaesthetized rat model; (2) compared with vehicle controls, pretreatment with the PAF antagonist BN 50739 (10 mg/kg, i.v.) produced significant decreases in infarct size (from 29.6 +/- 4.0% to 22.4 +/- 2.1%, p < 0.05 after 3 h ligation, and from 28.5 +/- 9.5% to 10.5 +/- 4.5%, p < 0.01 after 4 h reperfusion) and the level of serum TNF (from 10.4 +/- 7.7 U/ml to 3.9 +/- 4.8 U/ml, p < 0.05); and (3) a significan positive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the level of blood PAF or serum TNF and infarct size. The present results indicate that PAF and TNF may be important mediators involved in myocardial ischaemia and reperfusion injury, and that PAF antagonists may exert a protective effect on ischaemic or reperfused myocardium by inhibiting the interaction of PAF and TNF.  相似文献   
992.
氚水在模拟水生-陆生生态系中的迁移与分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进入水体的HTO向陆地的迁移。结果表明:1.进入水体的HTO将向系统各组分转移,池水中的HTO单调地减少,底泥及水生生物中的HTO浓度皆在经历某一最大值后平缓地下降;2.HTO中的而以自由水沉和结合态氚存在于水生动植物和底泥中;3.HTO还明显地向毗邻的陆地和作物迁移,在一个半月期间,陆地系统中的总而约占水体的24%。  相似文献   
993.
植物细胞离析酶的制备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spergillus sp.A-19菌经固体发酵研制成一种新的植物细胞离析酶(SeparatasezA—P)。其离析单细胞的酶活力平均为70 767u/g,有效作用的pH在3.0—7.0,温度为20—45℃。发酵培养基配方是麸皮:桔皮粉:(NH4)2SO4(w/w)为100:100:O.63,料水比为1 :2.0,培养适宜条件为25℃、60小时。  相似文献   
994.
麦迪霉素产生菌酮基还原酶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麦迪霉素产生菌基因文库中与放线紫红索酮基还原酶基因actⅢ有同源性的4·0kb DNA片段克隆到质粒载体pWHM3中,构成重组质粒pCB4。将质粒pCB4转入酮基还原酶基因缺陷菌株——加利利链霉菌ATCC3167l中,得到转化子。转化子发酵产物经TLC和HPLC分析证明是阿克拉菌酮,与加利利链霉菌原株ATCC31133的产物相同,说明麦迪霉素产生菌酮基还原酶基因互补了加利利链霉菌ATCC31671中缺陷的酮基还原酶基因,使其恢复了产生阿克拉菌酮的能力。4.Okb DNA片段插入方向相反的重组质粒pCBR4在加利利链霉菌ATCC31671中发酵产物经TLC分析证明也是阿克拉菌酮,这说明4.0kbDNA片段中麦迪霉素产生菌酮基还原酶基因具有自身的启动子。对4.0kb DNA片段进行了限制酶酶切分析,建立了其酶切图谱。以actⅢ基因为探针,经分子杂交以及亚克隆和DNA转化实验,将麦迪霉索产生菌酮基还原酶基因定位于BssH Ⅱ—BamH Ⅰ 1.3kb DNA片段上。对1.3kb DNA片段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此1.3kbDNA片段中含有一个独立的ORF,起始密码ATG,终止密码TAG,含783bp;在起始密码上游有GGAGG5个核苷酸SD序列;此ORF编码260个氨基酸,与actⅢ基因编码的261个氨基酸相似性为77.4%,相同性为66.7%,对麦迪霉素产生苗酮基还原酶基因的可能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5.
柠檬酸是利用微生物代谢生产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有机酸.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化工、冶金、印染等各个领域。在国外,近10年来,利用固定化细胞生产柠檬酸已获得较广泛的研究〔1-6〕,国内也有学者指出,柠檬酸发酵的趋向是利用固定化细胞进行连续化生产⑺。而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报道很少〔8,9〕。我们利用海藻酸钙凝胶包埋固定化黑曲霉细胞生产柠檬酸.探讨了碳源种类及其浓度对固定化细胞生产柠檬酸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6.
DISCOVERY OF TWO MID-TERTIARY MAMMALIAN FAUNAS FROM HAIYUAN, NINGXIA, CHINA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Inl988-199otheRegionalGeologicalSurveyTeamoftheGeologicalBureauofNingxia(RGSN)foundsomefossilmammalsinthelowerpartoftheHo11g1iugouFormationandtheupperpartoftheOligocene.Inl992ajointteamoflnstituteofVertebratePaleontologyandPaleoanthropo1ogy,AcademiaSinica(IVPP),andtheRGSNwenttoHaiyuailCountyandcollectedmorefossilmamma1sfromtheYuanjia-wowoareausi11gascreen-washingmethodThemammalfaunafromthelowerpartoftheHongliugouFormationiscomposedofAprotodonsp.,Indricotheriidaeindet.,Rhinoceroti…  相似文献   
997.
软紫草愈伤组织的初步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黎  张治国  蔡志光  韩献忠  刘骅   《广西植物》1994,14(4):345-348
外植体来源不同的软紫草愈伤组织产生紫草色素的能力各异。60Co-r射线辐照处理后的H2无性系愈伤组织生长量和色素产生均属上乘。改良MS基本培养基添加1毫克/升KT,0.5毫克/升IAA,5%(W/V)蔗糖对愈伤组织培养较为适宜。马铃薯提取液对愈伤组织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8.
海南粗榧濒危的原因和保护措施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王献溥  王有生   《广西植物》1994,14(4):369-372
海南粗榧的根、茎、叶、皮和果实都含有生物碱,具有较强的抗癌功效。由于它本身是一种残遗植物,天然更新能力差,分布数量有限,加以遭到过度的砍伐,已陷入灭绝的边缘。本文通过论述其地理分布、生物生态学特性、栽培技术,分析其濒危原因,提出保护措施,期待把其从灭绝边缘挽救过来,提供更多的资源。  相似文献   
999.
海南“三亚人”遗址1992年发掘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记述的是海南三亚发现的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末或全新世初期。哺乳动物组合为东洋界动物群,石制品在类型上或加工方式上与两广地区相同时代的文化类型比较接近。人类牙齿属晚期智人。  相似文献   
1000.
作者在武陵山地区的鱼类寄生线虫调查工作中,发现一种毛细线虫,经研究,为一新种,定名为岁新毛细线虫,新种(Neocapillariaphoxinisp.nov.)。根据其特征,为此建立一新属──新毛细线虫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