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9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8 毫秒
241.
气候变化对植物物候产生了重要影响,春季萌芽时间的变化不仅会通过改变植物的光合作用影响碳汇能力,还会通过改变群落内的种间关系影响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因此,掌握群落内不同树种春季萌芽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于深刻理解物候时间位分化、认识陆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和能量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春季物候模型的预测精度,阐明气候变化对不同树种春季萌芽的影响,以鹅耳枥(Carpinus turczaninowii)、黑桦(Betula dahurica)、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糠椴(Tilia mandshurica)和元宝枫(Acer truncatum)5个温带森林的典型树种为研究对象,通过剪枝实验分析了冬季冷激、春季温度和光周期对枝条春季萌芽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升高和冷激增加显著提前了所有树种的春季萌芽时间,从5℃到20℃,春季萌芽时间平均提前了54.5 d;在较高的冷激条件下,春季萌芽时间平均缩短了17.8 d;光周期对各树种春季萌芽时间均没有显著影响,8 h和16 h光周期条件下各树种平均萌芽时间分别为30.3和30.5 d。此外,随着温度升高,...  相似文献   
242.
目的:寻找星形胶质细胞在对抗由鱼藤酮导致的氧化应激中发挥保护作用的相关分子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小鼠多巴胺能MN9D细胞分别在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ACM)与星形胶质细胞用新鲜培养基中培养24小时后加入鱼藤酮作用48小时。细胞计数,评价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对MN9D细胞的保护作用。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寻找MN9D细胞在ACM处理后发生表达上调或下调基因,并对这些基因进行分析,找出有意义基因。结果: 在不同作用时间和鱼藤酮浓度梯度下,经过ACM处理的MN9D细胞活性显著高于在普通培养基中培养的细胞。初步得到104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62个表达上调基因,42个表达下调基因。这些基因主要与凋亡、肿瘤、细胞周期、代谢、信号转导、转录调节、翻译调节和传递蛋白等相关。对其中的Atp5a1,Nrf3基因进行分析,发现Nrf3通路参与了ACM的保护作用。结论: ACM能保护MN9D细胞抵抗鱼藤酮所致的细胞毒性, Atp5a1,Nrf3,GCL,NQO1等基因经ACM处理后发生差异表达,可能是星形胶质细胞保护作用的部分下游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243.
1教学目标 通过对酸雨在本地区的状况调查和模拟酸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活动教学过程,了解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利影响,加强对环境污染造成危害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灌输可持续发展思想,培养一定的科学调查与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244.
60Coγ射线种子辐射对中华猕猴桃组织培养幼苗生长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种子的辐照处理在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钴源室进行,照射剂量分别为0、50、100、150和200Gy,剂量率为0.5Gy.min^-1。辐照之后的种子用13%的次氯酸钠消毒20min,再用无菌水冲洗3次后,播入铺有滤纸的灭过菌的培养皿中。种子萌发后,选取整齐一致的种子于MS培养基中培养。培养条件为:温度26℃,光照时间12h.d^-1,光强约为30gmol.m^-2.s^-1。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共5个处理、重复6次。得到如下结果.  相似文献   
245.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作为高分辨率的分析工具,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及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经固定、染色、漂洗之后显示的凝胶图谱,通常采用光密度计扫描记录或摄影留底。而平板型凝胶图谱可用以下方法  相似文献   
246.
钱塘江口弹涂鱼繁殖特征及早期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自钱塘江口沿岸滩涂(E 30°15',N 121°27')的弹涂鱼(Periophthalmus modestus)进行了繁殖特征和早期发育研究。弹涂鱼的个体绝对繁殖力(F)为1 432~2 978粒,平均1 998粒;体长相对繁殖力(FL)为36~62粒/mm,平均45粒/mm;体重相对繁殖力(FW)为528~1 530粒/g,平均864粒/g(n=83)。雌鱼性体指标(GSI)为8.47%~25.39%,平均14.49%(n=83);雄鱼GSI为0.10%~0.57%,平均0.25%(n=76)。弹涂鱼的成熟卵为沉性黏着性卵,有黏着丝,卵径(0.42±0.01)mm(n=500);受精卵椭球形,长径(0.75±0.02)mm,短径(0.56±0.03)mm,长短径比例0.74±0.03(n=300);受精卵为端黄卵,胚盘形成于动物极,作盘状卵裂。胚胎发育可划分为29个发育时相,在(27±0.5)℃、盐度10和pH 7.8±0.3条件下,经历124.13 h孵出仔鱼,所需的积温达3 351.34 h.℃。初孵仔鱼全长(2.17±0.09)mm(n=9),器官发育完善,胸鳍和鳔等器官已形成,眼睛有大量黑色素沉积,心率达(154.33±5.87)次/min(n=20)。实验条件下,初孵仔鱼投喂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培育至23 d。3~4 d龄卵黄囊已完全吸收,进入后期仔鱼;7 d龄,脊椎骨开始弯曲,消化管呈折型;11 d龄,尾鳍开始分化,尾椎骨开始上翘,上颌出现牙齿;15 d龄,下颌出现牙齿;23 d龄,尾鳍鳍条发育完整,除第一背鳍外,其他各鳍已形成。幼鱼在培育过程中出现了两个死亡高峰期,第一个高峰出现在仔鱼孵化后5~7 d龄的开口期,第二个高峰则出现在20~23 d龄的变态期。  相似文献   
247.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一株能以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颗粒为唯一碳源的降解菌株HX01。通过形态特征和16SrDNA序列测定分析,该菌初步鉴定为红球菌属(Rhodococcussp.)。PBS颗粒经过HX01菌株14d的降解培养,失重法测定其降解率可达7.26%,颗粒表面发生显著的色泽变化。进一步研究发现该菌株以PBS颗粒为唯一碳源生长的最适温度和pH分别为30℃和8.0,最适降解的PBS颗粒加入量为30粒于50mL(约15g/L),在此条件下PBS颗粒降解率达到13.75%。  相似文献   
248.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宁夏枸杞中法荜枝苷的含量测定方法。色谱条件:Diamonsil C8柱(150mm×4.6 mm,5μm);流动相为A:乙腈-水-醋酸(5∶94.5∶0.5),B:乙腈-水-醋酸(72∶27.5∶0.5),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46 nm。结果表明,在0.1~1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8(n=8)。法荜枝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9.1%,RSD为1.55%。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测定宁夏枸杞中法荜枝苷的含量,为宁夏枸杞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49.
利用1,6-己二硫醇作为联结剂将纳米金颗粒修饰到金盘电极上,再以L-半胱氨酸为修饰剂使纳米金颗粒功能化并进一步与漆酶充分作用,制备了固定漆酶的纳米金颗粒修饰金盘电极并以循环伏安法测试了其对氧还原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O2在该电极上还原电位约为-0.26 V(vs SCE),氧还原峰电流为3.0 uA(25℃),较文献[7]报导的固酶聚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水凝胶修饰ITO电极的氧还原催化性能要优。(氧气还原电位:-0.26 V,vs NHE,峰电流:0.47 uA)进一步研究表明:本文制备的修饰电极稳定性好,适于长期使用而且热稳定性优于文献[7]报道的固酶聚异丙基丙烯酰胺水凝胶修饰ITO电极:50℃时在本文制备的纳米金修饰电极上氧还原峰电流仍保持为25℃时修饰电极上氧还原峰电流的40%左右。  相似文献   
250.
TLR9(Toll-likereceptor9)是一种微生物病原相关分子结构模式识别受体,TLR9能够识别CpG—ODN(胞嘧啶磷酸鸟甘-寡聚脱氧核苷酸),使病原相关受体在先天性免疫细胞上表达,并激活下游炎性通路。研究表明,TLR9在先天性免疫反应中产生了重要作用,如脓毒血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刀豆体球蛋白A介导肝炎性肝脏损伤、炎性泡沫细胞形成、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并且与多种致病因子相关联,如肝x受体、甲酰多肽受体、线粒体DNA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