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4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水稻白叶枯病是一种严重危害水稻的细菌性病害,培育抗性品种是治理该病害的重要途径。因此,明确云南水稻材料对检疫性病害水稻白叶枯病的抗性,可以为该病害的防治与监测、水稻栽培的合理布局和良好抗性资源的获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剪叶接种法测定云南稻区30个品种对7个不同致病型白叶枯病菌的抗性。【结果】在供试的30个云南水稻品种中,2个品种(玉粳16和JS42糯稻)对7个不同致病型菌株均表现为抗性;15个品种对7个致病型菌株均表现感病;对HEN11、SCYC-6、YN7、YN11、FUJ、YN241和PX099等7个致病型菌株表现抗性的水稻品种分别占26.67%、16.67%、23.33%、13.33%、6.67%、10.00%和20.00%。此外,区试材料的抗性比例高于主栽品种,地方稻未发现抗性品种。【结论】现在生产上的大部分水稻品种对优势致病型病原菌入侵的抵抗能力降低甚至丧失。针对云南地区的优势致病小种FUJ筛选得到2个抗性品种:玉粳16和JS42糯稻。  相似文献   
62.
The potential of Burkholderia cepacia strain RQ1 in the biodegradation of heavy crude oil (Maya) was assessed to develop an active indigenous bacterial consortium for the bioremediation of crude oil-polluted systems in Nigeria. The heavy crude oil (Maya) was utilized as sole source of carbon, attaining maximum cell densities of 10(8) cfu ml(-1) from an initial 10(5) cfu ml(-1) in 15 days. Biomass also increased with oil concentrations up to 0.8% (w/v). Growth rates ranged from 0.028 h(-1) to 0.036 h(-1) and degradation rates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s of oil from 0.009 day(-1) to 0.004 day(-1). The quantity of oil metabolized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 < 0.05) with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s of oil. However, the growth of the bacterium was inhibited at crude oil concentrations beyond 6% (w/v). The pH of the culture media also dropped significantly (P < 0.05) during the 15-day test period, while the non-asphaltic fractions of the oil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by about 89%) during the same period. The bacterium harbours a plasmid of about 10 kb that lacks restriction sites for the endonucleases Asp718, BamHI and PstI.  相似文献   
63.
以‘卫士’(WS)和‘部野丁’(BYD)辣椒为砧木,‘新丰2号’(XF)辣椒为接穗嫁接,以‘新丰2号’自根嫁接辣椒(XF/XF)为对照(CK),研究嫁接对辣椒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物理性质、养分含量及土传病害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嫁接辣椒新丰/卫士(XF/WS)与新丰/部野丁(XF/BYD)根际土壤的真菌和放线菌数量较多,放线菌比例较大;定植60 d时,嫁接辣椒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高于CK;定植90 d时,XF/WS根际土壤磷酸酶、蔗糖酶、脲酶、硝酸还原酶(NR)活性显著高于CK;此外,嫁接辣椒根际土壤浸提液中的烃类化合物增多,XF/WS和XF/BYD根际土壤N、P、K含量显著低于CK,根际土壤电导率(EC)略高,XF/WS的pH显著高于CK,而XF/BYD与CK差异不显著.说明嫁接可优化辣椒根际土壤环境,增强其对土传病害的抗性,XF/WS和XF/BYD的产量分别比CK增加40.8%和28.7%.  相似文献   
64.
采用饲养试验方法,研究了平均体质量为(7.16±0.07)g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分别在盐度12、18、24、30和36下饲养60 d后,其鳃Na+-K+-ATPase活力、血清离子浓度、生长激素(GH)、皮质醇激素(COR)、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效率(FCE)的变化。结果表明:幼鱼鳃Na+-K+-ATPase活力、血清Na+浓度均随盐度的升高而上升,分别在3.48~8.30 U/mg和169.99~180.00 mmol/L之间,其中12盐度组最低,36盐度组最高。幼鱼血清中K+和Cl-浓度分别在2.20~3.47 mmol/L和136.67~142.00 mmol/L之间,各盐度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幼鱼血清中GH和COR浓度分别在0.41~1.66 ng/ml和35.33~76.41 ng/ml之间;其中GH在36盐度组最高,12盐度组最低,而COR在12盐度组最高,36盐度组最低。幼鱼SGR和FCE分别在(1.45~2.00)%/d和1.12%~1.38%之间,与盐度的相关性不显著,两者均为12盐度组最低。由此可见,盐度变化显著影响大菱鲆幼鱼鳃Na+-K+-ATPase活力、血清Na+浓度和激素含量。本研究对大菱鲆养殖生理生态条件分析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研究结果可为大菱鲆养殖的盐度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5.
本研究以大黄鱼和鲈为实验对象,探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PY)和非淀粉性多糖酶(WX和VP)对其氨氮和可溶性磷(PO3-4-P)排泄的影响.以含植物蛋白的饲料为基础饲料,分别向每千克饲料中添加200mg植酸酶(酶的活性为2500IU/g)、 800mg WX(主要包括葡聚糖酶、戊聚糖酶和纤维素酶,各种酶的活性皆为50IU/g)、 400mg VP(主要为木聚糖酶,酶的活性为1000IU/g)以及800mg WX 400mg VP配制出5种实验饲料.实验鱼在海水网箱中经过8周的摄食驯养后,转入室内水族箱中进行氮磷排泄测定实验.在水族箱中经2天的适应后,测定饥饿状态下氨氮及可溶性磷的排泄率.然后饱食投喂,并连续测定摄食后48h内鱼体氨氮和可溶性磷的排泄率.实验期间水温为26.5-32.5℃,盐度为32.5‰-36‰,溶氧在7 mg/L以上.实验结果表明,饥饿状态下实验鱼的氨氮和可溶性磷排泄不受实验饲料影响(p>0.05).而在饱食条件下,实验饲料中添加非淀粉性多糖酶(WX、VP及WX VP)显著降低了实验鱼的氨氮排泄率(p<0.05),而添加植酸酶组实验鱼的氨氮排泄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饲料处理对实验鱼可溶性磷的排泄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添加植酸酶组实验鱼的可溶性磷排泄率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66.
灰胸竹鸡消化系统形态解剖初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观察和测定了13只灰胸竹鸡消化系统的解剖参数,结果表明:雌性和雄性体重分别为227.39 g和216.79 g,体长分别为237.22 mm和230.00 mm;腺胃粘膜表面具有40~50枚圆形乳头,肌胃较发达;雌性和雄性的食道分别长约93.96 mm和99.75 mm,肠道总长分别为683.83 mm和672.95 mm,肝脏分别重4.87 g和5.20 g,胰脏分别重0.38 g和0.45 g.此研究为进行竹鸡的人工驯养和生物学研究提供解剖学资料.  相似文献   
67.
分子伴侣GroE系统能量传递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SwissPDBViewer软件对分子伴侣GroE系统与底物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模拟 ,结果表明 :GroEL顶端结构域在GroES和靶蛋白结合之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GroEL的cis环上有与三磷酸腺苷ATP相结合的位点 ,ATP水解之后形成的ADP与活性中心的残基相结合 ,而这种结合除导致残基Thr30的构型发生了变化之外 ,其它残基的空间位置和构型基本保持不变 ,暗示其它残基在能量传递过程中形成了刚性骨架 ,而与ADP分子磷酸键结合的残基Thr30则是能量传递的力点。  相似文献   
68.
瓜实蝇Bactrocera cucurbitae Coquillett是世界上重要的检疫性害虫,通过在14、18、22、26、30、34℃温度下孵化和饲养实验,测定该虫卵、幼虫、蛹、产卵前期、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是8.0982℃、4.5245℃、4.5245℃、7.4751℃、10.0019℃和28.8506、162.7462、145.7249、166.5126、503.8343日度。根据该虫的致死温度和有效积温模型,运用数学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预测了瓜实蝇在中国的适生区和年发生代数,结果表明:该虫可在中国48.96%地区发生(气象站点所代表的地区),1年发生2-12代,以4~6代为主。  相似文献   
69.
危重病多发神经病(CIP)与危重病肌病(CIM)是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患者重要的并发症,是机械通气病人撤机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但由于其诊断困难,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对CIP和CIM的研究,使之成为临床上棘手的问题.随着电生理学的进展,其发病机理得到了初步认识.本文围绕CIP和CIMD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0.
雪莲PBP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利用新疆雪莲特殊功能基因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基因(XLPBP)与基础质粒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XLPBP,为介导该基因在植物中表达,以期提高植物抗寒力的转基因研究打下基础。方法:利用设计好的两端加有EcoRⅠ酶切位点的引物,对XLPBP全长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获得700bp左右大小的片段,将其纯化回收并与同样经过EcoRⅠ酶切的质粒pCAMBIA3301连接;然后采用冻融法和电击法,将含XLPBP基因的载体pCAMBIA3301转入根癌农杆菌中。结果:通过一系列分子克隆方法获得含雪莲XLPBP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并经PCR实验证实。结论:利用以自身携带的非编码区为调控序列的XLPBP全长基因和双向表达载体pCAMBIA3301为基础构建植物表达载体,可望提高外源基因表达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