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88篇
  免费   17688篇
  国内免费   2750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379篇
  2022年   1107篇
  2021年   1942篇
  2020年   3117篇
  2019年   4908篇
  2018年   4988篇
  2017年   4936篇
  2016年   5341篇
  2015年   5915篇
  2014年   5944篇
  2013年   6436篇
  2012年   4837篇
  2011年   4340篇
  2010年   4725篇
  2009年   3335篇
  2008年   2578篇
  2007年   2042篇
  2006年   1731篇
  2005年   1611篇
  2004年   1410篇
  2003年   1238篇
  2002年   1178篇
  2001年   865篇
  2000年   685篇
  1999年   602篇
  1998年   338篇
  1997年   284篇
  1996年   252篇
  1995年   201篇
  1994年   199篇
  1993年   138篇
  1992年   204篇
  1991年   162篇
  1990年   133篇
  1989年   120篇
  1988年   88篇
  1987年   91篇
  1986年   93篇
  1985年   77篇
  1984年   57篇
  1983年   57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28篇
  1977年   18篇
  1976年   16篇
  1975年   14篇
  1972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992.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maintains a high level of metabolism, which leads to the generation of large amounts of free radicals, and it is also one of the most vulnerable organs to oxidative stress. Emerging evidences have shown that, as the key homeostatic cells in CNS, astrocytes are deeply involved in multiple aspects of CNS function including oxidative stress regulation. Besides, the redox level in CNS can in turn affect astrocytes in morphology and function. The complex and multiple roles of astrocytes indicate that their correct performance is crucial for the normal functioning of the CNS, and its dysfunction may result in the occurrence and progression of various neurological disorders. To date, the influence of astrocytes in CNS oxidative stress is rarely reviewed. Therefore, in this review we sum up the roles of astrocytes in redox regula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mechanisms under both normal and different pathologica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993.
994.
Dissecting the genetic basis of intraspecific variations in life history traits is essential to understand their evolution, notably for potential biocontrol agents. Such variations are observed in the endoparasitoid Cotesia typhae (Hymenoptera: Braconidae), specialized on the pest Sesamia nonagrioides (Lepidoptera: Noctuidae). Previously, we identified two strains of C. typhae that differed significantly for life history traits on an allopatric host population. To investigate the genetic basis underlying these phenotypic differences, we used a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QTL) approach based on restriction site‐associated DNA markers. The characteristic of C. typhae reproduction allowed us generating sisters sharing almost the same genetic content, named clonal sibship. Crosses between individuals from the two strains were performed to generate F2 and F8 recombinant CSS. The genotypes of 181 clonal sibships were determined as well as the phenotypes of the corresponding 4,000 females. Informative markers were then used to build a high‐quality genetic map. These 465 markers spanned a total length of 1,300 cM and were organized in 10 linkage groups which corresponded to the number of C. typhae chromosomes. Three QTLs were detected for parasitism success and two for offspring number, while none were identified for sex ratio. The QTLs explained, respectively, 27.7% and 24.5% of the phenotypic variation observed. The gene content of the genomic intervals was investigated based on the genome of C. congregata and revealed 67 interesting candidates, as potentially involved in the studied traits, including components of the venom and of the symbiotic virus (bracovirus) shown to be necessary for parasitism success in related wasps.  相似文献   
995.
国家公园规划制度功能定位与空间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将构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强化对各类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 这必将对国家公园保护制度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分析了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国家公园规划制度的定位, 阐述了国家公园规划承载空间规划与发展规划两大体系的基本属性, 应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具有优先权和前置权; 重点分析了各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在国家规划体系中的功能与属性特征, 作为空间规划应承接好上位空间规划对国家公园的控制指标和管控要求, 作为建设规划应承接好上位或同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等对国家公园的目标任务要求, 作为管理规划要明确国家公园顺畅运行的要求。国家公园应在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专项规划方面寻求创新, 探索国家公园用途管制的实现模式。  相似文献   
996.
我国大型真菌资源丰富, 由于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的影响, 近年来很多物种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 亟待保护。红色名录评估是物种保护的第一步, 为有效保护我国大型真菌多样性, 2016年生态环境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启动中国大型真菌红色名录评估项目。合理的评估依赖于完善的物种地理分布、种群数量规模及其动态变化信息。大型真菌评估信息较少, 需要引入新的方法解决评估信息不足的问题。冬虫夏草(Ophiocordyceps sinensis)是一种重要的食药用菌, 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评估信息相对充足, 此次被评为易危物种。利用物种分布模型对冬虫夏草未来分布区变化的预测在评估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将物种分布模型分析方法引入大型真菌的受威胁等级评估, 本文以此前我们利用物种分布模型预测冬虫夏草的潜在分布区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为例, 介绍了应用物种分布模型预测大型真菌的潜在分布区、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分布区变化趋势的方法和流程, 以及在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通过本文的分析, 我们认为物种分布模型在大型真菌的红色名录评估和保护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7.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是一种啮齿动物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危害严重, 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本研究采用数理统计模型及小波分析方法, 对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1984-2016年HFRS的发生与鼠类、气候和经济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 探讨气候和经济因素对HFRS发生的影响。小波分析结果表明, 该地区的HFRS暴发史可能分为两个时期, 推测每个时期具有不同的主要宿主, 在2002年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可能取代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成为HFRS疫源地的主要宿主。广义可加模型模拟结果表明, HFRS的发生与1984-2001年黑线姬鼠密度间存在极显著非线性效应(F2.06,9.02 = 102.415, P < 0.01), 两者间显现为正相关; 与2002-2016年的褐家鼠密度间呈正相关(F1.67,9.02 = 73.929, P < 0.01); HFRS主要宿主的这种变化可能与当地气候变化和经济发展有关: HFRS的发生与年平均温度存在极显著的非线性效应(F2.93,9.02 = 12.164, P < 0.01), 两者间呈负相关; 同样, HFRS的发生与上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也存在显著非线性效应(F1.70,9.02 = 2.917, P < 0.05), 两者间也呈负相关。结构方程模型通过直接和间接的影响途径证明了这种转移机制, 发现温度对HFRS发生有显著的直接负向影响以及通过褐家鼠的间接正向影响; GDP对HFRS发生有直接的负向影响。本研究表明HFRS的发生与气候变化和经济发展相关, 两者均能影响HFRS的暴发, 该结论有助于今后更好地对HFRS疾病进行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998.
工业的迅猛发展使得重金属污染加剧,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铬(Cr)在化工业中的广泛应用,使其成为一种主要的环境污染重金属离子。酿酒酵母是研究金属毒性最常用的生物之一。本文比较了三种铬盐(三氯化铬、三氧化铬、重铬酸钾)对酿酒酵母生长的影响,半抑制浓度的两种价态铬(Cr^3+,Cr^6+)处理酵母细胞,Cr^6+引起细胞的致死率更高。已有研究表明谷胱甘肽是胞内重要的还原剂,常用于细胞的重金属解毒,因此探究了两种价态的铬对酵母胞内谷胱甘肽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重铬酸钾和三氧化铬浓度的升高都会引起胞内含量显著降低,而三氯化铬基本不变,过表达GSH1基因有利于提高酵母细胞对Cr^6+的抗性,但对Cr^3+没有明显效果,这说明两种价态铬在胞内生化作用方式不同,细胞应对的解毒机制也不一样。该研究对工业含铬废弃物处理和微生物治理环境污染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9.
研究不同坡向、坡位夹金山灌丛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 在 24 个样地中,共有维管植物 186 种,隶属于 50 科 127 属。其中,灌木层有 32 种,隶属于 14 科 22 属,阴坡下坡位物种数最多;草本层有 154 种,隶属于 43 科 109 属,阴坡物种数最少。灌木层的平均高度表现为阳坡>半阳坡>阴坡,平均密度则相反;草本层平均高度表现为阴坡>半阳坡>阳坡,平均密度无显著变化。坡位仅对阳坡草本层平均高度有显著影响,灌木层物种多样性在阴坡较高,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在阳坡下坡位和阴坡中坡位较高。坡向对灌木层和草本层 Shannon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影响显著(除草本层 Simpson 指数),坡位对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均无显著影响,坡向和坡位的交互作用对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大于灌木层。冗余分析(RDA)表明,物种多样性不仅与坡向正弦值、坡向余弦值相关,也与群落结构特征相关性较大。  相似文献   
1000.
分别以1年生苹果砧木M9T337幼苗和5年生烟富3/SH6/平邑甜茶为试材,开展盆栽和田间试验,并结合15N、13C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不同浓度(0、0.5、1、1.5 mmol·L-1,分别用CK、T1、T2和T3表示)硝酸还原酶(NR)抑制剂钨酸钠对苹果幼苗15N吸收利用、13C积累和成熟期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盆栽试验中,喷施0.5~1.0 mmol·L-1钨酸钠可显著抑制幼苗地上部生长,但对根系生长影响不显著;当钨酸钠浓度达到1.5 mmol·L-1时可显著抑制根系生长。同一时期各处理叶片NR活性与钨酸钠浓度呈负相关,均表现为CK>T1>T2>T3。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叶片硝态氮含量总体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同一时期各处理硝态氮含量与钨酸钠浓度呈正相关,均表现为T3>T2>T1>CK。喷施钨酸钠可不同程度地降低幼苗各器官15N吸收量和15N利用率,且钨酸钠浓度越高,抑制幼苗氮素吸收和利用的效果越显著。随钨酸钠浓度的提高,地上部13C积累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T2处理时达到最高;幼苗整株13C积累量呈相似的规律。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喷施钨酸钠可降低成熟期叶片和果实的氮含量,果皮花青苷含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均不同程度提高,其中T2处理的效果最好。综上,T2处理(1.0 mmol·L-1钨酸钠)可有效抑制幼苗地上部生长,降低15N吸收利用,提高13C积累,有利于果实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