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6篇
  1974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3篇
  1949年   5篇
  194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8 毫秒
21.
中国植被分类系统修订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推动《中国植被志》研编工作, 该文回顾了中国植被分类系统的发展过程和主要阶段性成果, 提出了作为《中国植被志》研编技术框架组成部分的中国植被分类系统修订方案, 对各植被型组及各植被型进行了简单定义和描述, 并针对中国植被分类系统若干问题, 特别就中国植被分类系统总体框架、混交林的界定以及土壤在植被分类中的重要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1960年侯学煜在《中国的植被》中首次提出了中国植被分类的原则和系统, 1980年出版的《中国植被》制定了分类等级和划分依据等更加完善的系统, 之后《中国植被及其地理格局——中华人民共和国1:1 000 000植被图说明书》和《中国植物区系与植被地理》以及很多省区的植被专著对该系统进行过修订。2017年宋永昌在《植被生态学》中提出了一个分类等级单位调整的方案。本次提出的中国植被分类系统修订方案基本沿用《中国植被》的植被分类原则、分类单位及系统, 采用“植物群落学-生态学”分类原则, 主要以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作为分类依据, 包含三级主要分类单位, 即植被型(高级单位)、群系(中级单位)和群丛(低级单位); 在三个主要分类单位之上分别增加辅助单位植被型组、群系组和群丛组, 在植被型和群系之下主要根据群落的生态差异和实际需要可再增加植被亚型或亚群系。修订方案包含了森林、灌丛、草本植被(草地)、荒漠、高山冻原与稀疏植被、沼泽与水生植被(湿地)、农业植被、城市植被和无植被地段9个植被型组, 划分为48个植被型(含30个自然植被型、12个农业植被型、5个城市植被型和无植被地段)。自然植被中有23个植被型进一步划分出了81个植被亚型。  相似文献   
22.
软骨的修复是当前医学界十分棘手的难题,人们采取若干手段均收效甚微。由于软骨缺损时,其下的软骨下骨常出现硬化、退变,而新生软骨是无法与病变的软骨下骨进行整合的,所以在修复软骨的同时,必须重视软骨下骨的修复。近十几年来,人们开始发明和利用各种骨软骨复合支架,进行同时修复软骨与软骨下骨的动物实验研究。在正常骨软骨组织中,软骨与软骨下骨被钙化层所相连,此外钙化层也将软骨与软骨下骨分隔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中。根据仿生学原理,人们又设计出一种带有隔离层的新型骨软骨复合支架,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实验结果。本文就国内外骨软骨复合支架的研完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3.
24.
Fourteen elite sorghum lines were evaluated for their resistance to Striga hermonthica at three locations in Nigeria and Mali. Results showed that many of the lines especially MALISOR 84-1, SAMSORG 41, 97-SB-F5DT-64 (Keninkédié) and the check SRN 39 remained resistant to Striga in all locations with low emerged Striga counts, while SAMSORG 14 had the highest Striga infestation in all locations. Considerable variation in reaction to Striga infestation was observed on Séguètana, 97-SB-F5DT-63 (Wasa), 97-SB-F5DT-65, CMDT 38, CMDT 39 and CMDT 45 which were susceptible to Striga at Samaru, Nigeria but were resistant to Striga at both locations in Mali. Based on low Striga resistance and high grain yield, lines MALISOR 84-1, SAMSORG 41, 97-SB-F5DT-64, 97-SB-F5DT-65, CMDT 39 and SAMSORT 14 have been nominated for wider evaluation across more West African countries.  相似文献   
25.
ABSTRACT

The vocal repertoire of Amazona amazonica during its breeding season has been recorded from wild individuals in Santa Bárbara do Pará, Pará State, Brazil. At individual nests, we continuously recorded vocalizations and behaviour for four hours in the early morning and three hours in the late afternoon, three times a week throughout the breeding season. We identified nine vocalizations that we classified in three behavioural categories: (1) Flight call—emitted when parrots arrive in the nest area; (2) Perched contact calls—two different vocalizations, one of them related to feeding, were emitted when the pair was perched in the nest area and interacted socially between themselves or with other individuals; (3) Aggressive calls—emitted when birds were in a dangerous situation, i.e. alarm (three types of calls), agonistic contact and distress calls (two types of call). The Orange-winged Parrot is a highly social species and the complexity of its social interactions is reflected in the diversity of its vocal repertoire.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初治、年轻、中高/高危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的临床特征、治疗措施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4年5月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淋巴瘤科收治的年龄≤60岁、年龄调整的国际预后指数(aa IPI)评分≥2分的初治DLBCL病例,进行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的分析。结果:共收集到资料完整的DLBCL病例120例,中位随访28(4-106)个月,3年PFS率53.25%,OS率61.5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症状、治疗方案及近期疗效、自体移植对无进展生存(PFS)及总体生存(OS)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方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影响PFS、OS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年轻、中高/高危DLBCL具有高度异质性,病理细胞来源、Ki-67等在本组病例中未见显著预后意义,有待临床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27.
28.
该实验以烟草悬浮细胞 BY 2 为材料,在烟草悬浮细胞中分别加入0.05、0.10、0.15、0.20 mmol·L-1AlCl3,以等体积去离子水处理的悬浮细胞液为对照,并依据前述实验结果选择0.15 mmol·L-1 AlCl3,分别添加5 mmol·L-1 DMTU(H2O2 抑制剂)、20 μmol·L-1CaCl2、15 μmol·L-1 LaCl3(Ca2+通道抑制剂)和50 μmol·L-1 ATP设计多项处理,分析胞外ATP(eATP)对铝离子(Al3+)胁迫引起的植物细胞死亡及其胞内H2O2、Ca2+的影响,以揭示Al3+胁迫下植物调节细胞死亡的可能机制,进一步扩展对eATP功能的认知。结果显示:(1)随着 AlCl3 胁迫浓度的提高,细胞死亡水平和胞内H2O2水平上升,而胞内Ca2+和eATP水平则逐渐降低。(2)外援施加H2O2抑制剂 DMTU(二甲基硫脲)和Ca2+能够有效缓解AlCl3诱导的细胞死亡水平的上升;而Ca2+通道抑制剂LaCl3(三氯化镧)则加剧了AlCl3胁迫下的细胞死亡。(3)在AlCl3胁迫下对细胞添加外源ATP,能够缓解AlCl3胁迫下胞内H2O2水平上升和Ca2+水平下降的同时,并显著降低AlCl3胁迫导致的细胞死亡。研究表明, Al3+以剂量依赖的模式提升细胞死亡和细胞内H2O2的水平并降低胞内Ca2+和eATP水平,AlCl3诱导的细胞死亡受到H2O2和Ca2+水平变化的调节,eATP可以通过调节H2O2与Ca2+水平缓解AlCl3诱导的细胞死亡。推测Al3+胁迫可能通过抑制钙离子通道而破坏了细胞内H2O2和Ca2+之间的协同关系,外源ATP对Al3+诱导H2O2上升的缓解作用可能是由于其提升了细胞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29.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